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7日发布 | 1336阅读
创伤重症-颅脑创伤和脑出血并发症

霍峻峰主任:罕见“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修补一例

霍峻峰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霍峻峰主任带来的:罕见“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修补一例,欢迎阅读、分享!



01
一般资料
患者:男,62岁。
主诉:右侧鼻孔滴水2周。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周前出现右侧鼻孔流水,颜色质地似纯净水,头低位时上述现象加重,不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患者家属慕名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脑脊液鼻漏”为诊断收入我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史和手术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02
术前检查
2.1术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2.2肺部CT、腹部B超、心电图等未见异常;
2.3腰穿检查:压力140mmH2O,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2.4术前头部影像:

鼻窦CT矢状位:前颅底筛板水平部骨质缺如,鞍底扩大进入蝶窦


鼻窦CT冠状位:右侧嗅沟处(筛板水平部)骨质缺如征象,颅内容物低于对侧(白色箭头:上鼻甲甲基板)


鼻窦CT冠状位:右侧嗅沟处颅内容物(术中证实为蛛网膜-硬膜-鼻粘膜复合体)低于对侧


磁共振T2矢状位:蝶鞍扩大疝入蝶窦腔,空泡蝶鞍严重(红色箭头),垂体柄下移拉长,前交通复合体、终板等结构疑似进入鞍内筛板水平部脑脊液信号突入鼻腔(白色箭头)


磁共振T2冠状位:筛板水平部脑脊液信号突入总鼻道(红色箭头)



03
术前诊断
初步诊断:脑脊液鼻漏;


诊断分析


鼻漏原因:外伤性?肿瘤性?炎性?医源性?


病史不支持医源性损伤,磁共振不支持肿瘤诊断,腰穿和查体不支持炎性诊断。因此,外伤依旧是要考虑的合理因素。


再次检查患者颅面部皮肤,发现眉心处有隐匿疤痕存在,耐心、反复询问病史,患者终于回想起40多年前,发生过一次比较严重的颅脑损伤,当时没有进行任何医学检查治疗,完全依靠自愈,余伤情无法回忆。


循证复盘:40年前头外伤,引发颅底骨折,当时未出现脑脊液鼻漏,但是外伤引发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交通性脑积水,长期慢性高颅压,使得空泡蝶鞍征象明显,颅底骨质破碎后缓慢吸收,失去了骨质的承托和硬膜的不全破损,叠加慢性颅压增高,颅底硬膜失去代偿,平衡被打破,颅底膜性结构破裂,导致脑脊液鼻漏。

04
治疗计划

注:以上优缺点的考量,结合了该患者的个体化病史——跨越40年的慢性高颅压和颅底屏障之间的动态平衡,漏口处预期血供差、活力差,不建议按照“新鲜”损伤处理。



05
手术策略
1
仰卧位,两侧小鬓角连线-冠状标记切口;
2

内镜经鼻探查漏口位置,以此为依据选择骨瓣游离方位;

3

肌肉泥+生物胶+人工膜+带蒂骨膜,作为封堵漏口的“材料”;


切口和骨瓣设计


带蒂骨膜设计(红色曲线为修剪轨迹)



06
术中图片

仰卧位,小鬓角连线冠状切口(后更改为美人尖轮廓-M形切口)


内镜下见到右侧嗅裂处“鼻粘膜-硬膜-蛛网膜”联合体疝入总鼻道,脑脊液喷涌


右侧游离骨瓣,可见额窦炎症蓄积物,硬膜和颅骨内板因长期高颅压引发“紧密粘连”


右侧嗅神经外侧移位,可见嗅沟内圆形颅底缺损征象


“肌肉泥填塞+生物胶+人工膜”覆盖




07
术后影像
术后磁共振复查可见右侧嗅沟处修补材料(“肌肉泥-人工膜-带蒂骨膜”)影像


08
结果
1
患者对手术耐受良好;
2

术后影像证实右侧嗅沟修补材料填充良好;

3

术后无脑脊液鼻漏表现,无嗅神经功能损伤表现;

4
患者术后第2天下床行走,10日后出院;


09
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是指没有外伤或手术等明确诱因的情况下,脑脊液从鼻孔流出的现象。它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01

肿瘤侵犯:一些颅内或颅底的肿瘤,如垂体瘤、蝶鞍区肿瘤、颅底骨肉瘤等,可能导致颅底骨质破坏或硬脑膜缺损,从而形成脑脊液漏;


02
局部缺血萎缩:一些老年人或中年女性,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等原因,可能导致颅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局部组织萎缩和软化,造成颅底骨质吸收或硬脑膜松弛,从而形成脑脊液漏;

03
先天性畸形:一些先天性的颞骨、颅底或硬脑膜畸形或缺损,如筛窦裂、筛顶裂、小岩裂等,可能导致与鼻窦相通的小孔或裂隙,从而形成脑脊液漏;
该病例有趣的是因为患者起初并未透漏外伤史,导致入院诊断按照“自发脑脊液鼻漏”的思路开启了收治。等患者影像学资料回归,提示颅底骨质缺损、脑积水、空泡蝶鞍(疝入蝶窦)等,再次反复询问病史,患者才逐渐回忆起跨越了40年的外伤病史,这才完美的解释了患者颅内影像表现和这次的鼻漏原因。


虽然患者并非“真自发”,但是基于该病人特殊超长病史,却依然可以被认为是“自发”型的脑脊液鼻漏,治疗方面我们不能够按照新鲜“创伤”来对待漏口,该漏口的活力和血供必然和“近期”颅底损伤不可同日而语。简单的经鼻填塞修补很可能导致填塞物的“无血供结局”,导致修补物继续失活、松动、开裂,继而鼻漏复发。而因为漏口处广泛缺乏颅底骨质,因此即使制作鼻中隔粘膜瓣也无处“依附”,自然不能良好贴敷生长,修补大概率会失败。这都是不能轻易尝试经鼻修补的解剖和病史层面的原因。


经鼻内镜下颅底脑脊液漏口修补是一种临床常规的外科操作,尤其在该病例,技术层面更加简单易行。但是如果不能全方位的把握病史、检查、解剖等个体化信息,附和家属盲从“经鼻微创”,最终还是会损害患者的切身利益。


作者简介


霍峻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

师从国内著名神外专家游潮教授、刘献志教授和孙炜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协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脊柱脊髓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肿瘤分会委员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颅脑损伤康复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神经修复医学分会委员

河南省行为医学学会委员



点击二维码,前往霍峻峰 副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