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3日发布 | 306阅读

儿童颅骨成形术

胡永珍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众所周知,颅骨是人类头部最坚硬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脑组织、维持颅内外正常生理压力。当小儿由于肿瘤、外伤等各种原因而不得已进行减压性颅骨切除术时,在生理方面,脑组织失去了天然的屏障,可能会造成局部组织膨出、脑脊液循环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一系列问题;从心理方面,失去颅骨的患儿势必会感觉到自己与周边健康儿童的不同,从而造成心理落差,影响患儿心理健康。

颅骨成形术是解决颅骨肿瘤、感染、创伤或先天性等因素所致颅骨缺损的重要手术方法,其目的在于保护大脑功能、改善外观,最重要的是促进脑血流及脑脊液动态平衡环境的建立。

儿童颅骨缺损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颅骨缺损本身也会带来多种严重并发症。

关于颅骨缺损患儿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倾向于早期修补。早期颅骨修补可为缺乏颅骨保护的大脑尽早提供结构性支撑,以抵消大气压对未受保护脑组织的损害,从而达到维持脑灌注和脑脊液动力学平衡的目的。研究发现儿童颅骨减压术后早期(<6 周)行自体颅骨成形术的骨吸收发生率与晚期(≥6 周)手术相比更低,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颅骨切除术后 3个月内行颅骨成形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间隔 6 个月以上行手术者。

有学者认为早期颅骨修补是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的必要条件。虽然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早期颅骨成形术效果更好,但存在感染时应推迟手术,以确保感染完全消失。

满足颅骨修补条件的同时,手术使用的材料也非常重要。目前用于儿童颅骨成形术的材料主要以自体骨、钛网和聚醚醚酮材料为主。

钛网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人工颅骨修补材料,其为金属材料,存在可塑形、固定牢固、感染率低等优点,但是其热胀冷缩、导热快、不够强硬、覆盖式修补对于头皮刺激性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尤其是组织相容性更好、抗压力强、塑形更完美的人工材料(如聚醚醚酮)PEEK材料的应用增多,其为非金属、不导热、可透视、无伪影、硬度高、能量吸收特性与骨骼的能量吸收特性相比更接近,且为嵌入式修补对头皮刺激小,且可以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材料精确还原颅骨原型,并可用于颌面和颅骨复杂部位修补,既节省手术时间,又可以精准确定切除范围,达到满意的修补效果。

一项系统评价比较了提取了比较新鲜骨、库存骨、钛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醚醚酮行颅骨成形术的效果,结果显示新鲜骨和钛网手术的感染率和移植失败率最低,库存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移植失败率最高,聚醚醚酮手术感染率最高。

患儿女性,6岁,高处坠落物砸伤头部。

入院时头部CT

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复查头部CT

手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CT

手术后4个月复查头部CT

聚醚醚酮PEEK颅骨修补手术后复查头部CT

颅骨成形术通过重建颅骨轮廓保护大脑免受直接创伤,维持脑脊液、脑血流动力学平衡,恢复患者的容貌。虽然这些目标与成人颅骨修补目标相同,但成人的重建策略并不完全适合儿童。

(1)对于年龄>3 岁、缺损范围大于 3 cm×3 cm 的患儿,可早期行颅骨修补。若无原发病和感染,在颅骨缺损后的 6~12 周左右即可考虑修补。

(2)颅骨成形术方案应综合考虑缺损部位、范围、皮瓣血流供应情况而个体化制定,对原术区存在感染的病例,手术时机应推迟 6 个月,待感染完全消失为宜。

(3)材料的选择以自体骨最佳,但大多数情况下自体骨不易获得,可采用 3D 定制钛网替代。

(4)钛网大小应超过骨窗边缘 1~2 cm 为宜,考虑到患儿自身颅骨的生长过程而替代材料不可生长,预留适当的钛网范围是必要的。

(5)术中需严格行帽状腱膜、骨膜层解剖分离,术毕骨膜层应贴覆于修补材料之上,避免因修补材料压迫骨膜而造成顽固性头痛症状 。

(6)钛板应紧贴固定于颅骨表面。有研究证明骨与植入物的间隙超过 6 mm 是修补失败的最直接因素 。

(7)对于先天性颅骨缺损或修补区皮瓣缺损范围较大的患儿,可先行头皮扩张器植入术,2~3 个月后再进行颅骨成形术。

(8)3D 定制钛网及定制聚醚醚酮材料能较好地解决前额、眶部、眉弓处的缺损修补。适时的手术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避免颅骨缺损本身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也有利于促进患儿的身心健康,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9)儿童颅骨成形术后直至其成年还需要长期的跟踪随访,因为颅骨随年龄增长骨窗范围发生变化,会带来头型异常及修补材料变形、移位、外露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儿童颅骨成形术所不能回避的关键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佳林,侯晓峰,张春阳.小儿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04):32-36.

[1]郑栋栋,司马林源,陈珍珍,盛汉松,林坚,张弩.儿童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医学研究杂志,2018,47(12):99-102.

[1]李通,张春阳,梅小龙,董艳芳.小儿颅骨成形术研究的现状[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7,30(05):317-320.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