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续介质模型
把流体视为由无数个流体微团(或流体质点)所组成,这些流体微团紧密接触,彼此之间没有间隙。
流体微团(或流体质点)
宏观上足够小,以致于可以将其看成几何上没有维度的点;同时微观上足够强大,它里面包含许许多多的分子,其行为已经表现出大量分子的统计学性质。
故血管内血流也遵循流体动力学规则。
二、流体的特性
1.流动性,流体不能承受拉力
2.没有固定形状,形状随容器而变
3.流体流动--外力作用的结果
4.连续性(除高度真空情况)
5.压缩性
可压缩性流体——气体
不可压缩流体——液体
三、流体在圆形直管内的流动时
四、圆管内湍流与滞流比较
五、流体规律
六、笼统成篮流体动力学在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
CASE 01
隐匿型脉络膜前动脉起始部动脉瘤
正侧位及3D均未发现动脉瘤,局部放大多角度寻找发现脉前动脉瘤?起始部膨大?大小约1.5mmx1.3mm。
prime1.5mmx2cm一枚笼统成篮试验,发现膨大与脉络膜前动脉不在同一平面,释放AB支架,再予prime1mmx1cm
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脉络膜前动脉通畅,4级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出院
半年后复查动脉瘤无复发,脉络膜前动脉通畅
CASE 02
侧后交通动脉瘤,瘤内发出后交通,
瘤颈毗邻脉络膜前动脉。
瘤体有小釜,胚胎型后交通,角度刁,导丝想瘤内成攀进入风险巨大,后交通近端狭窄支架更是不可能的了,先采用笼统成篮。瘤颈宽颈内EZ支架植入一枚,继续填小圈
动脉瘤栓塞良好,后交通、脉前通畅
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
后交通动脉瘤,瘤内发出后交通动脉,
瘤内小釜,后交通动脉角度大,
瘤内成攀高风险,支架几乎无可能进入后交通动脉。
后循环差,后交通非保不可,笼统成篮+颈内支架
继续小圈填塞,圈入小釜,最终正位造影满意
造影剂滞流明显,5分钟后小釜几乎不显影。
双囊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笼统成篮双微单栓
微导管1栓塞远端子囊,利用挤压圈笼统成篮于近端瘤囊,微导管2再栓塞近端子囊。
造影动脉瘤栓塞完美,双侧大脑前显影,左侧A1缺如,完全靠前交通代偿。术后急诊脑室外引流。
4级患者20天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出院
左侧大脑前动脉与副大脑前动脉动脉瘤
造影显示左侧大脑前与副大脑前之间动脉瘤带小釜,载瘤血管小,相对宽颈,而且没特别好的工作位。
出血多不想支架,笼统成篮盘它
动脉瘤栓塞完美,载瘤血管通畅。
无神经功能障碍出院
左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并小釜,
右椎闭塞,左小脑后下动脉瘤内发出
夹层开口于动脉瘤基底处,支架导管通过真腔植入EZ一枚
笼统成篮,先保小脑后下,再填小釜。
动脉瘤栓塞满意,椎动脉通畅,小脑后下保留完好
术前呼吸机辅助呼吸,刺痛无反应,术后腰大池引流,术后2天能睁眼、四肢活动好,自主呼吸。
在常规保护措施难以实现的时候,笼统成篮有明确的保护意义。
1.选择病例在于常规支架或微导丝、微导管难以保护的瘤内血管,同时又不能牺牲的血管。
2.根据动脉瘤直径我们选择,直径相仿的圈,搭在动脉瘤壁,但不同与常规,我们选择长度偏短的圈,旨在调整疏松成篮框架下瘤内动脉入口血流不受影响。
3.其余圈尽量选择比直径低2个型号的,例如成篮圈选5mm,我们次圈可以选3mm的,每次填圈需手推造影,观察动脉开口。
4.成篮圈及后续圈均选择3D,普通螺旋2维圈较不可控,很可能冲进动脉内。
总结
1.在常规血管保护方式难以实现的时候,笼统成篮,辅以小圈能产生吊脚楼效应,较好的实现瘤内或瘤颈血管保护。
2.我们颅内各个部位动脉均有笼统成篮病例,术后即刻,及回访效果满意,暂时未发生二次出血病例。
3.结合流体力学规则,应该是有一定依据。
4.目前暂时无大样本数,希望大家雅正。
廖彬
龙岩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脑脊髓血管病、脑脊髓肿瘤、颅脑外伤、脑出血、脑积水等疾病。
熟练开展颅脑开放手术(如脑动脉瘤夹闭、脑血管畸形切除、颅内血肿清除、脑脊髓肿瘤切除),及神经介入手术如(脑动脉瘤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及脑梗死介入取栓、溶栓)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