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利物浦大学系统、分子和综合生物学研究所的Conor S. Gillespie等回顾性分析残余脑膜瘤患者术后MRI随访所测量得的肿瘤体积变化,确定残余肿瘤体积增长率及其相关因素。文章发表于2023年4月的《Neurosurgery》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Gillespie CS, et al. Neurosurgery. 2023 Apr 1;92(4):734-744. doi: 10.1227/neu.0000000000002268. Epub 2022 Dec 14.】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共有728例接受手术的脑膜瘤患者,其中236例符合残余脑膜瘤的纳入标准;残余脑膜瘤发病率为32.4%。其中,180例(76.3%)由手术医生判断为次全切除或Simpson IV级或V级切除,56例(23.7%)手术医生认为已经全切除,但在术后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肿瘤残留。204例(86.4%)患者有症状,32例(13.6%)无症状。WHO 1级脑膜瘤占195例(82.6%),WHO 2级脑膜瘤40例(16.9%)和WHO 3级脑膜瘤仅1例。20例(8.5%)已获取Ki-67指数,中位数为7(IQR 4.3-11.3)。根据RANO标准,132例(56.0%)患者出现肿瘤进展,其中86例(65.2%)在进展后行保守治疗。30例(5.5%)出现临床进展。中位随访5.3年(IQR3.5-8.6年);绝对增长为每年0.11cm³,相对增长率为每年4.3%。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与残余脑膜瘤进展相关的因素是肿瘤位于颅底(风险比HR=1.60;95%CI,1.02-2.50)和Ki-67指数增加(HR=3.43;95%CI,1.19-9.90)。在纳入的236例患者中,96例在干预前行4次MRI复查,14例在4次MRI复查后接受干预治疗。大多数脑膜瘤表现出指数和逻辑增长模式(中位R²值=0.84;95%CI,0.60-0.90)。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为,残余脑膜瘤的绝对和相对增长率较低;按RANO标准,大多数会出现肿瘤影像学进展。肿瘤位置和Ki-67指数可用于辅助治疗和随访模式的分层。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