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概述
垂体偶发瘤是一种先前未被怀疑并在无关原因影像检查中发现的垂体病变。根据定义,影像研究并非针对病变相关的具体症状(如视力丧失、垂体机能减退或激素过剩的临床表现),而是为了对症状进行评估(如头痛、颅脑创伤、头颈部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在放射学研究中,垂体病变的患病率估计为10%至38.5%;人群研究队列中,通过MRI发现大型偶发瘤的概率为0.16%。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垂体偶发瘤都是微腺瘤。
2011年,内分泌学会(Endocrine Society)发布了垂体微腺瘤检查的现行指南(https://doi.org/10.1210/jc.2010-1048)。该指南建议,在初步评估后,不符合手术切除标准的垂体偶发瘤患者应进行临床评估、神经影像检查(磁共振成像应在大型垂体偶发瘤6个月、微小型垂体偶发瘤1年时进行;如果肿瘤大小没有变化,则影像检查频率逐渐降低);毗邻或压迫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垂体偶发瘤应接受视野检查(6个月及每年);大型垂体偶发瘤应接受内分泌检查(6个月及每年)。然而,这些偶发性病变后续接受垂体磁共振(MRI)检查的频率尚不清楚。
最近,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一支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纵向队列研究,其中纳入414名在2003年至2021年间经MRI发现有垂体微腺瘤的患者,以此评估该肿瘤随时间的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2023年2月28日的《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IF:51.598/Q1 TOP)上。
研究人员发现,在177名接受1次以上MRI检查的患者中,78名患者的垂体微腺瘤大小没有随时间发生改变,49名患者的微腺瘤增大,34名患者的微腺瘤缩小,16名患者的微腺瘤增大和缩小均有发生。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的估计斜率为0.016mm/年;基线大小≤4 mm的垂体微腺瘤有增大趋势,估计斜率为0.09mm/年。在49例垂体微腺瘤增大的患者中,肿瘤的增长速度缓慢,仅3例增大至10mm以上(注:前述2011年指南将6–9 mm的微腺瘤称为“大型偶发瘤[large microincidentalomas]”)。相比之下,基线大小>4mm的垂体微腺瘤每年约缩小0.063mm。
换言之,在偶发性垂体微腺瘤的患者中,约2/3的肿瘤大小保持不变或缩小,生长进程缓慢。因此,研究者建议在随访期间减少MRI的扫描次数,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对比剂暴露。
文章来源:
Dawid Hordejuk, Yee-Ming M. Cheung, Wei Wang, et al. Long-Term Changes in the Size of Pituitary Microadenomas. Ann Intern Med.2023;176:298-302. [Epub 28 February 2023]. doi:10.7326/M22-1728
二、 作者自述
通讯作者、哈佛医学院内分泌学、糖尿病和高血压系助理教授Le Min博士表示:“在因头痛、卒中或跌倒致颅脑损伤等其他医疗状况下对患者进行脑部影像检查时,常常会偶然发现垂体微腺瘤。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垂体微腺瘤在研究期间没有增大;即便增大,其增长速度也较为缓慢。考虑到患者反复暴露于MRI对比剂可能会导致大脑齿状核和苍白球中发生钆积聚,反复接受检查也会带来成本效益问题,因此我们建议非功能性垂体微腺瘤的患者降低MRI扫描的检查频率。”
具体而言,作者建议“在初次MRI检查后1年再次进行垂体MRI检查。如果垂体病变的大小没有变化,则建议在第二次MRI的3年之后再进行下一次检查。”
Min博士还表示:“这些研究发现还需要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验证,但这项研究可以作为未来重审垂体微腺瘤指南时的一项证据。”
三、 同行评述
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内分泌、代谢和分子医学部的荣誉退休教授Mark E. Molitch博士概括道,“在这项研究中,Le Min及其同事报告了177例未接受治疗的非功能性垂体微腺瘤(腺瘤最大直径<10mm)患者的肿瘤大小长期变化。他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44%的患者微腺瘤未发生变化,28%发生肿瘤增大,19%发生肿瘤缩小,9%的微腺瘤增大和缩小均有发生。”
事实上,在2017年发表的一项综述(doi:10.1007/s11102-017-0856-0)中,Molitch博士曾和他的同事Wenyu Huang一起,对涉及229名类似患者的12项过往研究的数据进行了汇编。在此当中,他们发现对应的患者百分比是不同的:83%的患者微腺瘤没有变化,10%发生肿瘤增大,7%发生肿瘤缩小。
Molitch博士表示,“结合两项研究的数据,共有406名患者,其中66%的患者微腺瘤没有变化,18%的微腺瘤增大,13%的微腺瘤缩小”。换句话说,在偶发性垂体微腺瘤的患者中,约8成的肿瘤大小保持不变或缩小。
另一方面,Molitch博士还指出,“建立直方图对纳入患者的肿瘤大小增长量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作用,因为Le Min及其同事指出,纳入患者中微腺瘤的最大增长为12mm,3名患者进展为大腺瘤。鉴于这些新的数据,我仍然认同内分泌学会关于垂体偶发瘤的指南建议,即在首次MRI扫描后1年进行第二次扫描,并在接下来的3年中,每1至2年进行一次MRI扫描,此后逐渐减少对肿瘤生长的检查频率。”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脑肿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