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康复小部落
往期推荐
“顶叶,主要与感觉功能相关。负责接受来自身体和外界的各种刺激,同时具有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分析的能力。”
顶叶,前借中央沟与额叶分隔、下借外侧裂与颞叶分隔、后借顶枕沟与枕叶分隔,其内侧面位于扣带沟之上。
楔前叶属于顶上小叶的一部分,位于大脑内侧面。
中央沟后侧有与之平行的中央后沟,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中央后回后面有纵行的顶内沟,将顶叶后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由缘上回和角回组成,缘上回围绕在外侧裂终末端,角回位于颞上沟末端。
端脑外侧面的沟与回。
一、顶叶功能区:
1、皮质感觉区:中央后回,为深、浅感觉的皮质中枢,各部位代表区的排列同中央前回运动区一样,也成“倒人状”,头部在下面而足在顶端。
顶上小叶,为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中枢,即能通过触摸来认识已熟悉的物体。
大脑能够产生有意识的感觉,靠的就是皮质感觉中枢。
2、运用中枢:优势侧缘上回是运用功能的皮质代表区,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
3、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优势侧角回,又称阅读中枢,靠近视觉中枢,主要作用是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
语言中枢包括:听(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ck区、颞上回后部)、说(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区、额下回后部)、读(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顶下小叶角回)、写(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
二、病损表现:
1、中央后回:破坏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感觉障碍。这种感觉障碍犹如中央前回病变所致的单瘫一样,往往局限于某一肢体。多表现为感觉麻木、沉重、力弱、活动欠灵便。检查时主要表现为对侧肢体感觉减退,很少出现完全缺失。
刺激性病变可出现病灶对侧肢体的感觉性癫痫。表现为:麻感、触电感、蚁走感、针刺感、温热感、动作感、变形感或肢体缺失感,有时产生难以描述的整个头部或全身的异常感觉。
如扩散到中央前回运动区,可引起运动性发作,也可扩展为全身抽搐及意识丧失。
2、顶上小叶:病变表现为实体觉障碍。患者能够通过触摸描述物体的大小、形状等信息,但无法辨别出是什么物体。
3、非优势侧顶下小叶:病变常表现为体象障碍。
体像障碍是指:患者基本感知功能正常,但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存在、空间位置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认识障碍。表现有:自体部位失认(负性体象障碍)、偏侧肢体忽视、痛觉缺失和幻肢症(正性体象障碍)等。
左侧忽略的患者进行临摹测试时,会忽略左侧的图像,仅仅临摹出右侧半的图像。
4、优势侧角回:病变时会出现格斯特曼综合征(Gerstmann),主要表现有:手指失认、左右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失写症(书写不能)、失算症(计算不能)。
如累及到视觉性语言中枢,常伴失读症,表现为:患者视觉没有问题,但无法理解文字及符号的意义。
5、优势侧缘上回:病变时可产生双侧失用症。
因优势侧缘上回发出的纤维至同侧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再经胼胝体到达对侧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因此病变时可产生双侧失用症。
失用症即为运用障碍,是指大脑高级部位功能失调,表现为运用行为障碍。患者并不存在运动及感觉障碍,患者神志清楚,对所要求完成的动作能充分的理解,却不能执行,不能完成他原先早已掌握了的、病前能完成的、有目的性的技巧动作。
--本文完--
下期预告
• 颞叶的功能解剖及病损表现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