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医汇,由外而内,融“汇”贯通
血管内取栓治疗(EVT)前栓子位移(TM)对患者临床结局及血运重建率的影响仍然未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团队为探究介入手术前TM是否会改变直接EVT与桥接EVT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篇以《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栓迁移》(Thrombus mig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undergoing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为题的研究论文在中科院一区杂志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IF=9.893)在线发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为独立通讯作者,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谭泽峰为独立第一作者。

[Tan Z, Zhang L, Huang L, Qiao H, Guan M, Yang B, Yang P, Zhang Y, Shen H, Zhou Y, Hong B, Shi H, Han H, Leng X, Dong Y, Lian C, Chen W, Xu A, Liu J. Thrombus mig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undergoing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Stroke Vasc Neurol. 2023 Jun 8:svn-2022-002257. doi: 10.1136/svn-2022-00225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290931.]
1
研究背景
TM常见于静脉溶栓治疗大血管闭塞患者,而介入前TM在接受EVT治疗的个体中患病率在17%至30%之间。先前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相对较小的单中心队列研究,而且血管中的凝块可能影响EVT手术再通成功率和时间。然而,介入治疗前TM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仍不确定。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试验:DIRECT-MT研究(中国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动脉取栓治疗的疗效评估: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所有进行导管血管造影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TM由未知晓该研究的独立放射科医师通过分析基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与EVT前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之间的差异来确定。主要结局为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次要结局是90天mRS评分为0-1,神经系统显著改善(SNI)和最终血管造影的扩大脑梗死溶栓量表(eTICI)评分≥2b。SNI被定义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8分改善,或第7天或出院时NIHSS评分为0或1。
3
研究结果
研究排除未行导管造影、影像学数据不完整或因其他原因失访的患者,共纳入627例患者,单独血栓切除术组327例,联合治疗组329例(图1)。TM发生率为11.3%(71/627,图2)。

图1

图2
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基线NIHSS评分(校正后OR 0.956, 95%CI 0.916-0.999; p=0.043)和静脉溶栓(校正后OR 2.614, 95%CI 1.514-4.514; p<0.001)与TM独立相关。TM患者完全再通的可能性低于无TM的患者(21.27% vs 36.23%, p=0.040)。TM和EVT治疗效果的相互作用不会显著影响mRS偏移分析(p=0.687)或0-1分的mRS评分(p=0.436)。
4
研究结论
介入手术前栓子的位移不会改变直接与桥接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结局的治疗效果。栓子位移可导致较低的完全再通率。
通
讯
作
者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