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6日发布 | 313阅读

【中国声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子孝/王拥军教授团队《JAMA Network Open》揭示卒中医疗质量干预综合措施STEP在我国二级医院更有成效

王春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谷鸿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李子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本文转载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科技处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李子孝教授、王拥军教授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了题为“Effectiveness of a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on Reperfusion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Stepped-WedgeClus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针对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医疗质量改进综合干预措施(STEP)尽管未能提高总体的再灌注治疗率,但亚组分析显示这一综合措施可显著提高二级医院再灌注治疗率。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春娟副主任医师谷鸿秋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子孝教授王拥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Wang CJ, Gu HQ, Zong LX, Zhang XM, Zhou Q, Jiang Y, Li H, Meng X, Yang X, Wang M, Huo XC, Wangqin RQ, Bei YZ, Qi XH, Liu XY, Hu SQ, Wang ZM, Zhao XQ, Wang YL, Liu LP, Ma XD, Morgan L, Xian Y, Schwamm LH, Wang YJ, Li ZX; IMPROVE Stroke Care in China investigators. Effectiveness of a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 on Reperfusion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Stepped-Wedge Clus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3 Jun 1;6(6):e2316465.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16465. PMID: 37266940; PMCID: PMC10238948.]







1

研究背景

我国是终生卒中风险最高的国家,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治疗[IVT]和血管内取栓治疗[EVT])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结局的最有效治疗手段。


既往数据表明,符合条件的患者中仅有22.9%在卒中发作后4.5小时内接受了IVT,而EVT的比例仅为0.8%。这远低于美国“Get With The Guidelines(GWTG)-Stroke”于2013年至2015年期间的IVT比例(超过73.4%)和2016年的EVT比例(超过3.3%)。


为提升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再灌注治疗率,改善病人预后,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子孝/王拥军教授团队设计、开展了IMPROVE Stroke Care in China研究。


2

研究方法&研究结果

研究采用阶梯式、整群研究设计,纳入16家二级医院和33家三级医院的12132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主要的干预措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干预策略(STEP,S:最佳实践策略;T:一整套干预工具;E:探索性一对一技术指导;P:基于PDSA的持续循环改进)。在干预期内,符合条件的患者再灌注治疗率为53.5%(3046/5689),对照期内再灌注治疗率为43.9%(2830/6443)。


经过群效应、时段和不平衡基线协变量调整后,干预组主要结局没有显著改善(调整风险差异[aRD] 5.5%[95%CI,-8.0%至19.0%];调整比值比[aOR] 1.26 [95%CI,0.72–2.21])。但是在亚组分析中发现,干预措施在二级医院能显著提升再灌注治疗率(1081 [57.8%] vs. 945 [42.9%]; aRD, 19.0% [95% CI, 6.4% to 31.66%]; aOR, 2.24 [95% CI, 1.29–3.88])、IVT治疗率 (1062 [58.2%] vs. 916 [42.2%]; aRD, 20.3% [7.4% to 33.1%]; aOR, 2.37 [95% CI, 1.34–4.19])和EVT治疗率(51 [22.1%] vs. 37 [14.3%]; aRD, 13.6% [1.0% to 26.3%]; aOR, 3.03 [95% CI, 1.11–8.25])。


该研究结果或将为未来医疗质量提升相关资源的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受勃林格殷格翰公司 (2017-2019)和美敦力公司(2017-2018)、国家科学技术部(2017YFC1310901、2022YFC2504902、2022YFC2504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81801152、92046016)、北京市高层次人才项目(2018000021223ZK03)、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基金(2019-I2M-5-029)以及北京市科技委员会项目(Z201100005620010, Z211100002921064)的资助。


李子孝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李子孝,神经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兼聘北脑学者,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青年北京学者等人才项目;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自然项目等7项;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含共同)在《JAMA》《BMJ》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2篇;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0)。

王拥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神经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兼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复发预防策略研究,相关成果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在《New Engl J Med》《Lancet》《JAMA》《BMJ》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并作为第一完成人于2016年和2020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世界卒中组织(WSO)最高成就奖—“主席奖”、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扫描二维码或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原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