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机体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发生基因调控异常,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多呈占位性肿块,因此称之为肿瘤。
肿瘤具有异型性,异常增生的新生物与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程度,我们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而异型性大小是诊断良恶性肿瘤及判断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低的主要组织学依据,异型性越大,其恶性程度就越大。

如何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要判断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主要从组织病理学、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四个方面进行区分。
组织病理学
这是区分肿瘤良恶性的主要依据,若检查提示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发生浸润或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则为恶性肿瘤的可能大。
肿瘤标志物检测
癌胚抗原是常见的致瘤标志物,用于多种肿瘤的筛查、诊断。此外,脑肿瘤的常见标志物还包括TSGF、神经巢蛋白等。若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则可辅助判断良恶性肿瘤。
影像学检查
能够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并指导后续治疗。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PET-CT等,用于对肿瘤的定性、定位、定量。例如,B超可观察肿瘤血流信号丰富程度,一般血流信号丰富、杂乱的是恶性肿瘤;PET-CT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也有显著作用。
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以局部肿块等表现为主,头痛、呕吐是脑肿瘤患者相对常见的症状;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代谢异常等全身症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注重使用PET-CT进行检查,虽然相较其他影像检查手段,PET-CT价格稍显昂贵,但它确实有其独特之处——鉴别肿瘤良恶性。
PET-CT并不是CT的增强版,而是PET与CT的二合一升级版,相当于示踪剂+CT。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代谢都很高,分裂增殖也比正常细胞要快,能量的消耗也会相应增加。PET是将某种代谢所需物质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然后注入人体。这些放射性核素就是示踪剂,肿瘤细胞摄取后无法进一步代谢,就会在肿瘤细胞内积聚,等于是标注出了肿瘤的位置。然后再通过CT,能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且PET-CT检查结果还能用于查看肿瘤的临床分期、恶性程度、治疗效果和转移灶复发等。

良恶性肿瘤如何区分?
良性肿瘤 | 恶性肿瘤 | |
生长特性 | ||
生长方式 |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 多为侵袭性生长 |
生长速度 | 生长缓慢 | 生长较快 |
边界与包膜 | 边界清晰,常有包膜 | 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
质地与色泽 | 接近正常组织 | 与正常组织差异较大 |
侵袭性 | 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 | 一般侵袭与蔓延 |
转移性 | 不转移 | 大多转移 |
复发性 | 一般不复发 | 易复发 |
组织学特点 | ||
分化与异型性 | 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 | 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 |
排列与极性 | 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好 | 排列不规则,极性紊乱 |
细胞数量 | 稀散且较少 | 丰富且致密 |
核膜 | 较薄 | 增厚 |
染色质 | 细腻、较少 | 深染、增多 |
核仁 | 不增多、不变大 | 粗大、增多 |
核分裂相 | 不易见 | 增多,出现不典型核分裂 |
功能代谢 | 一般正常(分泌性肿瘤除外) | 核酸代谢旺盛、酶谱改变、常出现异常 |
机体影响 | 一般影响不大(生在在要害部位除外) | 影响较大,甚至致死 |

片子看不懂?
诊断不理解?
如何制定下一步方案?
……
如需咨询更多影像问题,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