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叉神经的功能

三叉神经主要支配头颈部皮肤粘膜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
三叉神经包括感觉支和运动支两个部分;
三叉神经感觉支又分为三支: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参与了两个反射:下颌反射、角膜反射。

感觉支的解剖及分布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感觉支的解剖及其分布情况——
有没有眼花缭乱的感觉?怎么记忆呢?先大概记住每一支的分布情况。
下面一支支的来看:

三叉神经第一支V1:眼支

接受来自角膜、眼球和鼻腔上部粘膜(鼻睫神经),泪腺(泪腺神经),前额皮肤(前额神经),和小脑幕(脑膜支)的感觉冲动。
怎么记忆呢?
想想小孩感冒了的场景:
流眼泪(泪腺神经)
流鼻涕(鼻睫神经)
头痛(前额神经)
白色卫生纸擦鼻涕(脑膜支)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支

接受来自外鼻和上唇(眶下神经),部分颞侧和颧弓部皮肤(颧神经),上牙槽(上牙槽神经),上颚(腭神经),前颅窝和中颅窝脑膜(脑膜支)的感觉冲动。
怎么记忆:
范围记忆法:眼眶以下,上颚以上,颧弓以内的范围+前/中颅窝硬脑膜。
这里来个番外:
圆孔和翼腭窝的解剖,虽然有图例,但很难理解,建议大家拿个头颅模型,用一根绳子穿过圆孔和翼腭窝,就很好理解了。

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支

接受来自舌前2/3感觉(舌神经)《面神经传递舌前2/3味觉!!!》,颏部皮肤和下牙槽的感觉(下牙槽神经),外耳道和耳前颞部皮肤感觉(耳颞神经),颊部皮肤感觉(颊神经),前/中颅窝脑膜的感觉(脑膜支)。
怎么记忆?
猴子抓耳挠腮的抓虱子(耳颞神经/颊神经),抓到了虱子就放在嘴里吃掉(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吃完了大脑很兴奋(脑膜支)。
回顾一下:
V1:眼支(眶上裂,与眼眶相通)
V2:上颌支(圆孔,与翼腭窝相通)
V3:下颌支(卵圆孔,与颅底相通)

三叉神经的走行

三叉神经在颅内如何走行?
V1和V2经海绵窦外侧壁,再与V3在Meckel‘s腔处形成三叉神经节,再经桥脑进入三叉神经核。
这里有个番外:Meckel‘s腔在哪?
Meckel‘s腔是由两层硬脑膜和两层蛛网膜包裹的一个与后颅窝相通的腔隙,此腔隙富含脑脊液,三叉神经节位于此腔隙内;
Meckel‘s腔位于中颅窝,颞骨岩部顶端,靠近海绵窦和颈内动脉。
Cr III:动眼神经, Cr IV:滑车神经,Cr VI:外展神经,ML:硬脑膜,TC:三叉神经池, TG:三叉神经节,PL:岩骨表面硬脑膜,ICA:颈内动脉,Clivus:斜坡,Petrous apex:岩尖
三叉神经经桥脑中外侧入脑干。
进入脑干以后,进入三叉神经核中换元。
三叉神经核包括:
-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主要传递咬肌的运动神经冲动和牙齿/牙龈/硬腭的触觉冲动;
-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主要传递V1/V2/V3的触觉冲动;
- 三叉神经脊束核(延展到C2水平)
主要传递V1/V2/V3的痛觉和温度觉冲动。
这里再复习一下脑干神经核团的解剖:
经三叉神经核换元后,神经如何上行?
三叉神经感觉支神经纤维包括两部分:触觉和痛温觉。
先来看看触觉纤维走行通路:
V1/V2/V3的触觉冲动,到达三叉神经核以后,分成两部分:传导口腔的触觉和传导口腔以外的其他部位触觉。
传导口腔的触觉冲动:经背侧三叉丘脑束到达同侧中央后回面部感觉皮层。
传导口腔以外的触觉冲动:经内侧丘系交叉到对侧上行至丘脑腹外侧核,再经内囊到达对侧中央后回面部感觉皮层。
再来看看痛温觉的走行通路:
V1/V2/V3的痛觉和温度觉冲动,主要经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出,交叉到对侧,经脊髓丘系传导至丘脑内侧背核和丘脑腹内侧后核,再经内囊传导至前扣带皮层、中央后回感觉皮层和背侧岛叶皮层。
这里顺便回顾一下感觉皮层的分布——

小结

三叉神经感觉支主要传导面部和颈部的触觉、痛觉和温度觉。
触觉包括两方面:口腔部位的触觉和口腔以外的头面部触觉;
口腔部位的触觉经背侧三叉丘脑束传导至同侧感觉皮层;
口腔以外的触觉经内侧丘系传导至对侧丘脑腹后核再传至感觉皮层。
痛觉和温度觉神经纤维主要在三叉神经脊束核换元,经脊髓丘系交叉到对侧,在丘脑内侧背核和丘脑腹内侧后核,再经内囊传导至前扣带皮层、中央后回感觉皮层和背侧岛叶皮层。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的传导路径:
双侧大脑运动皮层发出冲动,神经纤维部分交叉、部分不交叉(双侧支配)下行至三叉神经运动核,运动纤维出脑干以后,随感觉纤维V3经卵圆孔出颅,支配相应的肌肉。
支配的肌肉有哪些?
- 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 鼓膜张肌
- 腭帆张肌
- 下颌舌骨肌
- 二腹肌前腹
肌肉的功能
- 调节鼓膜张力(鼓膜张肌)
- 咬碎食物(咬肌)
- 调节发音
怎么记忆:
鳄鱼(腭帆张肌)用下颌(下颌舌骨肌)咬住(咬肌)了一只鼓着(鼓膜张肌)肚子(二腹肌前腹)的青蛙。
这里特别提一下咀嚼肌
浅层:
- 颞肌
- 咬肌
深层:
- 翼内肌
- 翼外肌

角膜反射和下颌反射

讲完了感觉支和运动支,下面来看看与三叉神经有关的两个反射:角膜反射和下颌反射。

角膜反射

角膜受刺激以后,感觉冲动经鼻睫神经传导至V1,再上传至三叉神经脊束核,再发出纤维与面神经运动核相沟通,面神经运动核发出冲动,导致眼轮匝肌收缩。

下颌反射

用来测试三叉神经感觉通路与运动通路之间联系的完整性测试。
测试者嘴巴微张,敲击下巴
正常:在敲击瞬间,嘴巴紧闭或无反应
异常:在敲击瞬间,嘴巴张大
敲击下颌时,颏神经受刺激,经下牙槽神经传导冲动至三叉神经下颌支,神经冲动再传导至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发出纤维与三叉神经运动核相沟通,神经冲动经三叉神经运动支再次传导至咀嚼肌,引起嘴巴闭合。
学会了嘛?Enjoy!
引用和致谢
Wilson-Pauwels, Linda. Cranial Nerves. Shelton, Conn.:People's Medical Pub. House, 2010. Print.
Rhoton Collection, http://rhoton.ineurodb.org
http://www.practicalpainmanagement.com/sites/default/files/imagecache/lightbox-large/images/2012/09/17/Screen%20shot%202012-09-10%20at%2010.07.47%20AM.png
http://www.mayfieldclinic.com/Images/PE-Trigeminal_Fig2.jpg
http://www.ihomeremedy.net/wp-content/uploads/2013/09/Home-Remedies-for-Runny-Nose.jpg
https://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642/flashcards/400642/jpg/192_foramen_rotundum1341870579071.jpg
http://4.bp.blogspot.com/-wtBU_1w4LnE/T2V3T-Ik5VI/AAAAAAAABU0/xeCnnwp1ySg/s1600/PTERYGOPALATINE+FOSSA.jpg
http://a4.att.hudong.com/68/66/01300542679117141378669284722.jpg
http://www.sanxiarenjia.com/userfiles/001%E7%8C%B4%E5%AD%90%E7%BD%91%E7%AB%99%E7%94%A8%E5%9B%BE.gif
http://static.ettoday.net/images/707/d707758.jpg
http://biology.clc.uc.edu/fankhauser/Labs/Anatomy_&_Physiology/A&P201/Skeletal/seconds/orbit_L_PB060030.JPG
Sabanci, P.A., et al., Meckel's cave. World Neurosurg, 2011.76(3-4): p. 335-41; discussion 266-7.
Arslan, M., et al., Anatomy of Meckel's cave and thetrigeminal ganglion: anatomical landmarks for a safer approach to them. TurkNeurosurg, 2012. 22(3): p. 317-23.
http://cdn.abclocal.go.com/content/ktrk/images/cms/101975_1280x720.jpg
http://3.bp.blogspot.com/-jDJaNNRZtyE/U6v__YaM_QI/AAAAAAAAaew/Jp8km8AJ37E/s1600/crocodile-with-a-frog-on-his-snout-hd-crocodile-wallpapers.jpg
http://s3.amazonaws.com/6packabs/muscles-of-mastication.html
https://www.studyblue.com/notes/note/n/brain-notes-anatomy-3300/deck/8340337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脑血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