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7日发布 | 883阅读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神外年会每日会讯

神外年会每日会讯

潘隆盛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达人收藏

6381219126943106664410165.jpg

经颅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借助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引导和定位,通过相控阵超声系统聚焦靶区的超声能量密度实现多种生物物理效应。

一、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现状

1. 利用超声热效应进行治疗

高强度MRgFUS具有极好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可控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丘脑切开术、苍白球切开术等脑损毁治疗中。目前不同团队的帕金森病(PD)、特发性震颤(ET)报道中,MRgFUS丘脑切开术和苍白球切开术的震颤控制率在50%~85%,与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式相比没有明显的疗效差别,并且没有显著的术后并发症。多项研究发现,MRgFUS丘脑切开术治疗ET比DBS治疗节约68.28%的经济支出,并且能更好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2月3日批准了高强度MRgFUS丘脑切开术治疗震颤为主型的PD、ET的临床准入。

除了控制震颤之外,瑞典的D Jeanmonod团队应用高强度MRgFUS消融苍白球-丘脑束,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84%的震颤、70%的肌僵直、73%的运动迟缓,而且对于患者的睡眠障碍和慢性疼痛等非运动症状也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适用于非震颤为主型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022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潘隆盛团队向国内引进该术式,目前正在进行前期临床试验。

2. 利用超声的非热效应进行治疗

目前对于MRgFUS的非热效应治疗运动障碍疾病的研究正在积极探索中。西班牙Obeso团队对伴有痴呆的PD患者进行MRgFUS调控血脑屏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的研究,结果发现:MRgFUS血脑屏障调控有助于β-淀粉样蛋白的局部吸收,并且MRI扫描发现血脑屏障调控部位在治疗后48 h内恢复,没有出血性或缺血性病变。而聚焦超声进行神经调控治疗的研究还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例如,2019年我国郑海荣团队利用聚焦超声刺激PD小鼠运动皮层或丘脑底核,结果表明超声刺激缓解了PD小鼠的运动症状,并且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神经保护作用;2020年李小俚团队利用低强度超声刺激PD小鼠,证实了低强度经颅超声刺激可以显著降低PD小鼠运动皮层中的PD相关的神经电活动。

二、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的未来发展

虽然高强度MRgFUS的兴起再次将神经损毁治疗技术带回了临床工作一线,但是制约其临床推广的主要因素是术后较高的复发率。综合不同团队的研究报道,术后2年内有5%~20%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颤复发,致使部分复发患者需要再次接受MRgFUS消融或进行DBS治疗。因此,进一步加强对于MRgFUS治疗系统的优化、研究消融治疗后的病理重塑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此外,MRgFUS的非热效应的治疗价值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验证。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