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0日发布 | 562阅读

Science子刊丨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团队报道改善PTSD模型过度增强防御行为的新神经机制


排版 | AiBrain 编辑团队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难治性精神疾病,通常是由严重事故或灾难引起的。PTSD在全球范围内的终生患病率为1.9-6.8%,传统暴露治疗或药物治疗对40%的患者无明显作用。该疾病影响着大量患者,需要长期的训练治疗以及持续的社会支持,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伦理负担。临床上,PTSD患者往往对相对较小的刺激表现出过度的防御反应,表现出被激怒的行为,如何有效改善PTSD患者的过度防御行为是目前全世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2023年2月3日,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武胜昔/郭保霖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题为“Reversal of hyperactive higher-order thalamus attenuates defensiveness in a mouse model of PTSD”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利用SPS&S小鼠模型构建了一种可以有效拟合PTSD患者过度防御行为的PTSD模型小鼠,通过光遗传学及化学遗传学等多种调节方式,环路调节高阶丘脑的神经元活动,有效地改善了PTSD模型小鼠过度增强的防御行为。


研究者发现, PTSD模型小鼠存在过度的对于胡须刺激和创伤相关环境诱导的防御行为,在防御行为过程中,PTSD模型小鼠高阶丘脑-丘脑后内侧核(PoM)的神经元活动性显著升高,同时其抑制性的上游输入的来源脑区丘脑网状核(TRN)的神经元活动性降低,前联合皮层(FrA)为PoM的下游与防御相关的作用脑区。



通过在PoM原位过表达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ir2.1或者化学遗传学抑制PoM的神经元活动性,可以有效改善PTSD模型小鼠过度增强的防御行为。同时,通过化学遗传学特异性地激活对PoM有投射的TRN神经元或者光遗传学激活TRN投射到PoM脑区的轴突终末,均可以有效改善PTSD模型小鼠的过度增强的防御行为。


并且,该研究通过狂犬病毒逆行示踪技术和Fos TRAP技术首次验证前联合皮层FrA为PoM下游与防御行为相关的作用脑区,通过光遗传学特异性地抑制PoM投射到FrA的轴突终末,可以有效改善PTSD模型小鼠的过度增强的防御行为。


据此,课题组在PTSD模型SPS&S小鼠上,实验证实了环路调节高阶丘脑可以有效地改善PTSD的过度防御行为,为潜在的临床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教授、郭保霖研究员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硕士奚楷文、硕士肖昊翔、以及博士后黄鑫和硕士袁滋铎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技创新2030计划项目、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神经血管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基金、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e5987

AiBrain内容团队为大家整理了文章的pdf,如有需要,请公众号后台留言“pdf”或扫码添加AiBrain助手微信获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