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脑医汇为大家带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韩建峰教授在第五届少林国际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大会&第八届中原脑血管病论坛中的讲座内容,精彩不容错过,欢迎阅读分享!
脑医汇
(点击下图观看完整讲座内容)👇

神经介入作为一项新兴的诊疗技术,发展历程仅有短短的几十年,但由于其在脑血管病诊治领域的显著优势,已成为脑卒中领域最主要的诊疗手段,越来越多的医师(尤其神经内科医生)开始从事神经介入诊治工作。
据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开展神经介入的医院近1000家,从事神经介入的医师4000余人,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神经介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必将使得越来越多的脑血管病患者获益。
取栓已成为开展例数最多、增长最快的神经介入手术,手术医生的需求巨大,大约需要1万名神经介入医生,缺口巨大。
陕西神经介入发展情况

早在2012年,当时的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2) 89号),制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规范了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
神经介入医生中国培养模式

> 师傅带徒弟,家族特色、烙印明显
> 和兄弟科室(心内、介入科) 学习基本介入技术,自己摸索实践
> 外出进修学习,大多缺乏统一标准
> 把患者作为主要实践途径,患者安全无法保证
> 重数量,轻质量;重操作,轻研究
> 没有同一机构资质认证、授权和质控
> 陕西省曾在2011年对神经介入技术进行医院及医师个人的认证,但是重点是硬件、职称和开展介入技术的类型和数量,并未关注质量
欧洲神经介入医师培训规范(概略)

成为一名神经介入医生必须完成为期4年的专职培训,神经介入领域(INR)2年,其中神经放射诊断和临床神经病学各1年。有神经放射和神经病学背景的医生可考虑酌情缩短培训时间,但必须完成4年培训,如放射科医生。
最终达到:
(1)掌握与INR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神经病学,影像技术、放射、临床神经放射、治疗处理和伦理,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与同行、以及病人及家属交流技巧;
( 3)掌握独立完成INR手术的技术和知识;
(4)具备为其他医生提供建议,如何使用诊断和诊疗方法的能力;
(5)熟练掌握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INR的进展、优点、不足和风险。
专科培训:教育和培训项目、目标
(1)神经病学基础
· 头颈部及神经解剖学( 包括胚胎学和功能解剖学 )
· 重点:动静脉的功能解剖;血管发育,脊柱生物力学
· 神经生物学:基因和分子水亚
· 神经生理学、疼痛机制生物学、生物心理社会学· 病理学:血管疾病(包括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脑血管疾病的自然史
(2)临床培训
· 流行病学、患者病史、临床评估
· 症状学、神经系统查体
· 沟通技巧:诊断、手术适应症、禁忌症;规范的病例汇报;与同行的良好沟通;参加并组织临床查房和会议与培训中的住院医师、患者及其家属、医院职员和管理层的沟通;参加质量控制项目
(3)治疗学(一般目标)
· 选择并说明必要的辅助检查:确诊、适应症、治疗计划、随访
· 多学科综合评价治疗方式、适应症、禁忌症
· 围手术期管理:术前检查和准备、术后管理、文书、沟通、随访
· 临床神经药理学:药物相互作用、围手术期用药、ICU管理
(4)影像技术和辐射
· 了解介入诊疗的优缺点
· 了解辐射防护知识、医用辐射法律法规
· 了解辐射物理学、辐射生物学
· 患者和自身防护知识
(5)临床神经放射学
· 不能满足于仅仅了解本专业疾病,应坚持整体原则
· 掌握并能合理选择辅助检查:DSA、CT、MR、超声,了解各类造影剂性能、药物相互作用、并发症
(6)治疗学(特定目标)
· 围手术期管理:知情同意、手术计划、备选方案、随访计划制定
· 临床神经药理学: 造影剂、血压、癫痫、镇痛镇静、抗聚抗板、溶栓、抗痉挛
· 精炼介入技术、积累经验: 手术策略、目标、步骤、并发症及风险、人员安排
· 治疗策略和技术问题:通路建立、加压输液、机器操作、穿刺点处理、并发症处

介入要求:
1. 主刀至少100例造影(开始手术治疗前 )
2. 参与至少150例手术,且一半操作由其主要完成,要求病例多样性(出血、缺血)
3. 参与至少50例血运重建和50例栓塞手术【包括动脉瘤10)、脑动静脉畸形(5)、硬脑膜动静脉痿(5)、脑卒中介入治疗与预防(15)、颈外动脉栓塞(15)】
中国神经介入医生培养体系及质控

2019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为进一步加强诊疗技术管理,促进适宜技术推广,对神经血管介入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进行修订,印发了《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国卫办医函(2019) 828号),除了对开展神经介入的医疗机构作出具体要求还要求从事神经介入的医师须经过神经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对于拟独立开展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医师,还应经过符合要求的神经血管介入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具有开展相关技术的能力。
基于此背景,为进一步发展我国脑血管病诊疗水平,提高神经介入专业人员的培训质量,规范培训体系,提升神经介入临床医师的岗位胜任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通过设置详细完整的神经介入进修培训大纲,切实可行的进修培训计划,以全国神经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为进修中心,通过远程、面授、基地进修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全程可追溯的考核方法,从而有效提升神经介入学科的进修培育工作,有效提升神经介入学科队伍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规范考核,标准一致,扩大神经介入专科全国学术及临床影响力。
基础理论:
主要由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知名专家及业内顶级专家提前制作标准化课件,完成课程录制。学员线上学习,不得跳播,可追踪学习进度,线上考试并显示成绩,计入考核。
专项面授:
线下培训,每期设置一个神经介入相关技术培训主题,基地安排讲师参与面授,培训结束后学员现场考试,学员成绩由基地教导员更新,成绩计入考核。
进修实践:
①介入治疗见习:学员在基地进修,跟随带教老师完成规定例次介入治疗见习(参考培训大纲),每次完成学习需提交学习证据,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病例照片提交至线上学习平台,由基地教导员对学员考评、审核打分。
②介入治疗操作实习:学员在基地进修,跟随带教老师完成规定例次介入治疗操作实习( 参考培训大纲)每次完成学习需提交学习证据,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病例照片提交至线上学习平台,由基地教导员对学员考评审核、打分。
结业考核:
基地教导员根据进修期间有无医疗事故,进修期间有无重大违纪违规表现,是否予以结业进修综合评分给学员评分。
独立实践:
学员作为主要术者,独立操作完成手术,提交规定例次病例,基地教导员负责审核、评分
神经介入进修医师的培训为进阶式、过程式培训,采取逐步考核、逐步认证的方式。根据学员进修时长、进修方向和进修基础的不同 ,将神经介入进修分成神经介入基础进修,神经介入中级进修,神经介入高级进修三个阶段,六种班次,为学员提供同质化的学习成长体系,规范全国神经介入医师的医疗服务能力,为学员从零基础到可以独立开展复杂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提供了可遵循的成长路径。


1.什么样的医院才能开展神经介入手术?
2.为谁培养神经介入医师?
3.需要多少神经介入医师?
4.神经介入团队平台如何建设?
5.神经重症管理团队如何建立?
6.谁来为神经介入医师培训、认证和质控?


?? 思考


讲者:韩建峰教授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