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邀请到了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旋教授、厦门弘爱医院放疗科主任潘建基教授共同带来《揭秘BNCT硼中子俘获疗法,了解临床研究前沿进展》科普答疑直播。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厦门弘爱医院放疗科主任潘建基教授的精彩科普内容,深度了解肿瘤精准治疗新技术-BNCT,一起来看看吧~

在分享中,潘建基教授为大家重点介绍了“BNCT的原理及优势、全球BNCT临床研究进展、厦门弘爱BNCT中心临床研究进展”等内容。
肿瘤精准治疗新技术-BNCT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潘建基教授科普视频 ↓
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BNCT)的治疗原理是向患者体内注入含硼药剂,这一药剂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当足够浓度的硼元素进入癌细胞后,再利用加速器中子源产生低能超热中子束对肿瘤部位进行外照射,中子被聚集在癌细胞内的硼(10B)俘获发生核反应,释放出α粒子和7Li粒子这两种重离子,强大的高LET重离子效应使肿瘤细胞DNA双股螺旋断裂,这一过程会产生不可修复的DNA损害。
α粒子和7Li粒子的射程分别为5μm和9μm,均小于约10μm的细胞半径,因此区别于一般放、化疗,BNCT只选择性杀灭聚集了硼化合物的肿瘤细胞,不会对相邻的正常细胞产生过多影响。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与传统的放疗相比,BNCT更像是特种狙击部队,拥有八倍镜瞄准器(硼药)精准锁定肿瘤细胞,狙击枪(超热中子束)定点击杀癌细胞,配合默契精准打击,而不损伤不含有硼药的正常细胞。
在认识BNCT原理基础上,可以了解到BNCT的特点以及治疗上的优势:
①双靶向精准定位——BNCT疗法通过向患者体内注入靶向药携带硼(10B)原子,能在肿瘤细胞内选择性积聚和锁定,形成一次靶向定位;再利用加速器中子源产生低能超热中子束对肿瘤部位进行外照射,达到二次靶向的精准定位。
②选择性的细胞级重离子治疗——超热中子束进入人体组织,中子和肿瘤细胞中的10B发生硼中子俘获反应,分裂出α粒子和7Li两个重离子,这两个粒子射程距离只有10微米,相当于一个肿瘤细胞的大小并且杀伤力极强,在杀死肿瘤细胞的时候对周围组织伤害较小。
③疗程短、疗效快——质子治疗通常需要20~25次照射,常规x线加速器通常需要30~35次照射,治疗周期将近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时间;而BNCT目前仅需要1-2次治疗,且一次治疗时间更短,每次30分钟的照射时间即可完成治疗。
BNCT技术最早是1936年美国科学家Gorden Locher提出的,大致经历了理论建立、探索发展、产业突破三个阶段,已经有80余年的漫长历程。下面一图带你了解BNCT的前世今生。
纵观BNCT发展史能发现,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等因素,2010年之前BNCT发展十分有限。自2010年以来,随着加速器技术和硼药物的进步,BNCT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目前,全球已建与在建加速器BNCT中心约16座,主要包括日本、中国、韩国、芬兰、俄罗斯、意大利及英国。2020年3月,日本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BNCT用于临床治疗的国家,并在多个医院开展了BNCT的临床应用。

就目前应用的硼药BPA和BSH,BNCT主要集中于治疗局部复发肿瘤,在颅内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及皮肤和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均展现了突出疗效优势。

从BNCT主要病种较大样本临床研究一览(脑胶质瘤)可以看到,经过手术、放化疗标准治疗后没有得到很好疗效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在进行BNCT临床治疗后都能有效控制肿瘤的局部进展和延长生存时间。
下图第4个研究项目,病人在经过硼中子再次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可以延长到19.5个月,超过了一年半,而且5年总生存率也达到了9.1%。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BNCT非常有望成为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有效手段。

日本一项BNCT与贝伐单抗对比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发现,复发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经过BNCT治疗后,与贝伐单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瘤细胞结果相比,一年生存率明显增加了一倍,达到了将近80%,中位生存期从10个月提升到18.7个月,而单纯的贝伐单抗只有34.5%。

台湾一项对于34例复发且在终末期脑肿瘤患者BNCT同情治疗的临床研究显示,有6例病人达到了CR(肿瘤完全消失),它的客观有效率(ORR)为50%,总体有效率达到85.3%,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硼药在肿瘤中聚集情况达到T/N≥4的患者能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台湾报道了一组脑干肿瘤终末期患者接受两次低剂量BNCT的临床结果。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7例台湾患者接受了BNCT同情治疗,经MRI评估,1例CR(治疗后脑干肿瘤完全消失),5例PR(肿瘤病灶最大横切面面积减少50%及以上),1例SD(肿瘤情况稳定)。在本研究中,BNCT对所有治疗方法都用尽的终末期脑干肿瘤患者显示出治疗希望。
目前全球正在开展加速器BNCT临床治疗或人体研究的医院总共有6所,其中4所分布在日本,1所在韩国,还有1所是中国的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

由厦门弘爱医院与中硼公司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加速器BNCT中心于2019年奠基动工,这是个地上两层、地下两层的建筑,集研究、治疗、新技术开发与培训于一体。中心采取全球首创的Y型三治疗室设计,配有两个水平治疗室和一个垂直治疗室,可以对人体不同部位肿瘤进行照射,满足各类治疗需求。
厦门BNCT临床示范中心配置了中硼医疗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套加速器BNCT装备系统-极锋刀(NeuPex),最大可治疗深度达11厘米以上,照射孔直径全开可达40厘米。此外,结合中硼医疗自主开发的诊疗一体化药物(BPA,18F-BPA),可以实现可视化、个体化精准医疗。


2022年9月,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已经完成小鼠、大鼠、比格犬等多品种多批次动物照射实验,加速器BNCT设备极锋刀系统与硼药联用的安全性得到了验证。2022年10月9日起,中心启动了国内首个加速器BNCT人体临床研究(IIT)。

截至目前已完成14例患者,18次照射治疗。其中,7位头颈部肿瘤患者,7位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11位患者已完成3个月随访,整体安全性良好,肿瘤得到显著控制。以下是一个具体案例的基本情况介绍。
47岁的男性患者,2020年10月被确诊为胶质母细胞瘤WHO4级,术后放化疗后进展,于2023年1月11日行BNCT治疗。治疗后90天,肿瘤病灶基本上达到CR(完全缓解)状况,肿瘤周边的水肿也明显消失了。
总的来说,国内首个加速器BNCT人体临床研究(IIT-001)的初步结果证明了BNCT对于脑胶质瘤与头颈部肿瘤具有良好的局部疾病控制效果,对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局部病灶有优越的治疗效果。
目前,王旋教授团队携手厦门弘爱医院启动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研究项目!患者招募工作积极推进中,我们期望能让更多脑胶质瘤患者因此获益。如有符合条件的CNS WHO III级或IV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病历资料报名。

王旋 教授
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和转移瘤组长,脑胶质瘤中心MDT负责人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纳米抗体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神经疾病中心脑胶质瘤MDT联盟理事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神经修复学会秘书长
湖北省神经外科青年学组委员
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常务委员
主持湖北省重大应急攻关项目和面上项目各一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包括《Advanced Science》和《JECCR》等高影响因子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并成功转化。
潘建基 教授
厦门弘爱医院放疗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前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
福建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名誉主委
福建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福建省核学会理事长
福建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医学会常委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副主编
获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项目和国基金委重点和面上项目、卫生部以及省科委等多项课题资助;出版了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进展丛书《鼻咽癌》、《现代近距离放射治疗实用手册》和《精准放射治疗影像系统》等多部专业著作(主编)。
在肿瘤放疗专业领域造诣深厚、技术精湛,是我国著名的临床肿瘤学家和放射治疗学专家。专业从事鼻咽癌、舌癌、口咽癌、喉癌、副鼻窦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等精确放射治疗以及综合治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