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2日发布 | 851阅读

【每周科普】我为什么要运动?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达人收藏





一、我想静静不香吗?








相对于运动,很多人更喜欢休息和悠闲地躺平。在充满忙碌和疲倦的一天后,最理想的姿势仿佛是采用葛优躺的方式。然而,为什么我们还是会被鼓励多运动呢?


运动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好!虽然我们可能会感到疲惫和不舒服,但是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首先,运动可以增强你的身体素质。锻炼可以加强你的肌肉和骨骼,并提高你的心肺功能,改善你的体力和耐力。更好的体质让你更能享受日常生活,因为你会感觉更强壮、更有活力。增加您长寿的机会。



2、其次,运动有益于你的大脑。它可以改善你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提高你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此外,运动还可以刺激脑部产生内啡肽,促进身体的自然愉悦感,使你更有动力,更积极应对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您保持思维、学习和判断能力的敏锐。


3、而且,运动对心理健康也有很好的影响。它可以帮助你减轻压力、消除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你的情绪稳定性和自我价值感。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被各种压力和困难所困扰,运动可以成为我们缓解压力的良药。它还可以降低您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并帮助您睡得更好。


4、最后,运动还可以预防许多重大疾病,例如卒中、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甚至癌症。它可以管理体重、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增加免疫力,从而促进全身健康。








二、最佳运动是什么?








运动的好处这么多,那么最佳运动是什么?每个人的基础情况及年龄不同,所以适合每个人的运动也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最佳运动都是个性化的。最佳运动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和目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运动类型:


1、快走或慢跑、跑步:对于想要提高心肺功能和燃烧卡路里的人来说,快走或慢跑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这种方式最容易实现,不受场地和环境的限制,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2、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对心肺功能与全身都有锻炼作用,尤其是对关节的冲击较小,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3、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可以锻炼下肢肌肉,提高心肺功能,同时也可以作为代步工具、享受周边美景、尽享山地新鲜空气。


4、挥拍运动:挥拍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具有有氧运动的特点,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同时有效增强肩部和手臂肌肉的力量。同时因其对抗性,长期坚持可以提高大脑的灵活性。


5、瑜伽:瑜伽可以提高身体灵活性、平衡力和心理健康,是一种身心灵的运动,适合追求身心平衡的人。


6、力量训练:举重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塑造身体线条,适合想要增肌或塑形的人。



请注意

最佳运动因个人情况而异,建议根据自身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上只列举了少部分运动,还有大量的运动方式供人们选择。无论什么运动总会带来独属于你的好处,而且你还可以和其他人搭档、比赛,增强社交性,扩大生活圈子。所以,动起来吧!









三、如何将运动坚持下去








人们往往想得很多,但落实得并不理想。这是人的通病,如何将一下习惯坚持下去呢,这里当然有决窍。


1、设定明确的目标:也就是立个Flag,通知周遭,尤其是周围熟悉的人与朋友,设置一个监督网。确定你想要达到的运动目标,将目标写下来,并在可见的地方不断地提醒自己。


2、制定详细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锻炼计划,包括每周的锻炼时间表和具体的锻炼内容。将计划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确保时间合理安排。这一点非常重要,时间与生活工作不冲突是关键。


3、寻找合适的运动:选择你喜欢且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可以让人坚持下去。可以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


4、寻找锻炼伙伴:与朋友或家人一起锻炼,可以增加互相的动力和支持。一个人的运动坚持下来相当困难,而多人的相互鼓励和监督,可以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为自己选择找一个运动好环境,少受干扰,便于坚持。


5、设立奖励机制:为自己设立小奖励,当达到一定的阶段性运动目标时,奖励自己一些小礼物或享受一些特殊待遇,这样可以增加动力和积极性。


6、坚持养成习惯:将运动视为一种习惯,每天都坚持一点,逐渐养成锻炼的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后,运动将变得更容易且自然。


如果你能够按照上述六点来进行,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养成了运动的习惯,现在你可以尽情享受运动所带来的美好了!然而,在进行运动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可能伴随而来的伤害,并尽力避免这些伤害的发生。如果不慎受伤,我们要及早进行处理和治疗。 






科普结束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医学专家

  •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