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3日发布 | 1986阅读

【中国神外百年百科百人巡礼】李明洙教授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脑医汇

高乃康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窦长武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李明洙教授(1933.04.15-2022.08.15),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


在跨越两个世纪的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神经外科史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嗜爱”医学入骨,一生笔耕不息,历民国、经战火,百折不挠,又在新中国时期拓创探求,建学会、勇担当,高擎中国神经外科发展大旗,为内蒙古自治区神经外科的持续发展殚精竭虑;在近90年的人生追求中,他以治病救人为毕生事业,钻研学术、教书育人,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他便是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李明洙教授。


筚路筑基,传承鼎新。在李明洙教授逝世1周年之际,让我们以史明鉴,重温医者精神,愿医者精神永垂不朽。


(感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乃康主任、窦长武主任发至本刊的文末寄语)

李明洙教授,生于1933年4月15日,是河北省平泉县人。1959年从内蒙古医学院(2012年改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分配至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内蒙古附院”,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简称“内医大附院”),1964年作为主要成员筹建内蒙古自治区神经外科专业,1976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抗震救灾医疗队长,1978年成为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1984年牵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神经外科学会并连续担任第一、二、三、四届主任委员,1986~2004年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一、二、三届委员,1996~2004年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三届常务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第一、二、三、四届委员,曾任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多年,卫生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组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1989年统稿中国首部《功能性及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学》,2006年参编《中华医学会外科上卷》,2009年参译《尤曼斯神经外科学》,2010年参编《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分册》,先后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嘉奖。

1982年李明洙教授当选“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表彰证书,2000年度获得“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2018年度获得“中华神经外科终身成就奖”。

亲历见证,实现内医大附院神经外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蝶变


1964年,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组成立(隶属神经科),由从上海进修归来的唐纲揆教授担任负责人,后经李明洙教授、张定祥教授、杨培业教授、武文元教授、窦长武教授等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努力,沿革至今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分别被国家卫生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呼和浩特市卫生局授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团队”;“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等荣誉称号。

而李明洙教授是内医大附院神经外科艰苦创业的亲历者,是砥砺前行的带头者,是接续奋斗的参与者,是辉煌成就的见证者,也是最生动、最鲜活、最可敬的“教科书”,他与内医大附院的渊源,可追溯到1959年。彼时,李明洙教授刚从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被留校分配至内蒙古附院工作,期间,曾于1962年受医院委派前往长春进修神经外科,自此正式与神经外科结缘。1964年,李明洙教授作为主要成员积极筹建内蒙古自治区神经外科专业,并于同年顺利推动在内蒙古附院神经科设神经外科专业组,后于1967年成功组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神经外科独立专业科室,该科室承医、教、研于一体,从事颅脑损伤、脑肿瘤、骨髓肿瘤、脑血管病治疗研究。


至1996年,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作为内蒙古神经外科发展的摇篮,至今已培养研究生100余人,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各地各级医院输送了数量可观的专业人才。


开拓创新,带领内蒙古附院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神经外科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较早开展脑、脊髓肿瘤高难度手术

上世纪,脊髓肿瘤合并视神经乳头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者少见,仅占脊髓肿瘤的3%,常被误诊。1967年至1979年间,内蒙古附院在经手术证实的80例脊髓肿瘤患者中发现了3例,明晰患者情况后,李明洙教授及其团队采用全切除或近全切除的手术治疗后,成功挽救患者生命,让患者痊愈出院。


1979年3月,内蒙古附院发现1例侧脑室松果体不典型畸胎瘤,李明洙教授及其团队行右额入路手术,手术顺利完成,肿瘤切除完整。术后两周,患者肢体瘫痪恢复,颅内压正常出院。由于松果体区肿瘤治疗困难,医学界对于手术治疗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意见不一。李明洙教授结合1985~1987年间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诊治情况,分享了经枕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经验,为我国神经外科人开展此类手术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李明洙教授在牧区为牧民巡诊


内蒙古显微神经外科的引路人

1967年,Yasargil及Donaghy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首次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TA-MCA),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获得成功。1976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臧人和教授使用国产显微镜和国产显微手术器械,成功完成我国首例脑血管吻合术,这一消息极大地鼓舞了我国神经外科的有志之士。


1978年,时任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主任的李明珠教授,在内蒙古率先开展STA-MCA。至1981年,4例接受该手术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疗效;其中,李明珠教授在1980年开展的STA-MCA治疗,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同时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展览,并在北京进行了相关展示。


李明洙教授开展STA-MCA


1982年,李明洙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成功引进日本显微镜,进一步深入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包括脑血管搭桥术、大网膜颅内移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李明洙教授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合作、开放,多方向推动内蒙古神经外科学发展

由于科室教学设施严重匮乏,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李明洙教授常常四处奔波,创造条件为大家提供诊疗、研究和教学设备。1983年,以李明洙教授为代表的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与医院眼科展开合作,自行设计线锯侧开眶切除框内肿瘤方法、脑深部肿瘤的研究。同年9月,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在李明洙教授的大力促成下,又引进全身CT,这一仪器设备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诊断及医疗水平。


1985年,开展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疾病流行调查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级奖。


为了更好、更快地介绍和推广神经外科,除了深耕临床、搞科研,另一个重要途经就是建立学会组织,开展学术交流。1984年,李明洙教授前瞻布局,在他的牵头倡导下,先于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2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神经外科学会,这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神经外科迈上新台阶。

载誉前行,作为医者始终对临床科研精益求精


1986年,李教授卸任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主任后,仍积极探讨和研究我国神经外科学科和医院专科发展,孜孜不倦,追求至善尽美。


编著我国首部功能性及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学专著

功能性神经外科是指校正调整和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的一门外科学,在我国起步较晚。1989年10月,李明洙教授统稿(陈炳桓教授主编,蒋大介教授和许建平教授副主编)的我国首部《功能性及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学》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对我国功能性神经外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0年,李明洙教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


脑动静脉畸形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

1987年,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引进DSA开展脑血管畸形手术;1990年,引进显微手术器械。为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1999年,李明洙教授采用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1978~1998年内蒙古附院收治的73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病例,就其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讨论。李明洙教授的研究指出,截至当时,“脑AVM的显微手术仍是不能以其它治疗完全替代的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是主要而获显效的方法之一,对大型、复杂的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较佳方案。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与治疗方案选择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约占80%。1995年,内蒙古附院神经外科引进进口双极电凝器、颅内压监护仪。自此,李明洙教授曾多次成功实施脑动脉瘤夹闭术这一神经外科领域高难度手术,以挽救病人生命。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与治疗方案选择”的课题中,李明洙教授从2005年4月~2008年4月间204例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的患者中,纳入161例做了DSA检查的患者诊治记录行后谵性研究,从而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程治疗、预防CVS(脑血管痉挛)并发症”,规范治疗方案,是降低SAH、CVS死亡及致残率的严守原则


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李教授竿头日上,不断精进技术。除上述研究外,李明洙教授还较早开展对椎管内肿瘤、鞍结节脑膜瘤、脑室内猪囊虫病、海绵状血管瘤、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等神经疾病的研究,引领了内蒙古自治区神经外科专业全面发展。而今看来,李明洙教授的研究,无论选题的价值,发展的方向,还是成果的规模,都相当有远见卓识,而处于上世纪各行各业都百废待兴的时代,李教授不论是临床还是研究都算是独步一方、享誉全国了。


因此,2000年,刚过花甲之年不久的李明洙教授众望所归,获得“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2006年,他笔耕不辍,参编《中华医学会外科上卷》,2009年参译《尤曼斯神经外科学》,2010年参编《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分册》。2018年,在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中获得“中华神经外科终身成就奖”


医德仁术,传道授业为医者、为师者、为善者


李明洙教授学术造诣深厚,在自治区内外医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在教育界,李教授的影响也毫不逊色。

言传身教,为学生刻画“医生的样子”

于学生而言,他将毕生所学对学生倾囊相授,对学生的关心照顾更是体贴入微。现已成为内医大附院神经外科主任的高乃康教授回忆表示,1999年的除夕夜晚上10点左右,老师李明洙教授带着爱人(刘姨)包的饺子来看望值班的学生,还与大家一起展开抢救工作。当又一名急诊非常严重的脑外伤患者入院时,高乃康教授向李教授说:“老师,您太辛苦了,回去吧,今天是除夕呀,刘姨一个人在家呢”。李明洙教授说了一句让高乃康教授终生难忘的话:“除夕年年有,患者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面对的是生命”。快到零点时,急诊患者到病房后,已深度昏迷,裤子里拉满了排泄物,李明洙教授未曾言语,戴好了手套便直接开始清理患者涂满了大便的下半身。说一万遍,不如行动一次,李明洙教授身体力行地将他对工作的执着和对生命的尊重,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学生。


同样的事情,也给了内医大附院徐成伟教授极大的震撼。一次李明洙教授接待一位脊髓病变患者,由于患者术后还没有彻底恢复,时常便秘。李明洙教授查房时,得知患者已经5天没大便,他便亲自动手给患者进行直肠按摩并取出几个粪块,患者当即感觉舒服了很多。这件事深深地烙印在了徐成伟教授的脑海里,也让他牢牢地记住了医生应该有的样子!


寓教于行,为学生学业踏平“一切障碍”

李明洙教授的学生回忆,研究生时期,老师事无大小、巨细,从选题、实验流程设计、标本收集、实验室选择每一步都与学生反复研究,并教育学生:“科学研究不可以有一丝马虎,科学实验必须经得起实践考验,实验的原始数据必须完整、准确,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期,当学生的实验因当时内蒙古缺乏分子生物学实验大型设备而面临中断时,李教授为了能高质量的完成课题,专门带学生拜访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王忠诚院士,并为学生的后期实验能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此外,为了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课题研究,李教授用他的科研经费安排学生住进距离实验室不足百米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招待所。最终,学生们如期、圆满地完成了实验室工作。


提携后辈,做学生的坚强后盾

李明洙教授在生活上对学生尽可能地好,但是在学业、业务上,他丝毫不含糊。2000年左右,国内许多地区的脑垂体瘤手术方式都由开颅手术演变为经鼻入路手术。当时在天坛医院和华西医院反复学习过的高乃康教授打算在内蒙古附院开展此项工作,李明洙教授得知后大力支持,并嘱托高乃康教授,“学科的发展必须依靠新技术、新业务,但新技术的开展必须稳妥,不能失败。


随后,李教授仔细筛选合适的病例,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并和高乃康教授反复探讨。尽管李明洙教授没有从鼻腔切除垂体瘤的经历,但从第1例手术开始,李明洙教授就和高乃康教授说:“我和你一起洗手上,你放松,我们一起承担责任”,后来手术顺利完成。随后有了第2例、第3例……一直到现在內医大附院建立了鞍区肿瘤亚专业,已有逾千例鞍区肿瘤手术成功的病例。


李明洙教授用60余年的奋斗,为中国神经外科学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离世是我国神经外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作为后来人,李教授对医学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高乃康主任、窦长武主任发至本刊的文末寄语

经过了像李明洙教授等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各亚专科的发展和全国保持同步。随着我们的影响力提升,现在越来越多患者选择到我们这边进行治疗。我们的两个王牌项目脑肿瘤、脑血管病目前都已经显著的成果,并且建设了脑血管病杂交手术室和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实验室。同时我们的医师也前往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协和医院等医院进行学习,并且我们也把这些经验也分享给自治区的其他医院神经外科,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希望能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为下代神经外科人创造理想的发展平台。发展自治区神经外科事业,使自治区神经外科患者减轻病痛折磨、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高乃康 教授

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学历

内蒙古自治区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质量成果奖、“内蒙古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主持自治区级课题5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58篇,SCI论文2篇。参编专著3部,参编专业指南5部

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学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西部地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脑出血学组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内蒙古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内蒙古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神经外科分会创会会长

我1985年刚刚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那个时候李明洙教授虽然已接近退休状态,但是很提携我们这些青年后辈。正是在李明洙等教授的教导,我下定决心要把自己奉献给内蒙古的神经外科事业。内蒙古自治区的神经外科发展不太平衡,病人的外流也很严重,自治区东北部病人通常外流到哈尔滨,西部到宁夏,中部到北京、天津。作为内蒙古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委我一直在推动内蒙古基层神经外科的规范工作,每年至少有3~5次巡讲,已经有两三家医院建立了重症中心能独立开展溶栓治疗。


窦长武 教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学术成就奖获得者

内蒙古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分会、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神经肿瘤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


参考资料


1.《【先生】明珠泣落 仁爱永晖——含泪送别李明洙先生》.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公众号
2.《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沉痛悼念李明洙教授》. 神外资讯公众号
3.《深切缅怀神经外科专家李明洙教授》. nmgfyswq公众号
4.《我校附属医院原神经外科教授李明洙在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中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内蒙古医科大学官网
5.李庆飞,谷向阳.《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6.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院神经外科发展史》. 《中国医院神经外科发展史》编委会
7.李明洙,张定详,杨培业等.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附4例报告)[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1(01):37-39+64.
8.于文生,李明洙.脊髓肿瘤合并视神经乳头水肿(附3例报告)(摘要)[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2(04):512.
9.李明洙,孙慧宽.侧脑室异位松果体瘤一例报告[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6(02):124-125+132.
10.李明洙,张定祥,杨培业等.经枕小脑幕入路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9(03):53-54.
11.李明洙,张占普,武文元等.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及其选择性治疗(附73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06):351-353.
12.武文元,李明洙,张占普等.18例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治疗[J].内蒙古医学杂志,1995(04):216-218.
13.李明洙,张占普,严伍生等.椎管内肿瘤临床病理频发率[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8(S1):82-83.DOI:10.16833/j.cnki.jbmc.1998.s1.105.
14.李明洙,高乃康,武文元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与治疗方案选择[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0):1161-1164.
15.《深切缅怀恩师---李明洙教授》. nmgfyswq公众号


本文内容素材取自公开资料,受访者回忆仅代表个人观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