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最常见的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经口、经鼻)和气管切开。
人工手法开放气道技术:适用于意识障碍致保护性反射丧失,但气道生理结构没有被破坏的患者。主要方法: 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双手托颌法。
仰头抬颏法(A图):病人没有明显的头颈部受伤可以用此法,病人取仰卧位,急救者站在病人一侧,将一只手放置病人前额用力使投后仰,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放置下颏骨部向上抬颏,使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仰头抬颈法(B图):病人仰卧,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气道开放。
双手托颌法(C图):对于可疑有颈椎损伤的伤病员应当使用双手托颌法,慎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病人平卧位,急救者位于病人头部,两手拇指置于病人口角旁,其余四指托住病人的下颌部位,在保证头部和颈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将病人下颌向上抬起,使下齿高于上齿(地包天)。
这些操作为短时间的紧急处理,其意义在于尽快开放气道,保持有效通气,为同时进行的气道评估和后续处理赢得时间。
借助工具开放气道分类方法 (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口咽通气道:可以防止舌头阻塞气道,有助于球囊—面罩通气时有充足的通气。
放置方法:置管前将病人头部稍后仰,在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后 (有义齿应取出) ,将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放入口腔,当其头端接近口咽后壁时,然后旋转 180° 使其凹面向下,前端置于舌根之后。
鼻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对气道阻塞或有气道阻塞风险的患者,特别是牙关紧闭妨碍放置口咽通气管是很有用。对于非深度意识障碍患者,鼻咽通气道比口咽通气道更容易耐受,但是怀疑有颅底骨折或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时,应首选经口咽通气道。
适应症:1、清醒、半清醒或浅麻醉病人发生呼吸道梗阻者。2、不适宜应用口咽通气管的病人。3、有牙齿松动或牙齿易折断的病人。4、需要协助进行口腔和咽喉部吸痰的病人。5、呼吸尚平稳,血气分析。
禁忌症:1、鼻气道阻塞。2、鼻骨骨折。3、明显的鼻中隔偏移。4、凝血机制异常。5、经蝶鞍施行垂体瘤切除术,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
放置方法:
1、选择合适型号的鼻咽通气管:其长度大约相当于鼻外孔至下颌角的距离 。
2、鼻腔粘膜表面喷洒血管收缩药和局部麻醉药,如呋麻合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
3、用含有水溶性局麻药的软膏润滑鼻咽通气管。将鼻咽通气管的弯曲面对着硬腭放入鼻腔,顺随腭骨平面向下推送通气管至硬腭部,直至在鼻咽部后壁遇到阻力。
4、在此鼻咽通气管必须弯曲60°~90°,才能向下到达咽部。虽然继续用力推送通气管即可完成此操作,但易损伤咽后壁粘膜,应将通气管逆时针旋转90°,使其斜面对向鼻咽后部粘膜。通气管通过此弯曲后,将其旋转回原位,并推送至合适深度。
鼻咽通气管插至足够深度后,如果病人咳嗽或拒抗,应将欺其后退1~2cm。如果放置鼻咽通气管后,病人呼吸道仍有阻塞,在排除喉痉挛的情况下,应试插另一根较长的鼻咽通气管。推送到合适深度,插入动作硬轻巧、柔和、缓慢。
鼻咽通气管的取出:在拔出前,先吸除鼻咽及口腔分泌物,然后解除固定胶布,于呼气期拔出,以免误吸。当拔除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可暂停,待用滑润剂或水湿润后并反复转动通气管,待其松动后,再行拔除。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一项急救技术。
1.准备:(一工具可视喉镜,两耗材:喉镜支撑,7.5/7号气管插管,一般女性或者喉头水肿病人选择7号气管,男性选择7.5号气管),导丝尖端塑形,涂抹奥布卡因凝胶。
2.医生:签字,双手托颌法:地包天,提前面罩吸氧至血氧饱和度于95%以上,简易面罩呼吸气囊准备好(插不上替补方案,面罩气囊用好可以起到呼吸机作用)。
3.护士:吸痰,拔导丝,固定器。
4.喉头水肿:会厌下模糊,需要按压喉结下方,让声门开放。
5.有呼吸气管插管:需要镇静,甚至肌松剂,插管到两格黑线(声门),提醒助手拔导丝(左手喉镜,右手气管插管),旋转进去,女性7号管,居门齿深度22cm,男性7.5号管,深度24cm。
气管插管适应症:1、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或呼吸微弱、意识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紧急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和治疗。2、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的需要、严重酸中毒、严重呼吸肌疲劳。3、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4、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5、急性呼吸衰竭;不能满足机体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6、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不能满足机体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7、麻醉手术无绝对禁忌症。
禁忌症:1、绝对禁忌证:喉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可引起严重出血,除非患者急救,否则以上情况下禁忌气管内插管。2、相对禁忌证:① 呼吸道不全梗阻者有插管适应证,但禁忌快速诱导插管。②并存出血性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等)者,插管创伤易导致喉头、声门或气管黏膜下出血或血肿,继发呼吸道急性梗阻。③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可能导致动脉瘤破裂,为相对禁忌证。如果需要施行气管插管,动作需熟练、轻巧,避免意外创伤。④鼻道不通畅鼻咽部纤维血管瘤、鼻息肉或有反复鼻出血史者,禁忌经鼻气管内插管。⑤操作者对插管基本知识未掌握、插管技术不熟练或插管设备不完善者,应列为相对禁忌证。
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1、观察胸廓、胃部,通气后观察两侧的胸廓起伏是否对称,胃部是否有起伏。2、听诊双肺上下肺的呼吸音是否一致、胃泡部有无气过水声。3、建议进行二氧化碳波形定量分析,血氧饱和度上升,用检测仪确认并监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心肺复苏质量。4、胸部CT提示:插管尖端位于隆突上2-3cm。
附录制气管插管视频如下:
气管插管的拔管指征
1、患者神志清楚;
2、血流动力学稳定;
3、PS≤8;
4、PEEP≤5;
5、肌力恢复正常;
6、咳嗽反射恢复,咳痰有力;
7、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正常或相对正常;
8、气囊漏气试验阴性(喉头是否水肿);
9、氧合指数PO2/Fi02>150(反映患者真实的氧合状况);
10、呼吸浅快指数(RVR)≤105(f/VT )(反映患者真实的呼吸状况)。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在颈部和前气管壁上形成的通道,为患者提供呼吸途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会增加多种并发症的风险,例如呼吸机相关的肺炎、对深层镇静的需要增加、声带损伤、呼吸机相关的鼻窦炎以及呼吸机的脱机延迟等。
气管切开步骤:1.准备:光源,气管切开包,垫肩,气管套管(7.5或7.0号)尖刀片及圆刀片,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吸痰管,气囊充气检查;2.定位:放好垫肩,触摸喉结及甲状软骨(也可选择超声评估气道),环状软骨位置,环甲膜穿刺即(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软筋膜);3.消毒:颈部到乳突以上区域;4.铺巾:铺四个方巾,布巾;5.切开皮肤及皮下:原刀片切开皮肤,血管钳提起逐渐切开皮下组织到肌肉层,暴露甲状腺,爱丽丝提起甲状腺(要见到气管环才能上推甲状腺,否则有被摸易出血),血管钳顿性分离,有出血线结扎或缝合止血,边切开边触摸气管环,证实气管在正中位置;6.切开气管环:注射器刺入证实气管,尖刀“U”型切开气管环,爱丽斯提起切开的气管前壁(要切彻底,有气管插管抵着可以切透气管前壁);7.上气管套管退气管插管:开始边退气管插管,边插入气管套管,8.证实气道通畅:证实气管套管在气管内,最后彻底拔除气管插管;9.固定:最后牢靠固定气管套管,始终按压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
气管切开并发症:与大多数医疗和外科手术一样,气管造口术后的并发症分为两类: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也可能危及生命。早期并发症发生在第一周内,即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受伤而在48小时内开始出血是很常见的;但后来气管造口管或气道阻塞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危害。如前所述,支气管阻塞可能是由血凝块引起的,也可能是由粘液塞、管道的角度或甚至是假管腔引起的。感染可能是由于伤口愈合不佳和医院获得性肺炎。拔管及意外拔管发生在第一周内,这是一种医疗紧急情况,因为人工通道尚未稳定很难更换导管;它通常发生在病人躁动,或者翻身,甚至是病人自己意外拔管。晚期并发症的发生与导管放置时间的延长有关,并根据与造口相关的解剖位置(口上、造口和造口下)划分。环甲状腺切除术时,造口上并发症最为常见。
气管切开注意事项:全麻:电刀切开出血少,局麻:肌肉紧张,撕开的,出血多。切皮刀到肌肉筋膜层,上拉勾,顿性分离肌肉层再上拉勾,注意尖刀要稳,后面食管。注意上靠环状软骨,下到锁骨头,尽量不向下分离。应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及环甲膜注射利多卡因,缓解呛咳效果很好,对局麻切开气管有帮助。
附录制气管切开视频如下:
感谢麻醉科老师们指导气管插管,感谢耳鼻喉科老师们指导气管切开。
参考内容:
《 院前急救联盟公众号内容》
夯实重症基础,拯救危重患者,获得同行认可,赢取患者好评。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努力学习,扩大认知,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伍哥学重症,每周一篇,保持学习力,提高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