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8日发布 | 820阅读
肿瘤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以及免疫微环境对GBM的不同作用

刘民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邱天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知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转化神经科学系、乌得勒支大学脑中心的Casper J. Pachocki和Elly M. Hol等通过文献复习撰写综述,总结DMG研究的现状,评估DMG和GBM的免疫微环境,并阐述对GBM肿瘤微环境内与肿瘤相关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最新发现。文章发表在2022年11月的《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Pachocki CJ & Hol EM. J Neuroinflammation.  2022 Nov 19;19(1):276. doi: 10.1186/s12974-022-02630-8.


研究背景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DMG),以前称为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DIPG),是高度恶性的儿童脑肿瘤,生存率接近于零。迄今为止,只有放射治疗提供边际生存效益,然而,中位生存时间仍然不到一年。肿瘤的浸润性和敏感部位致使手术切除和活检非常困难,只有尸检的肿瘤组织才可以用于研究,因此对此疾病了解有限。临床决策基于与其组织学高度相似的成人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经验。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转化神经科学系、乌得勒支大学脑中心的Casper J. Pachocki和Elly M. Hol等通过文献复习撰写综述,总结DMG研究的现状,评估DMG和GBM的免疫微环境,并阐述对GBM肿瘤微环境内与肿瘤相关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icroglia/macrophages,TAM)的最新发现。文章发表在2022年11月的《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在线。


研究结果



作者指出,依据组织学研究和分子谱最新进展表明,DMG和GBM是不同的疾病类型,具有不同的组织特征和遗传谱。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特点是肿瘤组织不均匀,通常伴有完整的血脑屏障,这可解释对化疗的耐药性。更多的研究分析揭示疾病的起源和几种突变的影响,如组蛋白H3中高度复发的K27M突变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此外,早期研究证据表明,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具有独特的免疫微环境,其特征是低水平的免疫细胞浸润、炎症和免疫抑制,可影响疾病的发展和结局。


研究结论



在成人GBM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在肿瘤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它小儿胶质瘤相比,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中的肿瘤相关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现出明显的特征性和低免疫激活。过去的几年里,对GBM中的TAM进行大量的研究,探索TAM-胶质瘤的相关性,并确定DMG微环境中肿瘤对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募集和极化发挥作用的因素。已有研究证据表明,靶向或刺激肿瘤相关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及其因子为DMG提供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


3.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