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2日发布 | 2919阅读

【中国神外百年百科百人巡礼】侯金镐教授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脑医汇

尤永平

江苏省人民医院

侯金镐教授(1924-2017.4.5),我国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建国后党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神经外科医生,中国神经外科学开拓者之一,江苏省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创始人。他无畏征途鹰隼试翼,白衣秉丹志终摘冠,创造了大开创年代神经外科手术的学术高峰,即“最高的手术成功率,最低的手术死亡率”,被患者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好医生”。


侯金镐教授逝世5周年之际,特撰此文追忆侯金镐教授的“锄镐”人生,其磅礴的开创之举,实乃当今青年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宝贵财富。

(感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尤永平主任发给本刊的文末寄语)



侯金镐教授,山东武城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并留校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苏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外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大外科副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医院党委委员、医院副院长、医学院党委委员和顾问,南京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副院长等职。曾兼任中华医学会第十九、二十届理事,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理事、常委,江苏省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四届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江苏省医学院第三、第四届常务理事,以及中央和江苏省多种专业杂志的编委。他还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大代表及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苏省革委会委员,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南京医科大学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首批获得者,并在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


鹰隼试翼 神外黄埔第一期

巧者劳而知者忧,古今载誉之职莫甚于医。建国后,百业凋零,亟待开创振兴,而医学中的神经外科正蹒跚学步,更需砥柱力量扶持发展。1953年,正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整形外科的侯金镐教授接到学校通知,被派遣前往天津参加卫生部委托天津医学院承办的首届神经外科研修班(“全国第一届脑系外科进修班”)。


众所周知,此前国内还没有神经外科这一独立专业,此次研修班是由海外归国的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天津医学院教授赵以成受命组织,旨在扩大专业队伍、为神经外科的发展打好人才基础。研修班的成员均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优秀医师,包括戈治理教授、韩哲生教授、易声禹教授、李秉权教授、蒋先惠教授、侯金镐教授等23位,另有冯传宜教授、段国升教授等4人旁听或参观学习,薛庆澄教授和王忠诚教授则协助赵以成教授做了教学准备。侯金镐教授作为其中的一员,深感任务艰巨、使命重大,面对这一新兴学科,他鹰隼试翼、勇于归零,重新开始忘我学习。虽然一切都仍处于摸索阶段,但这期学习班却被业内称为中国神经外科学的黄埔第一期。



江苏省神经外科专业的创始人

知行合一者,其志不远矣。1954年,经过一年的集中学习后,学习班的成员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地的学科带头人。侯金镐教授亦不负众望,回到当时还在镇江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附属诊疗所(江苏省人民医院前身),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神经外科学的孕育工作中。经过辛勤摸索,侯金镐教授率先创建了江苏省第一个神经外科(时称脑外科),即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其是国内最早的神经外科专科之一,后来发展为“十二五”科教兴卫医学重点学科。


第一次开颅 旗开得胜

1954年,就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附属诊疗所)神经外科(时称脑外科)建科后不久,医院收治了一名考虑诊断脑型肺吸虫病的志愿军战士。肺吸虫病在条件艰苦的朝鲜战场并不少见,由于条件艰苦,一些志愿军战士便以当地河沟中的野生龙虾、蜊蛄为食,从而感染了脑型肺吸虫,成虫经纵隔沿颈内动脉周围软组织上行入颅,出现压迫症状后唯开颅摘除虫体方能根治。


医院第一时间通知侯金镐教授,让他来组织治疗方案,因为全院上下仅有侯金镐教授一人见过开颅手术。实际上,侯金镐教授彼时也仅仅是在研修班上见过赵以成老师的手术而已,自己还没有动手做过。“那次,我可紧张极了!”性格温厚沉静的侯金镐教授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开颅处女作,“我们连最必须的脑血管造影针也没有啊!只得凭记忆模仿赵以成教授从国外带回来的造影针,自己做了一根。放射科医生和我一起研究如何准确地查到病变的部位。手术助手、麻醉师、护士都没有见过开颅手术,不知道如何配合,我们在一起日夜练习……”


侯金镐教授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枪林弹雨都没有夺去这些英勇战士的生命,我更不能让一个小小的肺吸虫夺去他们的生命!就这样,他一遍又一遍查资料、翻笔记,重温老师手术示范的所有细节。长达一周的充分术前准备,加上此前六年苦读打下的深厚临床专业基础,以及同志们的通力协作,使侯金镐教授的第一例开颅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病变切除——患者脑内豌豆大小的成虫被完整取出,虫子取出时还是活的。术后,在那个没有ICU的时代,他守在病人身边七天七夜,不断地给病人量血压和脉搏,观察病人的瞳孔。危险期过去了,战士醒来了,侯金镐教授第一次尝到了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艰辛与欢乐。



消息传开,同样病情的病员一个又一个从别的医院转来。侯金镐教授又连续做了11例开颅手术,无一例死亡。


一锄一镐  创造第一

侯金镐教授名字中的“镐”为多音字,大部分人初见会念Hào,认为必取“光明”之义,又或指周代都城,“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然而他本人解释应该念“gǎo”,锄头一样的工具,用于刨土。胼手胝足,一锄一镐,开天辟地,才有一片光明。


建国之初,诊疗条件十分简陋,困难重重。侯金镐教授秉志在胸,发挥锄镐之势,遇水架桥,从无到有,敢为人先,开创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率先在江苏省冲破颅脑手术禁区,于神经外科领域创造多个第一,为神经外科这一专业的发展壮大作出巨大贡献:


他自行研发制作必备的手术器械、止血骨蜡和海绵等,创造条件开展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脑寄生虫病、先天性畸形、脑脓肿等疾病的救治工作。


上世纪60年代探索开展低温低压脑手术、后颅窝三叉神经根部分切断术。


上世纪70年代开展颈前入路椎间盘手术、选择性脑室造影术。研制了截瘫病人在脑电控制下锻炼行走系统,进行了脑胶质瘤热疗实验研究。


1979年,他在全国率先开展枕下经内耳道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从此于医学界声名鹊起。此后先后完成了数百例听神经瘤手术,实现了面神经功能的保留率始终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取得如此成就的背后,是侯金镐教授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长期践行,他认为医生的神圣职责不仅包括把患者救活,还应必须考虑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为了避免听神经瘤手术损伤到面神经,留下口、眼歪斜的后遗症,侯金镐教授不厌其烦,始终不遗余力探索保留面神经的途径


上世纪80年代,侯金镐教授开展的“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8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检查听神经瘤术后病人


公认颅脑手术成功率最高

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侯金镐教授创新之余精细审慎,致力于提高开颅手术的治愈率,成功开展了多例高难度颅脑手术。几十年里,他先后为数千名患者打开头颅,治疗脑瘤、听神经瘤、垂体腺瘤、脑缺血以及脑溢血等病,成功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已然成长为江苏乃至中国神经外科学领域的标志性人物。


1960年,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上,神经外科学组曾总结:侯金镐教授的手术在全国成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由全国最高级别专业会议认定的“最高”和“最低”,是对他精湛技术的最高褒奖,也是他精湛技术的真实写照。



不拘小节 翻墙救病患 

医德高尚者,患者恒敬之。侯金镐教授说,神经外科的病人病情变化十分迅速,所以医生必须时刻做好准备。科室里的每一位医生外出时都要告知去向,以便在情况紧急时及时召回。有一次侯金镐教授接到南京脑科医院院长的电话,称一位儿童患者呼吸已经停止,危在旦夕。侯金镐教授听闻立刻起身,容不得些许怠慢,着急从省人医赶往一墙之隔的脑科病院。为了节省时间,侯金镐教授选择直接翻越两院之间的篱笆。经过半小时的抢救,孩子恢复了呼吸,侯金镐教授成功实施了手术,摘除了小脑肿瘤。孩子的父亲当时正被派往新疆工作,得知此事后感激涕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侯金镐教授,实乃爱患如子的医者父母的绝佳典范。


涉外医疗大获成功 创造医学奇迹

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日本名古屋红十字二院是有着30多年历史的友好往来医院。30多年来,两院互访交流,在医学领域共同谋求发展,成为中日民间友谊的一段佳话,而追溯渊源,则得益于侯金镐教授成功抢救了日本友人佐佐木昇平的生命。


1980年5月,时年63岁的日本商事株式会社董事长佐佐木昇平先生,在随名古屋文具行业访华团来南京参观期间,突然昏倒在宾馆卧室的卫生间内,清晨送至江苏省人民医院(时名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室门前时,其两侧瞳孔缩小,右侧面神经麻痹、肢体偏瘫,被确诊为重型脑溢血。彼时佐佐木先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做过胃大部切除手术。脑血管造影检查后初步认定是左侧大脑基底节出血,且出血量很大。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涉外医疗是备受各方瞩目的大事,加之患者情况复杂,年近花甲的侯金镐教授亲自出马为佐佐木实施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由于当时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多数是由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因此有关手术的疗效和风险,需要和家属充分沟通。佐佐木远在名古屋的家属通过电话表示:“我们相信中国医生,一切按中国医生的嘱咐办。”


侯金镐教授在佐佐木入院十二小时后主刀手术,刘承基教授、吴幼章教授密切配合。凌晨一点半,手术顺利结束,时长不到两个小时,清除颅内血肿50毫升。术后第六天患者逐渐清醒,奇迹般生还,眼含热泪连声道谢。术后三周患者右手可掀起被子、右下肢能屈伸。期间,医疗团队夜以继日守护在术后的患者身旁,严密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正确措施,使病人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抢救佐佐木昇平先生
 
目睹一切的佐佐木夫人情不自禁地说:“佐佐木得救了,幸亏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如果在其他国家,我虽能花钱请一两位专家,哪能一次又一次请全院、全市、全省的这么多专家呢?是中国人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救治成功的消息传到日本,爱知县仲谷知事和名古屋市木山市长向正在访日的华国锋总理深表谢意,同时向省长惠浴宇和市革委会储江主任发来感谢电,日本报刊和电台也将此事作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广泛传颂,在专题报道里,侯金镐教授的照片登在头版显著位置,被称为救命大恩人。凭借着高超的医疗技术,侯金镐教授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日本名古屋市第二红十字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们对此高度评价说:“在没有CT的条件下,对一个高血压、脑出血昏迷病人,一个身患多种疾病的老人,能如此迅速地作出诊断,并取得如此好的疗效,这是医学上的奇迹。”


名古屋第二红十字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新谷彬热诚地向侯金镐教授表示敬意,他感叹地说:“真是了不起,过去我对中国了解得太少了。”


1980年底,侯金镐教授随江苏省医疗卫生考察团前往日本时,专程到名古屋看望疗养中的佐佐木。当地报纸以“佐佐木的救命恩人”为题,在头条位置刊登了佐佐木见到侯金镐教授时感激涕零的大幅照片和报道


功深境远 大医恒勤

斩获如此好评,离不开侯金镐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侯金镐教授曾说:“我选择了从医,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苦。我从不后悔自己行医60余载的艰苦付出,从不遗憾当初选择了这个神圣的职业。”


侯金镐教授对专业技术的钻研十分苛刻,他和学生研究显微手术,每天花费数小时在动物血管上反复练习:直径不到一毫米的血管,静脉吻合缝七八针,动脉吻合缝十针。


侯金镐教授工作上至德行本,善医济世,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和不恭。他确定诊治方案十分审慎,力求准确无误。对医疗各环节要求十分严格而明确,力求又好又省。每次手术后,侯金镐教授放弃回家休息,继续守护在患者床边,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时采取措施,有时还为病人端尿清大便,确保病人安全、舒适,许多危重病人因此得以陆续抢救。



歌德说: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行医的日子,侯金镐教授总是非常忙,归家不知何日。其夫人在家里常备一个收拾好的旅行袋,方便他随时拎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中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优良医德医风的“医疗工作八字要求”——“爱、慎、严、明、准、协、快、好”,即是从侯金镐教授集中概括而来。


若干年后已是耄耋老人的侯金镐教授晚年因为糖尿病眼底病变,双眼几乎失明,且其不复有力的双手,甲面肉眼可见凹凸不平。他说:”我们做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防护不够,射线吃多了就这样。我跟佐佐木学到一个日语词,叫‘一生悬命’,就是拼了命也要干的意思。”“幸好,你们已经不用这样了。”


这样拼搏的奉献精神,尚且是开创时代的社会需要,亦基于个人的品德修养。救死扶伤、提携后学、披肝沥胆、不计回报,似乎是当时医者大家的常态。这不仅是宏大叙事中的个人命运,更是大开创年代中的朴素情怀。


育人理想 落地生根

边远地区患者交通不便,误诊患者增多,侯金镐教授见状心情沉痛,下决心要为脑外科专业的普及和提高而奋斗。因此在开展患者救治的同时,侯金镐教授倾心教学,出色地完成了医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先后荣获国家教委和省教委授予的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的称号,并为省内外和部队众多兄弟医院培训了100多位进修生。



师从名师而名师辈出。这些进修生得益于侯金镐教授的言传身教和日常指导、帮助,迅速成为各医院脑外科专业的骨干或创建人,脑外科专业亦得以迅速在省内外、部队普及提高。许多昔日的进修生、今日的专家们,都亲切地称侯金镐教授为恩师。


傅震教授和刘宁教授先后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也都曾担任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这个省内专业影响力最大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84年,首任主任委员正是他们的老师侯金镐教授。


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成立


学生傅震教授

傅震教授说到侯金镐教授感慨万分:“我是改革开放以后,他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还记得侯老为我修改一篇论文,他一字一句地改到了凌晨一点,连标点符号都守着我改了,最后我还是翻墙回到的宿舍。在培养学生方面,他真的是我们这辈人的学习榜样。”


据悉,为了带傅震教授办理去德国留学的申请,师徒俩几次从单位步行好几公里去省教委。1989年傅震教授学成归来,行李装的是动脉瘤夹、双极电凝等国内还很少见的手术器械,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动静脉畸形切除术都是彼时得以开展,他也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

学生刘宁教授

刘宁教授是侯金镐教授的第二批硕士研究生,谈到侯金镐教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时,他回忆道:“有一年暑假,我还是在读研究生,认为是假期,就把安排在暑期筛查的病人检查时间往后推到开学后,侯老知道后,批评道‘约好了时间怎么能改呢?’让我羞愧不已。”

学生范明教授

侯金镐教授的关门弟子范明教授回忆道:“在手术和做学术时,侯教授的超时空的治学态度,使我一生受益。为了做到最完美,他不在乎时间多少,外在条件如何,对一个脑外科医生,这是何等重要,因为there is no second chance。”

学生陈放祥教授

“几天前中国神经外科失去了一位泰斗,侯老走了。我相信每个知道侯老的人没有不由衷敬佩他老人家的。学术上侯老思维慎密严谨,博文强记又敢为天下先。他老人家不愧为中国神经外科界的八大创始元老之一。”侯金镐教授去世后,他的学生、现在美国做神经外科医生的陈放祥教授在朋友圈里写下的这段话,也代表着了解侯金镐教授的众多神经外科后学们对他的评价。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尤永平主任发给本刊的寄语

侯金镐教授一生救死扶伤、披肝沥胆、严于律己,提携后学,不争名、不逐利,言传身教中是“自省、专注、悲悯”的学人风骨与治学风范。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浩荡长风。铭记侯老走过的历程、留下的创造、挥洒的情感、坚守的信念,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诸同仁在新时代的征途中将永远以之为榜样,勠力同心、奋力前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先人长逝,而火种代代传承,血脉澎湃不息。


尤永平
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机制及诊疗策略优化研究,在多个领域开展临床实践改良与创新,形成了以脑胶质瘤个体化诊断与治疗为核心的学术特色。主编《脑胶质瘤规范化诊疗标准操作规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等重大项目,发表SCI论著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成果奖励。2020年全国神经外科专家学术影响力排名第19位,入选“国之名医-优秀风范”。


学科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由国内著名神经外科前辈侯金镐教授创立于1954年,是国内最早的神经外科专科之一,也是江苏省内首个神经外科。经多年发展已成为江苏省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神经外科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为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江苏省强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南京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科联盟主任委员单位(联盟现已发展包括省内外56家成员单位)。学科为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内首批获认证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参考资料


1. 顾媛媛,何伶.《侯金镐: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中国医学人文杂志,2017

2. 《侯金镐教授:您一路走好!》.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大一附院官微

3. 范明.《感谢我的恩师侯金镐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大一附院官微

4. 脑医汇.《【中国神外百年百科百人巡礼】冯传宜教授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神外资讯公众号

5. 《中央决定:侯建国同志任中共质检总局党组书记(附全国侯氏高校领导大全)》.侯氏一家亲公众号

6. 《典藏记忆·寄语百年㊃|老专家周惠芬谈坚定信念》.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员之家公众号

7. 何伶顾媛媛.《他的手术被全国专家认定成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他走了,留下神经外科的传奇》.南京医科大学公众号

8. 《一锄一镐,始有光明》.gh_488f633a996d

9. 《讲述丨抢救日本友人佐佐木昇平先生》.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大一附院官微

10. https://xiaoban.njmu.edu.cn/55/3a/c8337a87354/page.htm

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d88b140100wynd.html

本文内容素材取自公开资料,受访者回忆仅代表个人观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