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6日发布 | 1120阅读

关于支架,BMS、DES、BRS了解吗?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金属裸支架(bare mental stent, BMS)时代(1990—2000 年):

PTA 术后急 性血管弹性回缩和急性血管闭塞是该技术的主要局限。1986 年,法国医生 Ulrich  Sigwart 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冠状动脉金属裸支架置入术,为解决 PTA 术后血管闭塞 问题打开了突破口,标志着冠状动脉支架技术的问世。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 DES)(2000—2010 年):

血管内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以及金属异物对血管壁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导致 BMS 植入术后再狭窄比例高达20%~30%。在金属支架表面覆盖抗增殖药物涂层的尝试,成功使支架内再狭窄率降至 10% 以下。21世纪初诞生的 DES 也为 PCI 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代 DES 产品以 Cypher (强生)支架和 Taxus (波士顿科 学)支架为代表,但第一代 DES 的药物涂层在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同时也抑制了血管内皮修复,易引起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新一代 DES 对载药涂层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涂层包括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涂层、可降解聚合物涂层和无聚合物涂层三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涂层 DES 以 Xience(雅培)支架、PROMUS(波士顿 科学)支架、Resolute(美敦力)支架为代表;可降解聚合物涂层 DES 以 BioMatrix (百盛)支架、Nobori(泰尔茂)支架、Orsiro(百多力)支架为代表。新一代 DES 改善了患者晚期临床预后,是目前 PCI 治疗中的主流器械。


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BRS)(2010 年以后):

考虑 到冠状动脉狭窄解除后,仅需要 6~9 个月血管即完成重构,永久的血管内支撑物并无必要且可能成为潜在隐患。BRS 理论上具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完全降解为无毒产物被机体吸收、恢复血管壁的正常生理功能等诸多优势,成为冠状动脉介入研发领域的又一闪耀新星。2000 年,首款 BRS Igaki-Tamai 支架应用于人体,2010 年 12 月,雅培公司推出的 ABSORB BVS 获得了欧洲 CE 认证。不过,由于介入医师 盲目将 BRS 广泛应用于真实世界患者治疗中,导致其远期疗效堪忧,BRS 研发应用暂时陷入低迷。但总体而言。BRS 有望实现冠心病最理想化的治疗理念——血管修复疗法(图 5)。因而,BRS 也被认为是冠状动脉介入史上的第四次变革。



电子支架

可以感知血液的 流动和温度,并能对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调控药物释放速率,血管内皮修 复后,支架本身可以完全溶解。


CD34+ 抗体涂层支架

能吸引循环中内皮祖细胞到支架表面,加 速血管再内皮化进程,为解除术后再狭窄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这个全球性难题 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未来,作为第四次介入变革的 BRS 应着力解决的是在提供更强径向支撑力的同时,尽可能减小支架丝厚度、改善通过性能,另外,涂层 药物的释放速度与持续时间与支架的降解速度需寻求一个平衡点。因此,除了材 料学的革新,还需要多学科合作以及进行全面的技术探索。


“来源于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整理编辑:
刘锐 | 医生
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金陵医院(医院还有个名字,有纪律网上不让说全称,自行查地址)
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5号

















END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器械使用指南

1323内容2360阅读

进圈子
所属话题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