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13项创新产品亮相北京首钢园,通过实物展示、现场互动等,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医疗健康领域国产高精尖技术和自主创新研发助力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天坛成果”。这也是北京天坛医院第三次亮相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板块。
北京天坛医院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医院积极探索创新技术,大力推进医工结合、创新转化,在这次服贸会上展示的13项产品就是近年来医院自主创新的成果,涉及神经学科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等领域。
在医院展区内,由北京天坛医院参与升级的世界首台移动式头颈磁共振成像系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这台可以方便地移动的“小家伙”颠覆了大家印象里对磁共振系统(俗称的“核磁”)体积巨大、操作复杂的概念,它不仅可以相对轻松地移动,甚至检查时都不必摘除患者和操作者身上的金属物品,为头颈部“急、危、重”患者的快速影像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设备支撑。
经颅磁刺激智能精准导航系统,运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智能传感与控制等技术,建立体外计算机平行大脑数字模型,精准发现病灶并定位治疗靶点,实现患者治疗靶点进行智能匹配识别和空间位姿定位、智能寻迹导航和靶点实时随动、动态检测脑电信号的特征改变、实时动态引导调控TMS治疗参数等功能,完成神经系统疾病脑功能调控智能实时精准刺激,达到“看得清”“打得准”“评得好”的目的。此外,更加便携、可快速替换电极的干式脑电电极及电极帽、脑机接口肢体康复训练系统、全生命周期康复管理系统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带来了新希望。
北京天坛医院还带来了我国首创原研的无创帕金森筛查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帕金森病无创、精准、低成本、可重复的外周病理诊断、前驱期预警预测、疗效监测,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
同时展出的全球首创的脑胶质瘤光学电子分析仪,具备现场秒级分析能力,诊断脑胶质瘤的准确度可达90%以上,辅助手术医生在术中快速、准确地判断脑胶质瘤边界,准确地切除脑胶质瘤;垂体瘤领域首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在体分子影像探针,可以实时无创、无放射性的明确垂体瘤的治疗靶点分布,为垂体瘤的精准诊断和精准药物治疗提供了整套解决方案;多功能等离子能量平台能够实现术中肿瘤全切,极少残留,较少术后放化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1.1类化学新药BS1801,于2022年获批临床试验批件,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安全性良好、疗效肯定,有望为脊髓胶质瘤患者提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Eyeknow智能眼动分析评价系统填补了眼动分析在我国医疗场景中“测试方式缺乏”“测试规程不一致”“解析方法不统一”“神经疾病关联不明确”等多处空白。
来自北京天坛医院专家的科普讲座也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围观。专家们聚焦百姓日常生活关切,围绕脑梗死主题,以“动画片”形式把天坛医生的嘱托和关爱送到大众身边。
服贸会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世界了解北京天坛医院的又一扇窗。天坛人将以更加开放协作的态度,积极寻找医工结合、创新转化的可能,继续全心全意为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天坛力量。
北京天坛医院宣传中心出品
内容来源: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李秋萍
图片来源:宣传中心 郭依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