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1日发布 | 507阅读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0%的人不知道: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这两种疾病大有区别!

脑医咨询助手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立防立治 无问早晚(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旨在宣传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筛查与干预,筛防并立、诊治同行,延缓病情发生发展,减轻疾病负担。



在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超过4000万。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两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症状上有相似之处,经常容易被混淆。在实际的诊治中,也有很多患者和家属将帕金森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二者混为一谈。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这两种疾病,希望对于中老年朋友后续的预防和治疗都能有一定的帮助。


01

都是大脑出现问题,两种病有什么不同?


阿尔兹海默症(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人群痴呆的最主要原因,患者可能会出现迷路、失语、认知障碍等症状。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安静状态下肢体出现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肢体僵硬)和姿势平衡障碍(站立或行走不稳)为临床特征。


02

如何区分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是两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们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它们。

(1)发病原因不同


人的大脑构造非常复杂,不同区域管理着不同的功能。


  • 阿尔茨海默病:与皮质功能(颞叶内侧和海马区)受损有关,导致负责学习和记忆的海马体神经元死亡,大脑就无法处理信息了,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智力下降等。

  • 帕金森病: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导致负责传递信息的多巴胺分泌减少,大脑就没法正确控制身体活动了。

(2)症状表现不同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都可能导致健忘,但由于退变方向的不同,在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是完全不同的。


  • 阿尔茨海默病:从认知和理解功能的恶化开始的,所以首先会出现记忆、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症状。晚期可能会由于肌肉退化长期卧床,无法生活自理。

  • 帕金森病运动和协调功能开始恶化,主要以运动障碍为主,典型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晚期可能出现认知障碍。


(3)治疗方式不同


目前来说,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都不能根治,但因为二者的病因、症状都不相同,所以治疗方式也不相同。



03

阿尔茨海默病如何预防?


中老年朋友如果想要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可以从以下方面多加注意:
01
饮食均衡

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的食盐摄取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对蛋白质、食物纤维、维他命、矿物质等都要均衡摄取。

02
适度运动

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闲暇时可以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以促进大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养小动物等,这些活动都有预防痴呆或意识障碍的效果。

03
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喝酒、抽烟

过度喝酒会导致肝机能障碍,或引起脑机能异常,一天喝酒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脑血管性痴呆;抽烟不只会造成脑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险疾病的重要原因。

04
注意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生活习惯病

如出现以上生活习惯病,一定要及早就医,谨遵医嘱,早发现、早治疗。

05
小心跌倒

头部摔伤可能会导致痴呆症状,高龄者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

06
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好奇心

对事物和兴趣和好奇心可以增强人的注意力,防止记忆力减退。中老年人可以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及参加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来强化脑部神经。

07
积极用脑,预防脑力衰退

即使在看电视连续剧时,随时说出自己的感想也可以达到活用脑力的目的。读书发表心得、下棋、写日记、写信等都是简单而有助于保持脑力的方法。

08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身边的家人、朋友付出关心,保持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认同。

09
保持年轻的心

如坚持自己的个人爱好,或适当打扮自己。

10
避免过于深沉消极、唉声叹气

高龄者常须面对退休、朋友亡故等失落的体验,很多人因而出现忧郁症状,使得免疫机能降低,没有食欲和体力,甚至长期卧床。因此,中老年朋友要注意以开朗的心情生活,遇到以上情况时积极调整心态,必要时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或心理干预的方式转换心情。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早防早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如出现相应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需要注意的是,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有时也可能共同存在,这会增加诊断的复杂性,请咨询主治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这对于延缓患者症状进展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