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6日发布 | 5896阅读

再次登顶《柳叶刀》(IF 168.9)丨海军军医大学刘建民教授团队携手国际同行,IRIS研究重磅发布!勇攀循证医学新高峰!

脑医汇-神外资讯

脑医汇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鹏飞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6日,中国、荷兰、瑞士等国脑卒中领域专家联合牵头的基于单个受试者数据的荟萃分析:“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策略研究(Improving Reperfusion Strategies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 IRIS)”(图1)在线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主刊(IF 168.9)


图1 IRIS研究在线发表《柳叶刀》杂志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刘建民教授Urs Fischer教授(瑞士)和Yvo Roos教授(荷兰)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杨鹏飞教授Charles Majoie教授(荷兰)、Fabiano Cavalcante教授(荷兰)、Jan Gralla教授(瑞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刘建民教授团队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动脉取栓已经成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为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法。该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降低残死率,但是对于动脉取栓前是否可以跳过静脉溶栓这一问题,国际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取栓前的静脉溶栓可能存在增加出血几率、延误取栓时间,且增加治疗费用等问题,因此,全球同行针对这一问题竞相开展临床研究。2020年,由刘建民教授牵头组织的DIRECT-MT研究率先完成,并成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全球其他五项针对这一问题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也陆续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但由于各项研究的设计方法、入组数量、覆盖人群、基线资料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六项临床研究的最终结果并不一致,因此亟需开展基于高质量RCT研究单个受试者数据的荟萃分析以及更加深入的亚组研究,以期获得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图2),指导全球卒中临床实践。


图2 循证医学证据级别金字塔


基于此,刘建民教授与荷兰、瑞士等国专家发起,联合六项RCT研究团队,共同开展了IRIS研究(图3)。该研究采用非劣效检验设计,通过全球相关学会广泛调研确定了最为同行认可的非劣效界值,最终纳入来自中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加拿大、越南等8个国家207个研究中心的2314例患者。


图 3 IRIS研究团队


研究结果发现,基于5%的非劣效界值,未证实直接取栓不劣于桥接取栓(校正后OR值,0.89;95%可信区间,0.76-1.04);与此同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也未能证实桥接治疗优于直接取栓。两种治疗方法之间差异极小,仅有1.7%的结局差异。这意味着对于符合IVT+EVT治疗条件的患者,每桥接治疗57例患者,才可能使1例患者较单纯EVT额外获益我们应该从成本效益、患者特点、预期延误等方面予以个体化精准决策,相关亚组研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分析中。


IRIS研究汇聚了全球卒中学者的集体智慧,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最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这一研究成果中,来自中国三个研究团队(DIRECT-MT团队、DEVT团队和DIRECT-SAFE中国团队)的85家中心的研究者们贡献超过1/3的研究数据,充分彰显了中国团队在全球卒中临床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众所周知,脑血管病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要疾病,其中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临床尤为常见、残死率极高。近几年来,我国的脑血管病专家学者一直在不断探索该疾病治疗方法的突破。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在成功组织实施DIRECT-MT研究的过程中,与国内四十余家医院的同行携手建立起一支高水平临床研究团队,形成了紧密、高效、共享的东方脑血管病研究协作组(OCEAN Consortium),创立了国际标准及全球共享的影像核心实验室(OCIN Core-lab),先后完成/正在进行十余项高质量临床研究项目,其中两项(DIRECT-MT研究ENCHANTED-2/MT研究)已先后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0.5)《柳叶刀》杂志(2022.10),显著提升了我国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由衷地感谢全部患者及家属对项目的理解和支持,并感谢各中心研究者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


再次祝贺IRIS临床研究成果登顶《柳叶刀》杂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