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喝茶好,据说能抗癌;也有人觉得喝茶不好,伤胃还容易睡不着。
在小编看来,大部分肿瘤患者是可以喝茶的,但如果能注意以下方面就更有助健康。
茶叶抗癌价值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是许多广告都在宣传的。
虽然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均证实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为“饮茶防癌”的假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依据,但是人群研究尚待深化。而且许多研究未给出具体茶叶种类、饮用方式,需要细化茶叶品种深入研究。
目前我们能明确的是:肿瘤患者所期待得,立竿见影的抗癌效果,不论哪种茶叶都无法达到。喝茶可以出于个人生活、饮食习惯,但未必需要于癌症完全挂
上钩。
茶叶营养价值
中医认为,茶具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饮茶能消除疲劳、利尿消肿,还能对抗吸烟的危害。即便抗癌的效果不明确显著,那茶叶是否有其他的营养价值呢?
大家可以看一下常见茶叶的“配方”。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93%~96%是有机化合物,而无机化合物占了3.5%~7%。
至于大家经常提到的,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茶多酚,又称“茶鞣质”、“茶单宁”。主要由四类物质组成,在大部分新鲜茶叶中总占比不足5%。茶色素和氨基酸主要负责了茶叶的色香味。茶叶给人提振精神的功效主要由茶叶中的生物碱产生,主要包括:咖啡碱(一般含量在2%~4%)、可可碱(一般含量为0.05%)、茶叶碱(一般含量为0.002%)。
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在常见茶叶中优先选未经发酵的绿茶,它较好的保持了茶叶的天然特性, 乌龙茶次之 , 发酵比较完全的红茶和黑茶红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就更少了。
当然了,茶叶中含有的已知营养成分有400多种,各类茶也有功效上的差异,不能单看一个数据。
比起喝哪些茶更健康,我们更应该关注饮茶适用于哪些人群、方式、情景。
1、发烧者:茶叶当中含有咖啡碱,可以升高人体的体温。 对于高热以及由于高热引起代谢紊乱的患者不建议喝茶。
2、肝癌及肝功能人受损者: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都需经肝脏代谢,若肝功能不佳,过量饮茶就会增加肝脏的工作负担,导致肝损伤。
3、贫血者:茶叶当中含有的鞣酸跟铁元素反应后,会变成难以溶解的沉淀物,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病情加剧。
4、神经衰落、失眠者:茶中含有的咖啡碱、可可碱等都会促使人的神经中枢容易变得兴奋,加剧失眠或神经衰弱的症状。
5、冠心病者:茶叶所含的碱类除了会导致神经中枢兴奋,令人难以入睡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率过快、早搏的冠心病患者,喝茶特别是喝浓茶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6、 消化道肿瘤、消化道溃疡者:经常有人感觉喝茶伤胃,这主要是因为茶叶PH值偏碱性,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空腹、大量饮茶会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甚至会有疼痛症状。
以上就是不建议喝茶的人群,那其他人,特别是是肿瘤患者在喝茶时还要注意什么?
1、 吃药时喝茶
茶叶中的茶多酚、茶碱可以和一些药物发生化学变化,可能会影响药效。主要有以下几种:
<1>镇静安神类药物
咖啡因可兴奋神经中枢,与催眠、抗精神病药同服会降低药物疗效;与抗抑郁药同服则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高血压危象;茶碱则会影响抗震颤麻痹药在胃肠道中的吸收,降低疗效。
<2>抗生素
红霉素、氯霉素等可能与浓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肠道络合,故用药期间不宜喝茶;茶碱会与喹诺酮类药物竞争代谢通路,使血药浓度升高,药物的半衰期延长,会有不适反应。
<3>口服铁剂
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同铁剂中的Fe2+络合形成沉淀物,难以吸收和溶解,故补充铁剂应严格禁茶。
<4>强心类药物
洋地黄、洋地黄素甙及地高辛含有强心苷,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出的生物碱,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结合会生成不溶沉淀物而妨碍吸收,致疗效减弱,故忌同服。
<5>一些中药成分,如麻黄、钩藤、黄连等也建议与茶水混饮。
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作为患者也很难区分。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就建议所有药都避免用茶水冲服。
如果是日常有饮茶习惯的病人,也可以把饮茶的时间和吃药的时间分开1个小时以上,避免两者互相影响。
2、烫水喝茶
长期饮用烫水、烫食是食管癌明确的危险因素。
泡茶需要沸水,但超过60℃的水就可能烫伤食道。而我们食道上面感知疼痛的神经较少,所以很多人有些喝烫茶时并不觉得难受,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养成喝烫茶的习惯,因此反复烧灼食管,导致食道癌及下咽癌、口咽癌高发。喜喝烫茶的潮汕地区的食道癌发病率就高于全国水平。
因此,不论是治疗病人还是普通人群都应避免饮用过烫的茶水,并纠正不良的饮茶习惯。
1、早上忌空腹饮茶
茶叶中含有较高的咖啡碱和氟化物,空腹饮茶时肠道就会过量吸收这类物质。刺激中枢自律系统,提高人体代谢速率,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想要喝茶,更建议起床先补充些糖分和水分,避免空腹。
2、饭前饭后忌大量饮茶
饭前后20分钟左右不宜大量饮茶,过多的水分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等发生凝固作用,影响对蛋白质、铁元素的吸收。但如果只是少量饮茶影响不大。
主要参考:
1] 陈丹丹 .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 2014,5(3):59-60,64.
2]肖红梅,王少康,孙桂菊 .饮茶和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6,37(23):280-284.
3]张惠.绿茶在身体健康领域的应用展望[J].福建茶叶,2017,39(09):41-42.
4][4]江和源.茶叶降血糖活性及对糖尿病的功效与机理[J].中国茶叶,2019,41(02):1-6.
来源:公众号“良医汇患者指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