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9岁。
主诉:恶心、头晕3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体检行头颅CTA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C7段有一大型动脉瘤。
查体: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术前影像学检查:DSA检查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C7段有一大型宽颈带子囊动脉瘤。
术前测量动脉瘤大小约10.98mm*5.98mm,其中子囊大小约为4.20mm*3.38mm,预计覆盖动脉瘤瘤颈所需支架长度约为33mm。
1.诊断结果
左侧颈内动脉C7段大型宽颈动脉瘤且伴发子囊。
2.手术计划方案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结合弹簧圈填塞。
3.术中涉及器械
Neuron 6F 90cm 长鞘 通桥银蛇® 6F-115cm颅内支持导管 Synchro®-14 0.014in*200cm微导丝 Traxcess 14 0.014in*200cm 微导丝 泰杰TJMC18Plus支架微导管 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4.5-25(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4.0mm*33mm) Echelon-10 微导管 3枚Axium弹簧圈:APB-4-12-HX-SS、QC-9-30-HELIX、QC-7-30-HELIX Scepter C 4*20球囊导管
然后经支架微导管引入预期血管内直径/长度为4.0mm*33mm的Nuva®密网支架系统。缓慢回撤微导管,密网远端打开类似“V”型的喇叭口,确认头端打开良好后,将微导管与输送系统整体回撤至动脉瘤远端预期锚定位置,随后采用推拉结合的方式缓慢半释放密网支架。
在半释放密网支架状态下,经栓塞微导管填入Axium QC-9-30-HELIX和QC-7-30-HELIX两枚弹簧圈,完成了对动脉瘤母瘤的疏松填塞。随后继续推拉结合,缓慢释放Nuva®密网支架,直至支架完全打开。
影像下观察支架打开良好。随即固定输送导丝,向前推送微导管,待微导管穿过装置后,再将输送导丝远端回撤入微导管内,然后整体撤出。
由于载瘤血管有夹层现象,故术后应用球囊导管系统对密网支架内进行了扩张处理,进一步改善密网支架的贴壁状态。
术后即刻造影可见Nuva®密网支架末端及血管弯曲处的打开及贴壁情况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动脉瘤内可见明显造影剂滞留,顺利结束手术。
术后Vaso-CT观察显示支架打开充分,贴壁良好。
术者简介
· 发表论文 174篇,其中 SCI收录 29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2项。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电子版、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JVIR、CVIR、ER等国际知名专业杂志 Reviewer。
产品介绍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采用了独特的释放-回收段显影设计,使释放过程的可控性增强,释放过程的可透视性有助于术者提前判断血管的走行,有利于及时调整微导管和推送杆的操作,帮助支架释放顺应血管形态。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采用了镍钛合金丝、铂铱合金丝和镍钛铂丝三种丝有序编织而成。主体编织丝采用的是镍钛合金,其具有独特的超弹性,使得支架可以主动贴合血管管腔结构,消灭即刻管腔丢失,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同时可以耐受更高的形变,反复操作后仍然可以恢复初始形态,保证支架的贴壁。2根铂铱合金丝提供支架的宏观骨架显影,易于观察支架的打开和走行。约1/3的DFT丝提供支架的微观轮廓显影,易于识别支架的贴壁情况。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提供9种外径选择,规格型号多达82种,适应载瘤血管直径2.0~6.0mm,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动脉瘤治疗方案。
点击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