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4日发布 | 769阅读

文献查阅丨脊柱内镜治疗化脓性椎间隙感染

江伟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刘明全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达人收藏

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治疗不仅包括清除感染灶,还包括抗生素的应用和持续有效的引流。抗生素治疗失败或感染间隙周围有严重背痛、严重炎症反应和/或脓肿行后外侧内镜下清创灌洗。不仅可进行感染的椎间盘和/或终板进行广泛的清创,也可在可视情况下进行加压冲洗。

文中阐述后外侧内镜下清创灌洗治疗化脓性椎间隙感染的疗效和不良预后因素以及经过治疗后转化为慢性感染和复发感染的因素。



方法


Methods

64名胸腰椎化脓性椎间盘炎进行后外侧内镜下清创灌洗治疗,随访2年以上。对术后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慢性感染和复发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脓肿评估


脊柱骨破坏率(%)在腰椎CT矢状面图像中测量为骨破坏区高度(B)与正常椎体高度(A)的百分比。如受影响椎体广泛骨破坏无法测量正常椎体高度,选择相邻椎体。

使用腰椎矢状位MRI T2像评估脓肿腔指数。脓肿腔指数测量为脓肿腔高度(B)与感染的椎间盘高度(A+B+C)的百分比。

在多节段椎间盘感染的病例中,单独测量每个椎骨的骨破坏率和每个椎间隙的脓肿指数。


治疗过程


采用后外侧入路,靶向椎间盘间隙中心,通过单侧或双侧双入口进行,对感染的椎间盘和椎体进行清创,之后进行椎间盘内冲洗,并在一侧或两侧的患处放置直径为3或5mm的引流。

引流至术后14天。术后支具保护3-6月,术后第一天患者可带支具行走。

术后根据静脉注射阶段方案给予抗生素治疗,随后根据CRP水平改为口服用药。一周至少两次,直到CRP水平恢复正常或感染前值。




结果


Results

在64名患者中,53名(82.8%)术后感染治愈(治愈标准:手术后6个月内,至少两次,间隔一周,无影像学复发同时CRP水平降至正常或感染前值),9名(17.2%)转换为慢性感染或复发感染。

多因素分析表明,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大的椎间隙脓肿(P=0.02)和多节段椎间感染(P<0.05)。


结论



Conclusion

后外侧内镜下清创灌洗治疗化脓性椎间盘感染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然而,较大的椎间脓肿间隙可能导致受感染的脊柱不稳,术后感染迁延不愈或复发。在伴有或不伴有脊柱骨破坏的大脓肿腔的病例中,单独的内镜引流可能预后不佳,可考虑进行脊柱固定手术。



参考文献

Yamada K, Takahata M, Nagahama K, et al. Posterolateral full-endoscopic debridement and irrigation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thoraco-lumbar pyogenic spondylodiscitis, except in cases with large abscess cavities. Eur Spine J. 2023;32(3):859-866. 

[ PMID ]36418783

本文仅限文献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组稿:刘明全

审校:江   


0.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脊髓脊柱”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所属话题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