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4日发布 | 444阅读

PNAS:靶向星形胶质细胞Nrf2神经炎症途径挽救认知功能障碍

钟日梅

广东省衰老相关心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崔理立课题组

陈风

广东省衰老相关心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崔理立课题组

达人收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小崔和他的小伙伴们

导读

神经炎症是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神经炎症由失调的神经胶质激活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是最丰富的神经胶质细胞,对小胶质细胞释放的神经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反应,并导致神经元丢失。因此,阻断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策略。近期《PNAS》期刊发表了题为“Astrocyte- targeting therapy rescues cognitive impairment caused by neuroinflammation via the Nrf2 pathway”的研究文章明确了Nrf2是神经炎症条件下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治疗靶点。作者发现Nrf2的缺失促进5xFAD小鼠脑组织中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强Nrf2表达可抵消NF-κB亚基p65募集来阻断诱导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神经炎性星形胶质细胞强烈上调与I型干扰素和抗原呈递途径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被Nrf2的途径激活所抑制。此外,ALGERNON2治疗通过增强Nrf2通路,减少了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诱导挽救AD小鼠的认知受损。作者强调了Nrf2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靶向治疗神经炎症引发的神经退行性变中的潜力。



研究背景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最丰富的特化神经胶质细胞类型;它们协助神经元维持大脑稳态。然而,在神经炎症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变得“反应性”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神经元损失。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由小神经胶质细胞释放的TNF-α、Il-1α和补体成分1q(C1q)诱导。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的脑组织样本中检测到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这些发现表明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阻断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转化已被证明有助于预防或挽救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小鼠、帕金森病和AD模型中观察到的神经变性。迄今为止,可以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或消耗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水平来抑制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产生。然而,尚未确定或开发出调节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直接靶点或治疗方法。


    已知的CNS炎症关键调节因子是异二聚体转录因子(TF)核因子(NF)-κB,NF-κB通路的激活与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包括AD。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NF-κBα抑制剂(IkBα)条件敲除(KO)小鼠中,NF-κB通路上调,其中一种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补体C3过度表达,这表明NF-κB的作用反应性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或功能中的κB信号传导。此外,星形胶质细胞NF-κB通路失活可导致表达IkBα显性失活形式的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转基因小鼠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改善。这些数据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中NF-κB的信号级联在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鉴于异常NF-κB激活在神经炎症性疾病中的重要性,阐明星形胶质细胞NF-κB通路如何加剧疾病进展非常重要。


    根据既往研究,TF NF-E2相关因子2(Nrf2)与NF-κB通路密切相关。Nrf2通过与促炎细胞因子编码基因的近端结合来调节数百种抗氧化基因的表达,以保护细胞并减轻炎症。此外,由于Nrf2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它已被提议作为治疗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靶点。靶向Nrf2的疗法将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发挥作用。特别是在AD模型中,Nrf2已被证明可抑制氧化应激/炎症或抑制BACE1介导的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然而,星形胶质细胞Nrf2在NF-κB调节或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生成中的作用尚未确定。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在AD小鼠模型(5xFAD)中检查了Nrf2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产生中的作用,以阐明Nrf2作为AD星形胶质细胞靶向治疗药物的潜力。

01
Nrf2影响AD小鼠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诱导

    在5xFAD模型中,APP和PSEN1转基因过表达,总共具有5个家族性AD相关突变,神经炎症是由Aβ斑块积累引起,并且由于炎症触发了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诱导,导致细胞因子产生失调。作者发现编码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基因(即C3、H2-T23、H2-D1、Ggta1和Iigp1)的表达在5xFAD小鼠大脑的海马组织中以年龄依赖性方式增加(图1A)。为了研究Nrf2在神经炎症条件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诱导中的作用,作者评估了5xFAD/Nrf2 KO小鼠(Nrf2−/−)中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Nrf2 KO 5xFAD小鼠海马组织中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上调进一步加剧(图1B)。Nrf2 KO小鼠中细胞因子和其它星形胶质细胞亚型标记物(如Clcf1、Ptx3、S100a10、Cd109、Ptgs2、Emp1和Tm4sf)的表达未受影响,证实Nrf2特异性诱导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此外,在5xFAD小鼠的Aβ斑块区域中表现出高Iba1表达的阿米巴状小胶质细胞,并且具有强GFAP信号的星胶质细胞围绕它们(图1C)。作者观察到C3蛋白(一种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在5xFAD小鼠的脑组织样本中增加,并且其表达在Nrf2 KO小鼠中进一步增强(图1C)。在野生型(WT)小鼠的脑组织样本中未观察到阿米巴状小胶质细胞和高C3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Nrf2 KO 5xFAD小鼠的海马组织中也证实了另一种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bp2的表达增强(图1D)。研究结果表明Nrf2参与脑组织中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诱导。
图1:5xFAD小鼠中的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02
Nrf2调节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基因的表达

    为了阐明Nrf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作用,作者建立了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并在体外检查了Nrf2途径在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图2A)。Il-1α/TNF-α/C1q(炎症)刺激诱导了先前鉴定的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C3、H2-D1、Serping1和Iigp1的表达(图2B)。Nrf2稳定剂,例如萝卜硫素(SLF)、马来酸二乙酯(DEM)和1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Δ15-PGJ2),它们与Nrf2束缚蛋白KEAP1上的巯基(-SH)基团反应并启用Nrf2为了逃避不断的蛋白酶体降解,抑制了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诱导(图2B)。作者证实,星形胶质细胞中C3染色的强度在炎症治疗后上调,而SLF治疗则抑制了这种强度(图2C)。因此,Nrf2蛋白的稳定可以抑制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的表达。


    为了进一步明确Nrf2特异性参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作者制备了Nrf2KO小鼠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评估了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作者发现,炎症刺激会诱导H2-D1、Serping1和Iigp1的表达。在Nrf2 KO星形胶质细胞中,炎症刺激会加剧H2-D1、Serping1和Iigp1的表达(图2D),表明Nrf2参与了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C3、Gbp2和Qa1(H2-T23基因的产物)的表达上调。(H2-T23基因的产物)的表达也在蛋白质水平上得到了证实(图2E);因此,这些数据证实Nrf2调节神经毒性反应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


    为了从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中排除小胶质细胞,作者通过阻止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向小胶质细胞的中胚层来分化星形胶质细胞(图2F)。作者发现,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C3和HLA-A(对应小鼠H2-D1基因)的表达在神经炎症刺激下上调,而在Nrf2诱导剂存在的情况下,这些由人类iPSCs生成的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下调(图2F)。因此,作者的数据表明,在小鼠和人类星形胶质细胞中,Nrf2诱导调节了神经炎症刺激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的基因表达。


图2:Nrf2调节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

03
Nrf2抑制NF-kB通路并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化

    接下来,作者研究了Nrf2对NF-κB的影响,因为已确定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诱导细胞因子Il-1α和TNFα共同驱动NF-κB下游通路。首先,作者利用NF-κB通路抑制剂研究了NF-κB级联是否参与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诱导。结果显示IκB激酶(IKK)抑制剂TPCA-1、Bay11-7082、BOT-46和BMS345541能抑制IKK复合物并抑制NF-κB下游通路的激活,它们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阻断炎症刺激对标记基因的诱导。抑制NF-κB通路对C3蛋白的下调作用在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中也得到了证实。


    巨噬细胞中的Nrf2通过结合其启动子的近端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为了研究Nrf2是否直接与神经毒性反应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位点结合,作者对炎症细胞因子在载体(DMSO)或Nrf2诱导剂SLF存在下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Nrf2和p65(图A)进行了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测序(seq)分析,以确定这些因子是否与标记基因位点结合。在C3的转录起始位点(TSS),在炎症条件下发现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ed)p65-和Nrf2-相关读数的峰值积累,这表明p65和Nrf2在炎症刺激下被招募到C3的TSS邻近区域(图A)。作者观察到SLF治疗将Nrf2招募到这些区域。当星形胶质细胞与SLF共处理时,TSS区域p65相关读峰的积累减少(图A)。对其它活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如H2-D1和Gbp2)的位点进行了类似的观察(图A)。在p65结合基元的聚集图中,SLF处理后p65相关读峰的减少更为明显(图B)。p65相关的读峰在炎症细胞因子治疗后显示出一个尖锐的峰值(深蓝色线);与SLF(SLF炎症组,蓝色线)共同治疗后,读峰高度降低。作者还观察到与SLF.NT组(未处理)相比,SLF.炎症组Nrf2相关读峰数量(橙色线)有所增加(黄色线,NT);尽管聚集图的中轴线位于p65结合基序,这表明Nrf2与反应性标记基因的邻近TSS区域结合并抑制神经炎症条件下p65的募集。作者还观察到SLF处理下增强子区域p65结合的变化,如图C的箱形图所示,表明SLF处理降低了细胞因子处理后p65结合的读峰。为了进一步阐明p65和Nrf2在TSS区域周围结合的相关性,作者提取了炎症条件下(DMSO和SLF)获得的p65和Nrf2的共同读峰,计算了SLF与DMSO之间的“结合比”,分别绘制p65和Nrf2的结合率图,以比较有无SLF处理的炎症条件下的共同读数峰值(图3D)。作者观察到,共同的读取峰群主要分布在Nrf2结合比大于0而p65结合比小于0的区域(右下象限,图3D中用红线表示),这表明Nrf2结合越多,p65结合越少。作者提取了在SLF处理后p65结合峰比例小于0而Nrf2结合峰比例大于0.8的基因(图3D中用绿色方框表示)。为了确定p65和Nrf2调控的通路,作者对提取的基因进行了基因富集分析(图3E)。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在以下途径中富集:免疫系统的细胞因子信号、T细胞样受体级联反应和IL-1家族信号,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此外,先前报道的泛反应性标记基因(STEAP4、Lcn2和Serpina3h)和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Gbp2均在前30个提取基因中。综上所述,这些数据表明Nrf2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SS区域的p65结合来调节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基因表达。
图3:Nrf2抵消NF-κB途径,并调节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化。

04
星胶在神经炎症刺激下表达IFN-I和抗原呈递基因,并受Nrf2抑制

    接下来,作者检测了受炎症细胞因子刺激的星形胶质细胞中Nrf2-结合增加和p65-结合减少的基因在TSS区域的表达。因此,作者在刺激过程中用星形胶质细胞的5-乙基尿嘧啶(EU)标记新转录产物进行了新生RNA测序(图A)。新生RNA图谱清楚地表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基因,如C3、H2-D1和Gbp2在刺激时被强烈转录,而这种上调的转录在与SLF共处理时被抑制。通过ChIP-seq鉴定的减少p65-与SLF结合的基因,如Gbp5、Cxcl11和Tnfaip3在炎症刺激下新生转录物也显示出强劲的上调,而这种上调被SLF共处理抑制。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被称为“泛反应性”(Lcn2、Vim和Gfap)和“A2”(Clcf1、Ptx3和Sphk1)星形细胞亚型的基因在炎症细胞因子治疗后显示p65积累;然而与SLF共处理并没有诱导p65结合和新生RNA的显著减少。为了了解在有/没有SLF处理的炎症条件下p65结合与p65结合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作者计算了SLF炎症条件下新生转录本每千碱基外显子每百万读取数(RPKM)的“新生RNA比率”与DMSO条件下的“新生RNA比率”。然后用p65的ChIP-seq获得的数据计算出的“p65结合比率”绘制新生RNA比率。为了关注SLF处理下的下调基因,作者根据RNA比例提取了前五个百分位的基因(图4B,红色表示下调基因)。作者观察到,在SLF处理后转录量减少的前五个百分位数的基因在p65-结合比率图的y轴上分布在零以下,这表明在SLF炎症条件下p65-结合减少。这一发现表明,基因表达的减少与p65-结合的减少有关。作者使用p65/Nrf2结合比率图(图3D)突出了这五个百分位数的基因,以进一步证实它们的表达与p65-结合之间的相关性。这两个种群是分开分布的;SLF.炎症条件下转录量较少的基因的5个百分点(用红色标记)表现出Nrf2结合增加和p65结合减少(图4C),这表明SLF.炎症条件下Nrf2结合增加的基因的p65结合峰数量减少,新转录的群体较小(用红色标记)。为了阐明p65/Nrf2调控的途径,作者对转录量在前5%的基因进行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这些基因在病毒感染和抗原呈递途径中富集(图4D)。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基因表达的KEGG分析与Nrf2/p65 ChIP-seq中提取的基因的GO分析(图3E)非常吻合,这强烈表明Nrf2/p65在神经炎症条件下调节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


为了在体外建立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模型进行ChIP-seq/新生RNA-seq分析,作者使用了炎症细胞因子,即Il-1α/TNFα/C1q,该因子先前被确定可诱导A1星形胶质细胞。然而,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表明,与二维A1/A2分类相反,星形胶质细胞有多种亚型,并且在7月龄5xFAD小鼠的海马中描述了至少6个星形胶质细胞转录组簇。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研究中确定的NF-κB/Nrf2调控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基因,特别是“疾病相关星形胶质细胞(DAA)”,作者从第4类(GFAP-高“DAA”)中提取了基因,并与第1类和第2类(GFAP-低“稳态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了比较,然后绘制了DMSO比值的数据。炎症组超过DMSO.NT。作者的分析显示,p65结合在炎症刺激下被上调,因为大多数基因分布在零以上,这意味着在炎症刺激下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DAA基因似乎受到NF-κB途径的调节。为了进一步阐明与SLF处理条件的重叠,作者将DAA基因与图3D中的图和图4B中的图合并。与Habib等人的结果一致,一些DAA基因与炎症细胞因子刺激下上调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基因重叠。此外,一些DAA基因似乎受到Nrf2轴的调控,237个DAA基因中有25个与SLF共处理后下调的5个百分位基因重叠。例如,Apoe的基因表达在炎症刺激下没有改变,p65在TSS位点的募集也没有被观察到。在TSS位点的CLU、Cst3和Fth1基因中观察到p65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募集,但它们的表达水平没有上调。Chil1和Aqp4基因可能受Nrf2依赖通路的调控。因此,DAA亚型的基因受到包括NF-κB/Nrf2轴在内的各种调控。


作者注意到,下调的基因(前五个百分比)包括来自IFN-I和抗原递呈途径的基因,如Mx2(干扰素诱导的GTP结合蛋白Mx2),IRF5(干扰素调节因子5),eif2ak2(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激酶2;编码PKR(双链RNA活化蛋白激酶)、β-2-微球蛋白(B2m)和Tap1(T转运体1)。作者观察到细胞因子刺激后TSS区域p65峰的积累,通过与SLF共处理(图4E中的绿色)减少了p65峰的积累。与这些观察结果相证实的是,这些基因的转录率在DMSO.inflamm条件下增加,但在与SLF共处理时受到抑制(图4E中的绿松石色)。与这些观察结果相证实,DMSO下这些基因的转录率增加。作者证实,这些基因的翻译产物PKR、B2M、TAP1和IRF9的表达在炎症细胞因子的炎症刺激下被诱导,并在SLF或TPCA-1处理下被抑制(图4F)。


接下来,作者研究了这些基因在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人类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炎症条件下的诱导作用。作者发现IFN-I基因(Mx2、Ifit1和Irf7)和抗原提呈通路基因B2m的表达在炎症细胞因子刺激下上调,而与Nrf2诱导剂(SLF和DEM)或NF-κB通路抑制剂TPCA-1共处理可抑制IFN-I和抗原提呈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图4G)。这些结果表明,在神经炎症刺激下,SLF处理可抑制人和小鼠星形胶质细胞中IFN-I和抗原提呈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作者还检测了这些基因在5xFAD小鼠脑组织样本中是否上调。作者发现抗原呈递基因(Tap1和B2m)和IFN-I相关基因(Mx1,Ifit1,Irf5,Irf7,Irf9和eif2ak2)的表达随年龄增加。此外,Nrf2 KO 5xFAD小鼠海马组织中上调的基因表达加剧(图4H和图4I)。因此,很明显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IFN-I基因和抗原呈递基因,Nrf2参与了神经炎症脑中这些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诱导调节。
图4:神经炎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05
增强Nrf2可抑制神经毒性反应性星胶细胞并缓解受损的脑功能

    为了探索星形胶质细胞靶向治疗神经炎症引发的神经变性的可能性,作者检查了神经炎症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否可以通过增强Nrf2通路来挽救。作者给3个月大的5xFAD小鼠使用了ALGERNON2(ALG2),这是一种Nrf2通路增强化学物质,可以稳定p21/Nrf2,并评估了10个月大的WT和5xFAD小鼠海马中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化。作者发现与WT小鼠相比,ALG2治疗降低了5xFAD小鼠海马组织中C3、Ifit1、IRF5、Tap1和B2m的表达(图5A)。作者观察到C3定位于阿米巴状小胶质细胞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聚集在5xFAD小鼠脑组织样本的Aβ斑块区域周围(图5B,右上)。此外,在5xFAD小鼠中使用ALG2后,C3的上调表达受到抑制(图5B,右下)。使用蛋白质印迹分析评估了用ALG2处理的5xFAD小鼠的海马组织中C3、IRF9、PKR和B2M的表达水平下调(图5C)。作者使用Fluoro‑Jade C(FJC)对神经变性进行组织化学检测和量化,FJC特异性结合受损神经元并帮助可视化受损神经元。因此,作者发现用ALG2治疗的小鼠下托中FJC点的数量减少(图5D)。因此,ALG2给药成功抑制了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化,并挽救了5xFAD小鼠中由神经炎症引起的神经变性。


为了检查Nrf2通路的增强是否在挽救受损的认知功能中发挥核心作用,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估了空间学习(图5E,scheme)。5xFAD小鼠在训练期间表现出比WT小鼠更慢的学习曲线。然而,给予ALG2的小鼠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加速的学习曲线,接近WT小鼠;与未治疗的AD小鼠相比,ALG2治疗的小鼠探针测试中表现出改善的表现(图5E)。被动回避测试进一步证实了认知能力的提高,其中动物由于足部电击而学会了不进入暗室(图5F)。因此,作者的数据强烈表明,Nrf2通路的激活可以抑制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功能,并挽救5xFAD小鼠受损的脑功能。


图5:在AD小鼠模型中,增强Nrf2通路可以抑制神经炎症触发的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并缓解受损的脑功能。

06
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报道Nrf2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刺激时p65的募集来抑制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产生,而ALG2(一种增强Nrf2轴的治疗药物)可以挽救5xFAD小鼠的认知障碍。因此,作者确定Nrf2是参与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关键参与者,并且是治疗神经炎症引起的神经退行性变的潜在治疗靶点(图6)。


已知Nrf2可以抑制炎症,这项研究的结果证实Nrf2还可以抑制星形细胞中p65的募集。使用Nrf2 KO 5xFAD小鼠模型阐明了Nrf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作用,该模型表现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记基因的上调加剧(图1B‑D),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处于相似的范围内,无论5xFAD小鼠中是否存在Nrf2。此外,理论上,ALG2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星形胶质细胞中的Nrf2通路,还可以促进小胶质细胞中的Nrf2通路。ALG2处理后,Il‑1α的表达减少,而TNFα和C1q的表达不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Nrf2的抑制功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比在小胶质细胞中表现更明显,至少在5xFAD小鼠模型中是这样,以调节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此外,Nrf2可能广泛参与神经炎症的调节,因为根据非淀粉样变性AD模型(PS19 tau转基因小鼠)基于TF网络的分析,Nrf2编码基因Nfe2l2是上调的TF之一。此外,之前的ChEA Enrichr分析显示NFE2L2/Nrf2是来自tau蛋白病MAPTP301S和β‑淀粉样蛋白病APP/PS1模型的星形胶质细胞的重叠特征。这些数据和作者的结果支持Nrf2作为拯救神经炎症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潜在靶点。事实上,Nrf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保护作用已在ALS、帕金森病、和脑灌注不足小鼠模型中通过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Nrf2转基因得到证实。此外,由于AD患者视网膜中的C3表达已被提议作为A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因此通过增强Nrf2途径靶向星形胶质细胞的策略有助于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



全文链接Nakano-Kobayashi A, Canela A, Yoshihara T, Hagiwara M. Astrocyte-targeting therapy rescues cognitive impairment caused by neuroinflammation via the Nrf2 pathwa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3 Aug 15;120(33):e2303809120.


编译:钟日梅

校审:陈   风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研究

3994内容1095阅读

进圈子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