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0日发布 | 1409阅读

One and Done,一网无余丨南阳首例 温昌明教授团队:应用WEB™瘤内扰流装置治疗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一例

温昌明

南阳市中心医院

达人收藏


专栏导读

无论是外科夹闭亦或介入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而瘤内扰流装置WEB™的出现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在世界多项临床试验中,WEB™均表现出了在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神介资讯平台联合MicroVention公司共同打造“WEBest一网无余”动脉瘤扰流装置专栏,旨在分享瘤内扰流装置WEB™最新使用经验、技巧。本期为大家分享南阳市中心医院温昌明教授带来的应用WEB™瘤内扰流装置治疗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一例,欢迎广大同道阅读、交流、探讨


术者简介

温昌明

南阳市中心医院

  •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病区主任

  • 国家脑防委优秀中青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急性卒中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兼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第七届拔尖人才,南阳市科技功臣,南阳市卒中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南阳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办公室主任

  •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以及桥接介入取栓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和探索性的工作,在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 2017年,获河南省第八届优秀医师奖



孙军

南阳市中心医院

  • 硕士研究生,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共党员

  •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 河南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

  •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学组委员

  • 南阳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 南阳市脑心同治委员会委员

  • 南阳市高压氧学会委员

  • 主持省市科技攻关项目2项,发明专利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篇。曾在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长海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学习脑血管病介入技术。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团队主要成员。近年来完成脑动脉取栓术、脑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瘤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脑动静脉瘘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3000余例。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及一般神经内科疾病诊治



带教导师

何川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专业范围为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和脊髓血管病,擅长脑血管病和脊髓血管病的开刀手术和介入手术治疗。年均主刀和合作完成各类开刀和介入治疗450余台,其中包括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术,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和开颅切除术,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栓塞和开刀切除术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65岁。


主诉:以“间断头晕头痛1月余,发现颅内动脉瘤1周”为主诉入院。


病例情况: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5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佳;“冠心病”病史3年,目前病情稳定。头颅CTA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术前影像检查

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瘤颈部呈“水母头”状改变的不规则动脉瘤。


动脉瘤测量

经测量,动脉瘤约为6*3mm(W*H)。


治疗方案

本次治疗动脉瘤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大小约为6*3mm,瘤颈部呈“水母头”状改变的不规则动脉瘤,大脑中动脉M2段双干反折角度较大,传统术式下,应用弹簧圈栓塞,需要双支架辅助,导管超选十分困难,手术操作难度大,操作时间长,弯曲处支架贴壁困难,血栓风险高等问题,拟行使用WEB™瘤内扰流装置进行栓塞治疗。因动脉瘤较扁,仅3mm,选择最小高度3mmWEB™,宽度选择6mmWEB™,通过一定的推挤释放技巧,亦可达到WEB™密封瘤颈,栓塞动脉瘤的效果。故选用WEB™ SL 6*3mm进行栓塞治疗。


手术材料

  • WEB™ SL 6*3mm瘤内扰流装置

  • VIA 21微导管

  • 6F 90cm NeuronMax 088长鞘

  • 6F 115cm Navien中间导管


手术过程

6F NeuronMax长鞘与6F Navien中间导管建立通路路径,VIA 21微导管经微导丝引导超选至动脉瘤瘤内靠近瘤颈位置,重新路图。


缓慢推送WEB™ SL 6*3mmVIA 21微导管头端,重新路图。


缓慢推出WEB™至种子-萌芽状态;推出萌芽至开花间状态后向瘤内远端推送WEB™至开花状态,固定WEB™推送杆回撤VIA微导管WEB™完全释放,卸除张力,VIA微导管后撤至距离WEB™近端marker点2-3mm。


通过造影显示,WEB™密封瘤颈,贴壁良好,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明显,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通畅。


解脱后,多角度复查造影,可见动脉瘤瘤腔内有明显造影剂滞留,WEB™密封瘤颈,贴合瘤壁,分支血管血流通畅。


术后:手术顺利,术后患者神志清楚、肢体活动量良好。


术后体会

对于此类的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传统术式下需要通过双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导管超选困难,手术操作困难,操作时间长,手术安全性受到限制。使用WEB™瘤内扰流装置栓塞动脉瘤,做好术前规划,WEB™的选型,操作中掌握WEB™的释放技巧,WEB™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成功释放,简化术式,减少操作时间,手术更安全。



病例回顾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