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8日发布 | 830阅读

【学术报告整理】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的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嘉副主任医师分享

于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脑医汇,由外而内,融“汇”贯通

原创首发于【神内资讯】微信公众号


本文带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嘉副主任医师在<CFITN2022·继续教育培训-动脉瘤>会场分享的《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的选择》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血管内治疗脑动脉瘤的历史

1.首次可脱球囊栓塞(1976年)

2.游离可脱弹簧圈(1991年)

3.机械、电解弹簧圈(1992、1998年)

4.药物涂层电解弹簧圈(Matrix)

5.膨胀、纤毛、超软弹簧圈(近年)

6.覆膜支架、血流导向装置(目前)


弹簧圈一直是动脉瘤治疗的神兵利器。

· 单栓

· 球囊、支架辅助栓塞

· 辅助密网、覆膜支架


对弹簧圈的三大要求:更加可控;更为简便;更好栓塞。






弹簧圈常见分类

· 按二级螺旋形态:3D圈、2D圈、1D圈

· 按圈丝粗细:10(小于10)、14、18系列

· 按解脱方式:电解脱(Helical、Target、Galaxy、Jasper、NUMEN、TJWY、凤...)、水解脱 (HydroCoil、Orbit...)、机械解脱(Axium、沃笔...)

· 按修饰材料:铂金裸圈、水凝胶膨胀圈、纤毛圈

· 按使用顺序:成篮圈、填充圈、收尾圈


动脉瘤治疗的三大方向瘤内致密填塞瘤颈严密封堵、载瘤血管重建。


瘤内致密填塞:圈绊多毛、膨胀纤毛、超软超小

瘤颈严密封堵:首圈成篮、软圈短圈、辅助手段






动脉瘤栓塞三个阶段






成篮效果

框出动脉瘤整体形态 (大动脉瘤-多枚圈)

· 框住覆盖瘤颈

①篮框不要过多凸向载瘤动脉

②避免锐角硬环凸向载瘤动脉

③限制后续填充圈在动脉瘤内


良好的成篮是栓塞成功的开始。

成篮圈选择以3D2D圈为主,避免1D圈。






3D弹簧圈

· 顺应型(随机转点的球形结构)

①顺应瘤内结构变化,整体翻滚少,调整后成篮效果不同

②Axium 3D、Orbit

③更适合不规则形态的动脉瘤


· 预制型(保留3D形态能力较强)

①瘤内整体翻滚找到形态匹配位置后较稳定,调整后变化小

②GDC/Target 360、Micrus、Cosmos(分叶)

③更适合为(近乎)圆形规则的动脉瘤



影像示例


· 首圈必须成篮圈?

①窄颈病变栓塞

②球囊辅助手段

③支架辅助手段

④双微导管技术



影像示例






弹簧圈尺寸的选择

动脉瘤大小:一般是长、宽、高的平均值

动脉瘤形态:近球形规则、不规则、颈体比、分叶

大动脉瘤就大不就小,小动脉瘤就小不就大。



影像示例



· 弹簧圈尺寸的选择

①动脉瘤大小:一般是长、宽、高的平均值

②动脉瘤形态:球形、不规则、颈到顶的深度、分叶

③辅助手段是否使用

④弹簧圈的软硬度

大或未破AN可选圈大、长一点,目前超软coil→大圈



影像示例






填充弹簧圈

· 填充圈特点

①具备空间扩展(“钻空”)能力:Target、Prime、VFC

②具有较高柔软度,容易填充,增加致密度

③化学物质和致栓物质修饰圈






可选择弹簧圈

软的:Prime、Target、Hypersoft&VFC、JSS

修饰:Hydrocoil、Matrix、Axium PGLA&Nylon

省圈:Axium、Orbit、Micrus

省钱:Jasper、Visee

特殊:Micrus Delta



影像示例






收尾弹簧圈

· 收尾圈特点

①更小(从2.0*1→1.5*1~4→1.0*1~4)

②超柔软和高顺应性,更易在瘤颈处填充

③推送杆和解脱部较软,避免踢管(Target、Prime)

④收尾圈正“T”解脱,多用一枚圈将其尾段推出微导管(MicroPlex)



影像示例






收尾弹簧圈

· 硬度和长度的影响

①短、软弹簧圈易进入狭小紧密空间,更利于填充瘤颈

②长、硬弹簧圈在瘤颈处抵抗血流冲击抗压缩的能力强

③对于分叉部与转弯处动脉瘤,瘤壁和瘤颈处的弹簧圈致密分布可有效降低血流冲击,避免动脉瘤复发



总结1

  • 大致标准 基本要求

  • 目的:①良好成篮;②致密填塞;③成功收尾;④省圈省钱

  • 个人爱好 并不统一

  • 考虑:①成篮形态②软硬程度③尺寸长度④输送难易


总结2

  • 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如:双微导管、辅助球囊或者支架→无论弹簧圈种类、类型,达到致密填塞。

  • 综合了解各种品牌的特点,熟知性能,更轻松完成手术→尤其在特殊情况下,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讲者简介


于嘉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副教授,医学博士,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 擅长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等出血性血管病,以及颅内、颈部血管狭窄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和急性脑梗塞的血管内治疗与相关研究

  • 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陕西省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 陕西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委

  • 西安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委

  • 承担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1项;全军“十一五”军事医学重点课题主要研究者,合作参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课题各1项,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 于嘉 副主任医师 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扫描二维码或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录播视频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神内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