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精选编译」由温州市中心医院李志伟医师、孙军主任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Wingspan支架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后监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日本大阪水田国立脑血管中心神经外科的Hirotoshi Imamura等开展的这项上市后研究的目的是监测日本Wingspan支架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World Neurosurgery》。
——摘自文章章节
【REF:Imamura H,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3;S1878-8750(23)00108-0. doi:10.1016/j.wneu.2023.01.093】
在亚洲,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CAD)占缺血性卒中的50%。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本阻塞性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一直在增加。治疗ICAD的挑战包括搭桥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导致术后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以及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物的争议。尽管有最好的药物治疗,严重的ICAD患者仍有很高的卒中复发率(高达35%)。Wingspan支架(图1,史赛克)是设计用于治疗ICAD的自膨胀镍钛支架,与Gateway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球囊导管(史赛克)一起使用。三项单臂多中心研究评估了Wingspan支架系统在有症状的ICAD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可能的益处,目标动脉狭窄率为50-95%,结果显示技术成功率较高,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可接受。
图1
2009年至2011年,本文作者开展了一项临床试验,评估了Wingspan用于因>50%颅内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难治性患者的安全性和表现。20名受试者入组,其中1名受试者在置入支架前因不良事件(AE)而退出。19例中2例发生同侧卒中,无死亡病例。6个月内同侧卒中或死亡的发生率为10.5%(CI: 1.3-33.1)。同时,支架植入和积极医疗管理预防颅内狭窄复发性卒中(SAMMPRIS)试验的结果表明,积极医疗管理(AMM)优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PTAS),PTAS导致较高的围手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SAMMPRIS表明,与PTAS相比,基于入组后30天内卒中或死亡的复合主要终点,或在随访期间对符合条件的病变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后,或在第31天至随访期结束期间符合条件的动脉区域发生缺血性卒中,AMM降低了脑梗死的风险。AMM的1年主要终点概率为12.2%,而PTAS为20.0%。因此,在2012年,美国FDA改变了Wingspan的适应症,仅包括管腔狭窄率70-99%、基线改良Rankin量表(mRS)≤3和2次卒中的患者。然而,SAMMPRIS的结果受到了质疑,因为该研究的几个方面可能导致了不良的结局,包括高围术期并发症率,操作员缺乏经验,包括对药物治疗不耐的患者,以及在不稳定急性期(症状出现后<7天)进行支架置入。
2013年,尽管有SAMMPRIS的数据,日本PMDA批准了Wingspan支架用于使用球囊血管成形导管实施PTA的ICAD患者。然而,适应症仅限于血管夹层、急性闭塞或血管成形术中发生的即将闭塞或无效血管成形术的再治疗病例的抢救治疗。授权条件严格,以确保Wingspan由经过广泛培训的经验丰富的操作员根据批准的适应症使用。一个培训项目指导委员会建议,使用Wingspan系统的血管内治疗推荐给在发病时对抗血栓药物难治的患者,并且PTAS应在最后一次发病后至少8天进行。日本政府建议对300个连续病例进行批准后监测研究。日本大阪水田国立脑血管中心神经外科的Hirotoshi Imamura等开展的这项上市后研究的目的是监测日本Wingspan支架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World Neurosurgery》。
研究设计和患者选择
这是一项非对照、开放标签的上市后监测研究,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日本76个中心对ICAD缺血患者进行Wingspan治疗。为了满足严格的PMDA批准条件,医生和机构必须满足日本卒中学会、日本神经外科学会和日本神经外科血管内学会制定的广泛要求。所有机构都符合严格的设施标准,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获得所有受试者或合法授权代表的书面知情同意。
上市后监测包括了所有Wingspan使用的连续登记,包括需要紧急治疗的受试者。因此,即使受试者不符合所有标准,也不会被排除在分析之外。每位受试者的主管医师使用2份问卷完成调查,一份在30天时,另一份在1年时。问卷包括原发疾病、性别、年龄、吸烟史、过敏史、既往病史、并发症、目标病变治疗史、血压和脑血流评估(如果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mRS评分和NIHSS评分),以及相关药物的状态,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剂的剂量和持续时间。
研究流程
根据每个治疗中心的护理标准对受试者进行治疗。所有使用Wingspan的案例都将被包括在内。根据华法林-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疾病标准,DSA证实狭窄>50%。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经动脉入路将6F导引导管或6F长鞘至靶血管近端。Wingspan与Gateway PTA球囊导管结合使用。支架尺寸的选择与病变附近血管的直径相匹配,支架长度的选择为支架在病变两侧至少延伸3mm。单个较长的病变部位需要放置多个支架以获得足够的覆盖。所有接受血管成形术的受试者应在治疗前3天给予2种或2种以上的抗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81-324mg/天)、氯吡格雷(75mg/天)、西洛他唑(100-200mg/天)和噻氯匹定(100-200mg/天)。抗凝治疗至少持续4周,之后由医生自行决定用药。
研究终点
疗效终点包括技术成功和手术成功。其中技术成功,定义为根据血管造影评估,手术后狭窄立即改善至<50%。而手术成功,则定义为支架置入成功,3天内无卒中或死亡。再狭窄定义为支架置入部位狭窄≥50%。安全性终点包括神经学评估、AE和治疗后即刻和72小时、30天和1年时的死亡率。AE被定义为任何不良或意外的疾病或残疾和相关症状,包括临床实验室值的异常,无论与Wingspan支架的因果关系如何。严重不良事件(SAE)包括死亡、死亡风险增加、住院或延长住院、残疾或残疾风险。
共招募了305名受试者;然而,因医疗机构与调查委托人之间的合同没有执行,因此排除了4名受试者,结果为301名受试者(平均年龄:68.7±9.7;84.1%为男性),其基线见表1。最常见的治疗适应症包括血管夹层(46.5%, 140/301)、血管成形术后再治疗(33.9%, 102/301)和急性/近闭塞病变(10.0%, 30/301)。其他29名受试者(9.6%)因其他原因接受治疗,包括球囊扩张不足、斑块分离和顽固性狭窄。最常见的符合规定的事件是小卒中(38.7%, 116/300)。颈内动脉(ICA)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59.1%, 178/301)。治疗前平均NIHSS为2.8±5.7,并且75.8% (226/298)的受试者在功能上是独立的(mRS:0-2)。大多数受试者以前接受过抗血小板或抗血栓治疗(86.0%, 259/301)。在当前建议之外接受治疗的受试者(22.3%, 67/301)包括在发病时未接受抗栓药物(14.0%, 42/301)或7天内未接受PTAS(11.0%, 33/301)的受试者。
操作技术成功
操作技术成功总结见表2。337次支架置入尝试中326次(96.7%)支架置入成功。失败原因包括3个支架无法到达病变部位,3个支架不能穿过病变部位,1个原因不明,4个由于支架故障或损坏。每个受试者的平均支架数量为1.1±0.4。其中25名受试者(8.3%)因串联病变、长病变、首次支架置入失败、夹层、另一病变的治疗、首次置入后的夹层、支架置入后的再封闭、扩张不足或支架内血栓等原因置入了多个支架。大多数受试者成功放置了1个支架(90.0%,271/301),21名受试者(7.0%)接受了2个支架,3名受试人(1.0%)接受了3个支架,1名受试人员(0.3%)总共接受了4个支架。301名受试者中有5名(1.7%)没有成功放置支架。在303个病变中,有263个(86.8%)病变在治疗后立即缩小至<50%,占19.2%。术后1年时,172个病变中有27个(15.7%)出现再狭窄。
临床终点
临床终点总结见表3。报告所有305名登记受试者的安全终点以避免任何安全偏差。两个队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1年内3.9%(12/305)的受试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其中2人死亡;两次死亡均发生在治疗后30天内。5例受试者在治疗后30天内死亡,其中1例死于支架闭塞引起的脑梗死,并确定与装置或手术相关。7.9%(24/305)受试者报告1年内任何卒中,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症状脑梗塞、无症状脑出血和颅内出血,其中3例导致死亡。1年内共有9例(3.0%)全因死亡,其中1例与手术有关,但与设备无关。305名受试者中有28名(9.2%)在1年内发生卒中或死亡。
共有75例并发症,其中55例被判断为严重,33例与设备有关。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脑梗塞。其他并发症包括支架内血栓形成、夹层、支架闭塞、再狭窄、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即将闭塞和过度灌注。另有12起器械故障事件,其中支架置入阻力过大3起,摩擦过大无法展开支架4起,产品器械损坏2起,病变部位达标困难各1起、装置外观异常、支架无法展开。这些故障之一导致了临床后遗症,并被记录为AE。总共报告了55起全因SAE,305名受试者中有33名(10.8%)在调查期间经历了至少1起SAE。脑梗塞是最常见的SAE(7),其次是支架内血栓形成(6)、支架闭塞(6)和颅内出血(6)。在55个SAE中,16个受试者的28个SAE被确定为与程序相关。在当前建议之外接受治疗的受试者(17.9%, 12/67)与按照当前建议接受治疗的受试者(8.8%, 21/238; P=0.045)相比,发生的SAE明显更多。
研究局限
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没有随机比较组的单臂登记设计。登记仅限于在日本接受治疗,结果可能无法推广。由于这项研究的真实性,所有受试者的后续评估(例如NIHSS和mRS)并未完成。此外,临床终点未由第三方裁定。
日本的这项多中心上市后监测研究表明,当由经验丰富且训练有素的操作员使用目前推荐的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方案时,使用Wingspan支架系统的血管内治疗对于治疗紧急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可接受的ae和死亡率。

关注Wingspan支架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