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异质性强、复发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其手术的主要原则是最大限度保留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神经外科医师在术前规划、手术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获益和损害等等。随着精准医学理念、技术的推动下,胶质瘤手术也迈向精准医学时代。
一、扩大切除手术,改善患者预后
多项研究均提示,肿瘤切除程度与胶质瘤患者生存期显著相关。扩大切除手术主要是指在T1增强像全切基础上进一步切除部分Flair像,能有效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期。此概念的提出,主要基于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笔者团队发现,放疗抗性高的肿瘤细胞大多位于胶质瘤瘤周附近;瘤周水肿带>1 cm是胶质瘤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因素;胶质母细胞瘤T1增强像全切基础上Flair像切除率≥35%,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笔者团队也提出了以手术为导向的影像新分型和手术新规范,能够较好地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患者预后。
二、多技术集成手术平台助力手术
多技术集成手术平台主要包括术中影像学技术(术中神经导航、术中MRI、术中超声、术中荧光等),术中脑保护技术(术中唤醒、术中电生理等),手术技术(沿肿瘤与脑组织间水肿带分离、优先保护引流静脉等)。运用术中神经导航、术中超声、术中电生理、术中唤醒等多种组合技术,可明确肿瘤范围及其周围重要功能区,以及持续监测术中患者脑功能状态。切除肿瘤过程中;(1)可运用术中MRI、术中超声等技术实时确认有无残留及残留病变与重要结构的关系;(2)手术中应尽可能沿肿瘤与脑组织间水肿带分离;(3)掌握脑血液供应和回流线路,识别与保护重要血管,优先保护引流静脉;(4)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三、精准化、个性化手术是大势所趋
精准化、个性化手术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职业、病变位置、以及分子病理等情况。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16版)在传统组织学分型基础上,引入分子病理特征,如IDH基因突变情况和染色体1p/19q缺失状态,使得胶质瘤的诊治策略逐渐走向分子病理指导下的精准诊疗。如与代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相比,IDH野生型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生物学行为更恶性,对术后放化疗敏感性更低,预后更差。近期胶质瘤分子亚型与手术切除程度相关研究提示,不同分子亚型的胶质瘤应该采取精准个性化的手术策略。为此,国内外学者正在积极开展分子标志物的术前、术中预测研究。笔者团队围绕IDH、1p/19q这两个标志物,开展了术前影像学、血液学预测及术中肿瘤的快速诊断等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推动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胶质瘤手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