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创伤性硬膜外血肿这种入门级的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手术治疗,如何能进一步优化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么,基层的医院、医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又如何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优化常见的流程呢?不断地思考、学习及改进也是一种不断成长的历程。下面我们从一例硬膜外血肿手术说起...
赵美Q,女,56岁,以“外伤后头痛2小时余”入院。入院前2小时前被车撞伤头部,有短暂意识丧失,醒后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多次,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左侧外耳道有血性液体流出,左侧枕部软组织肿胀,头颅CT检查提示:1、头皮软组织损伤2、左侧颞顶骨骨折,颅底骨折并蝶窦及左乳突积血 3、左侧硬膜外血肿 4、蛛网膜下腔出血 5、右侧硬膜下血肿
入院诊断:内开放性颅脑损伤、左侧脑脊液耳漏、颅骨骨折、左侧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硬膜下血肿
入院时CT,扫描非标准位,脑补一下:需要看着二维的黑白影像,在自己脑内转化为三维影像,应用多田公式计算硬膜外血肿量并定位血肿位置。
应用3D Slicer输入入院时CT原始数据,调整为标准CT位,并计算血肿量
应用3D Slicer测量血肿厚度约17.67mm
三维重建颅骨,可见骨折缝明显,参考血肿部位,出血原因结合脑脊液耳漏情况考虑骨折所致硬脑膜撕裂、剥离导致
入院后患者意识进一步加重,由嗜睡渐至朦胧、烦躁,再次复查颅脑CT
根据中国颅脑创伤手术指南,符合手术指征
术前应用3D Slicer规划设计手术切口
术中依据术前规划画线(手术切口)
术中可见骨折缝明显,与术前了解一致
血肿位于手术骨窗内
清除血肿,碎骨片7号丝线整复固定骨瓣复位
术后CT复查,血肿清除良好,患者意识恢复至嗜睡状
虽是常规手术,仍有以下几点感悟:
1、部分颞部血肿虽然血肿量处于20--30ml,患者意识没有达到昏迷状态,仍应按照手术指南积极手术治疗。一旦病情进展,发展非常迅速,悔之晚矣!
2、三维重建确实能帮助临床医生谋划手术、预估出血部位、设计手术切口,术前预演手术过程;
3、精准计算血肿量为手术指征提供手术依据,根据骨折部位考虑拉贝静脉回流路线(入硬脑膜回流部位),避免损伤造成严重后果;
4、精准是贯穿手术的全过程!
本期手术医师
门耀
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分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分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中华医学会普通会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会员,毕业后从事神经外科及神经重症工作10余年,期间曾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擅长重症脑出血、脑损伤、多发伤的救治及微创血肿钻孔引流手术等。
蔡岭峰
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分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分院神经外科医师,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系,曾荣获2020年度民权县优秀医生称号,从事神经外科10年余,擅长脑出血,脑瘤,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脊髓损伤,脊柱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创伤重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