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2日发布 | 774阅读

【每周科普】面对偶然发现的颅内动脉瘤,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强联智创 卢旺盛

达人收藏

偶然发现的颅内动脉瘤,其实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因为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7%;患者多因头痛、头晕、头部外伤或体检行脑部影像检查,意外或偶然发现颅内动脉瘤,这种颅内动脉瘤均为未破裂动脉瘤,这时患者的心情是复杂的,医生的选择也是困难的。



体内的定时炸弹


01

偶然发现的颅内动脉瘤,就如发现体内有一颗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的异常扩张,一旦破裂,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后果,。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其预后有两个结果:稳定和不稳定,不稳定指的是在随访中会出现动脉瘤的增大或直接破裂,增大的最后结果很大可能也是破裂,增大的发生率为10%左右,破裂的年发生率为2%。稳定指的是动脉瘤相对变化较小,呈静态发展,生长和破裂风险均较小,不增大也不破裂,伴随终生,直至因其它疾病生命结束。


那么这个偶然发现的颅内动脉瘤,是一颗哑弹,还是一碰就着的定时炸弹,还是马上就会爆的空气炸弹


炸弹性质的鉴定非常重要,对于偶然发现的颅内动脉瘤,首要的问题是鉴定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性质,进行颅内动脉瘤稳定性评估,判断是稳定,还是不稳定。


对于稳定的患者(哑弹),我们可以置之不理,采取随访措施就行;而对于不稳定的动脉瘤,可以采取预防性手术治疗来避免破裂的不良后果,手术治疗相关的致残致死率平均高达5%,其中开颅手术的并发症风险高于血管内治疗,但血管内治疗后复发与破裂的风险高于开颅手术。因此,选择手术需要仔细地平衡手术风险和疾病自然破裂的风险。对于偶然发现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决定是否进行治疗通常并不简单,相对比较复杂,其主要依据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判断。


面对偶然发现的颅内动脉瘤,就如发现体内有一颗定时炸弹,患者的心情特别复杂。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危险因素


02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判断是盲人摸象吗?

对于未来的判断往往是困难的。对于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是否能够抓住这个不确定性,减少动脉瘤是否破裂的不确定性。


许多关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危险因素已被提出。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瘤的大小和动脉瘤的部位,较大动脉瘤和前后交通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的风险较高,风险较大;多发性动脉瘤、女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吸烟被部分研究认为是危险因素。生长的危险因素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史、高龄、动脉瘤大小和后交通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但这些危险因素在其他研究中却没有形成共同结论。基于临床的复杂性,综合危险因素对患者动脉瘤破裂绝对风险的估计是复杂的,且不存在动脉瘤破裂的临床风险绝对评分。理想情况下,人们应该能够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和动脉瘤特征来计算未破裂动脉瘤的不稳定风险。


现实中不同医生、不同专家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判断,一致性并不高,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不同医生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时让患者选择陷于困难境地。大刘、老张、老杨和大李,均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医生判断与实际结果的情况却大大不同。


大刘本来是一个稳定动脉瘤,结果医生判断为稳定,因此大刘采用随访观察方式,结局也很好,一直复查动脉瘤稳定,无特殊症状。


老李本来是一个不稳定动脉瘤,结果医生判断为不稳定,因此老李采用手术方式,结局也很好,手术遭了点罪,但基本无碍,生活自在。


老李本来是一个不稳定动脉瘤,结果医生判断为不稳定,因此老李采用手术方式,结局也很好,手术遭了点罪,但基本无碍,生活自在。


老马本来是一个不稳定动脉瘤,结果有医生判断为不稳定,也有医生判断为稳定,后来老马想节省费用,怕手术风险,采用随访观察方式,结局却不好,一年后破裂再抢救,出现严重并发症,生活上不能自理。


大刘与老李,是基于准确的判断作了最优选择;而大杨是基于错误判断而采取过度医疗,承受了不应承受的手术风险;而老马是基于错误判断而采取侥幸措施,选择做低头的驼鸟,导致最差结局。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令人嗟叹。


现实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判断有时虽然困难,但并不是盲人摸象。我们有一定方法来准确、科学、个性化地预测。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评估是治疗选择的依据


03

基于国人大数据的动脉瘤稳定性人工智能预测方案是时代的产物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稳定性判断需要基于多维度的信息,包括临床信息、动脉瘤形态学信息、血流动力学和瘤壁炎症,单个医生凭自身的经验,很难准确地对不同患者做出精确的分析。


目前的各种量表,如PHASES破裂风险量表和ELAPSS生长风险量表,不是基于国人的动脉瘤数据评分,准确度并不高。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稳定性评估的人工智能模型


而稳定性人工智能评估是基于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由宣武医院和天坛医院牵头的科研项目CIAP)中近2000例未破裂动脉瘤的随访数据,包括临床和影像30多个特征,构建的人工智能判断模型,准确率高达86%。这样稳定性评估产品,可以基于每例患者的实际临床情况和影像资料,最后得出一个稳定性评估结论,用于指导动脉瘤的精准管理。这样可以做到,减少误诊(本为低风险患者判断为高风险)而接受不必要手术(过度医疗),承担相应的手术费用与手术风险,减少漏诊(本来高风险患者判断为低风险)带来的疾病自然破裂风险(没有及时干预),达到更加精准地管理患者,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卫生经济学价值。




科普结束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医学专家

  •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