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8日发布 | 1294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卒中美谈】且看龙城飞将“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如何从容抵御胡马“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程建杰

大理大学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背景

机械取栓是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包括支架取栓(SR)、抽吸取栓(CA)以及支架取栓联合抽吸取栓等方式。手术过程中正确判断卒中的病因及病变性质,合理评估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从而制定适宜取栓策略对于实现首次成功再通(FPE)非常重要,FPE与AIS患者临床预后显著相关。取栓装置的优化及联合各种辅助取栓技术可以实现良好的首次再通率。ASTER和COMPASS研究比较了CA与SR的取栓效果,研究证明了CA是可选的治疗方式。对于AIS患者的治疗,尽快尽早实现血管再通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CA操作较SR相对简单,在栓塞性卒中患者中具有有效性;同时,随着大口径抽吸导管的出现,对于部分病例,采取ADAPT技术无需额外的装置辅助即可实现良好的FPE。接下来且让我们一起看看,“龙城飞将”——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是如何从容应对发病时间6-24小时内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这群“胡马”的吧!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女,67岁,因“突发左侧活动障碍,伴言语含糊3小时”入院。

既往史及个人史:扩心病,房颤病史,口服利伐沙班,沙库巴曲数年。

查体情况:左侧肢体偏瘫肌力1级,右侧凝视,NIHSS评分13分,ASPECT评分9分。

术前平扫CT:头颅CT未见明显低密度梗死灶及出血征象、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术前CTA影像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术前DSA造影: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术前诊断

1、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2、大面积脑梗

3、扩心病

4、房颤

治疗策略

1. 病因评估:

(1)患者入院时距离最后正常时间约3小时,术前CT已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出血。

(2)术前DS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起病急骤,无典型波动进展过程,既往心脏病病史,术中造影提示患者大脑中动脉断端整齐且侧枝代偿一般,考虑心源性栓塞性病变可能性大。


2. 手术策略及器械选择:

该患者急性起病,闭塞时间较短,临床症状重,NIHSS评分:13分,DS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及时开通闭塞血管预计可挽救大量的缺血半暗带,治疗上应以尽快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低灌注区域脑组织血流为主要目标。首选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的取栓策略,采用大口径抽吸导管采取ADAPT技术实现快速再通。


综上,选择头端柔软且通过性及到位性好的抽吸导管,一方面快速通过到位血管闭塞处,另一方面也降低栓子远端逃逸及形成血管夹层的风险。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具有管腔大、头腔稳及抽吸力强等特点,选择其可以在完整抽吸血栓的同时降低远端血栓逃逸的风险。

术前用药


术中抗凝:

静脉推注肝素3000U。

01

将8F导引导管上高,在微导丝及微导管的引导下将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通过颈内迂曲路径送至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栓近端,在React™ 71接近血栓时,回撤微导丝及微导管,用50ml注射器开始进行持续负压抽吸,同时推拉React™ 71,在注射器不见回血后保持持续负压状态回撤导管。


02

术后造影证实大脑中动脉实现再通。


术中所取出的血栓:

术后处理

严格控制收缩压在100-140mmHg;予以抗血小板治疗。


术后CT



术后头颅MRI


术后随访


术后即刻NIHSS评分8分,出院时NIHSS评分1分。

1、“龙城飞将”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的特性1——“管腔大”:

抽吸导管管腔越大越有利于控制血流从而增加抽吸成功率,避免血栓逃逸;导管直径越大,血栓覆盖率越高,抽吸成功率越高。

2、“龙城飞将”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的特性2——“头腔稳”:

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稳定性强,持久抗折,不易变形。其弹簧线圈与编织丝缠绕的双层结构赋予了其良好的抗变形性,能稳定传导抽吸力从而进行强力的持续高负压抽吸。

3、“龙城飞将”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的特性3——“高到位”:

其COBRA技术设计、远端40cm亲水涂层、柔韧渐变的外护套及头端独有的柔软斜面设计均可使导管容易实现高到位,明显缩短开通时间,开通时间越短对AIS患者越有利。


综上,作为“龙城飞将”的React™ 71一次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可以从容应对发病时间24小时内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这群猖獗的“胡马”,可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程建杰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云南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

发表国内核心期刊10篇。

2019年获得大理州新技术项目二等奖。

进修经历:曾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学习。

参考文献

[1]Lapergue B, Blanc R, Gory B, Labreuche J, Duhamel A,Marnat G, Saleme S, Costalat V, Bracard S, Desal H. Effect of endovascular contact aspiration vs stent retriever on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large vessel occlusion: the AS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7;318:443–452.

[2]Turk III AS, Siddiqui A, Fifi JT, De Leacy RA, Fiorella DJ, Gu E, Levy EI, Snyder KV, Hanel RA, Aghaebrahim A. Aspiration thrombectomy versus stent retriever thrombectomy as first-line approach for large vessel occlusion (COMPASS):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open label, blinded outcome, non-inferiority trial. Lancet. 2019;393:998– 1008.

[3]Martini M, Mocco J, Turk A, et al. ‘Real-world’ comparison of first-line direct aspiration and stent retrieve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a multicenter interna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 2019;11:957-963.


特别说明:本信息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诊疗方式的推荐。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