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6日发布 | 239阅读

动脉内抽吸取栓的技术演变(三)

乔宏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1909-2000间,从最初的输尿管导管到后来各种专用导管,动脉血栓抽吸使用的工具在不断改进,但抽吸技术原理基本上是没变的:足够大内腔的导管,经端孔接触血栓,负压抽吸。这个技术原则至少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值得赞叹的,前辈们在抽吸技术的最初阶段就抓住了关键。


但在脑血管,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内,抽吸导管无法克服颈动脉和颅内动脉的弯曲,导管无法到位,抽吸就无从谈起。


所谓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2000年以后,流变血栓清除技术带着抽吸向另一个分支方向试探行走了一小段,后来被证明效果不佳,至少在主干型大动脉栓塞效率低下。


在2006这篇文献里,提出了“Aspiration and Extraction”的技术理念,远端取栓主要依赖网篮状抓捕器完成,因为没有专用的可以安全进入颅内血管的抽吸导管,抽吸技术只能在颈动脉近端经指引/球囊指引实施。



在这个阶段,基于捕获装置的抓捕取出技术走出了看起来似乎更有前途的另外一条技术方向。从最早的鳄鱼钳、软木塞螺旋探针,发展到可到达颅内的鹅颈套、异物抓捕器,到螺旋形取栓装置MERCI,再到后来的支架型取栓装置。在这个方向上,技术选择变化更丰富,工具到位性更好,而且新产品研发迭代的速度更快。2008,Solitaire支架问世后,支架型取栓装置迅速成为颅内取栓的主力工具。


抽吸技术和工具再次沦为替补,似乎又要重演1963年的完败轮回。



2008,Penumbra系统的问世为抽吸技术保留了一线希望。由于在当时背景下,抽吸导管和技术还未能在脑血管取栓中独立使用,“Aspiration & Extraction”的技术理念深深影响了Penumbra系统的最初技术路线。早期的Penumbra系统是由抽吸导管+血栓分离器(separator)来协同工作的,用分离器松解血栓,同时通过导管抽吸。


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当时的制作工艺,抽吸导管的最大内径也不过才0.054",被推荐用于颈内动脉远端,到M1主干变成0.041",M1分叉0.032",M2分支0.026"。从今天的视角看,导管内径远远没有匹配目标血管,而同轴的分离器又大大削弱了抽吸效能。抽吸效果可想而知。


直至今日,“Aspiration & Extraction”的技术仍然在深刻影响着取栓的技术和工具设计。但这一理念,对支架型取栓装置的促进远超抽吸装置。


以当时PS系统的管径参数,“Aspiration & Extraction”的路线几乎是一条绝路。虽然上市后也立即组织开展了临床试验,似乎结果也还过得去。令人绝望的是,同时期支架型取栓装置的技术路线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在随后10年里,支架取栓的工具和技术日新月异,高歌猛进。


在这一时期,Penumbra系统的苦苦坚持保住了抽吸技术存在和延续的可能性,但同时PS系统已经迷失了方向,“Aspiration & Extraction”的代价是分离器导致工作内腔无法最大化。对于抽吸导管来说失去有效管腔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同时,分离+抽吸的操作往往需要多次重复,导致效率低下,环节繁琐,背离了抽吸技术的简约之美。


抽吸技术在迷惘中徘徊,在徘徊中等待……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未命名码.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脑血管”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