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0日发布 | 461阅读

动脉内抽吸取栓的技术演变(二)

乔宏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1990-2000年代,血管内介入治疗蓬勃发展,血栓清除的工具技术层出不穷,进入一个短暂的百花齐放阶段。在导管抽吸之外,又出现了血管内超声、血管内激光粉碎血栓、血管内抓捕器取血栓等技术。


流变血栓清除导管也曾短暂的走红一时,甚至出现了准备在脑血管内大显身手的NeuroJet导管。回忆我当年在外周接触的流变导管,效率和取栓能力实在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效管腔不够,另一方面是先粉碎再抽吸的工作原理并不是最优的抽吸方式。



在这个阶段,神经介入医生开始尝试用各种工具技术挑战脑血管血栓闭塞,但是理想的取栓工具还未出现。短暂的热闹之后,这些工具的缺陷逐渐凸显,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技术突破。


直至2004,第一个颅内取栓装置MERCI获批,2008,Slitaire和Penumbra几乎同时进入颅内取栓领域。这3个代表性的取栓工具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而在取栓新时代来临前,神经介入医生已经在尝试脑血管内的血栓抽吸。


2002年,Dotter研究所报道了3例使用7F导管+60ml注射器完成的颈动脉血栓抽吸。



同年,巴黎Lariboisie`re医院的介入放射医生们报道了2例经导管抽吸基底动脉尖血栓。使用的是普通的4F/5F Terumo造影导管+50ml注射器。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现在我们熟知的 René Chapot。20年后,这位大牛仍然是活跃在取栓第一线的术者。



在亚洲,韩国的神经介入同道紧跟潮流。2005年这篇文献中,他们报道了使用8F指引导管+50ml注射器,抽吸颈动脉窦部血栓。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来自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医院的Gao Feng Xu。在此致敬!



在那个时期,众多的工具和方法被尝试用于脑血管取栓,但实际上我们看到,早期的工具在效率和安全性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成功取栓的病例都存在一定偶然性,无法普遍使用。


而在抽吸领域,从上述少量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未来的一些方向,比如足够大的内腔(7F,8F)和相对柔软的导管(Terumo),提示管腔直径和到位性是抽吸导管最重要的参数。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