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8日发布 | 979阅读
【雷霆解剖系列】脊髓解剖

雷霆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我们来聊聊脊髓的解剖——


01


首先看看脊髓的定义:


人和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神经信息。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首先我们来看看脊柱在哪?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





脊柱有颈、胸、腰和骶曲四个弯曲。





那么脊柱的体表定位标记有哪些?



02


知道了脊柱的位置和体表定位以后,下面来看看脊髓位于脊柱的什么部位?


脊髓上端连于延髓,下端终于马尾,脊髓末端终于L1或L2锥体水平;


脊髓包括颈髓(C1-8),胸髓(T1-12),腰髓(L1-5),骶髓(S1-5),和尾髓,共31个节段。


成年男性约45cm,成年女性约43cm。




同时,从这张图可以看出:


   - 颈髓C1发出的脊神经从寰椎(第一颈椎)上方出椎管


   - 颈髓C2-8发出的脊神经分别从颈椎1-7下方出椎管


   - 自胸髓T1开始一直到尾髓,脊神经分别从相应锥体下方出椎管


例如:C3发出的脊神经是从第二颈椎下方出椎管,而L1发出的脊神经则是从第一腰椎下方出椎管。


再看看脊髓的体表定位




这两张图可以清楚看到脊髓圆锥、腰大池(脊髓圆锥到蛛网膜下腔末端)和马尾神经在骶骨和尾骨内的分布。


那么什么是马尾神经?


在脊髓圆锥以下的腰骶神经根称为马尾,马尾由L2-5、S1-5及尾节发出的共10对神经根组成;


马尾神经在S2椎骨水平以下(此处是腰大池下端终点)完全由硬脊膜覆盖。


腰大池位于L1/2椎体平面到S2椎体平面之间,那么腰椎穿刺在什么部位进行?


腰穿部位L3/L4间隙或L4/L5间隙。



03


了解了脊柱脊髓的位置以后,我们来聊聊脊髓的大体解剖


脊髓


    - 位于椎管内

    - 正中有中央管

    - 中央管周围呈蝶形为脊髓灰质,灰质是神经元聚集部位

    - 灰质周围是白质,含大量神经纤维,包括上行/下行神经传导束

    - 脊髓表面有软脊膜包被

    - 蛛网膜与硬脊膜相贴近,故脊髓的蛛网膜下腔间隙较大脑的蛛网膜下腔间隙明显增大

     - 硬脊膜与棘突(后)和椎体(前)之间填充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在脂肪组织内含有大量的静脉丛,感染和肿瘤易通过这些静脉播散

    - 脊髓背侧连于后根神经,传导感觉

    - 脊髓腹侧连于前根神经,传导运动。胸髓的前根神经(胞体位于脊髓灰质侧角)包含交感神经纤维,在下面具体说明

    - 脊髓前、后根神经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出椎间孔以后再分出多个分支走行





这里有个问题,齿状韧带是什么?


软脊膜与蛛网膜和硬脊膜之间的连接构成齿状韧带。


自颅颈交界处到T12水平,总共21对齿状韧带,左右对称,可能有加固椎体的功能。



04


看完了脊髓外部的解剖,再来看看脊髓内部的解剖结构


脊髓灰质解剖


前角:含有运动神经元细胞


后角:含有感觉神经元


侧角:交感神经元(胸髓T1-12,腰髓L1,L2),副交感神经元(骶髓S2-4),只有上述节段有侧角,包含相应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元。




脊髓白质解剖


脊髓白质是脊髓上行/下行传导束的传导通路。



脊髓节段之间还有脊髓节段性连接


脊髓不同节段之间也有内在连接,这些内在连接帮助人体完成脊髓反射,同时协调不同部位肌肉的运动




脊髓灰质与脊神经相联系,那么其中具体的联系机制是什么?




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外周刺激,将冲动传导至相应节段的脊髓,再将信息传导至运动神经元,从而引起肌肉收缩活动。


这是一个简单的单突触连接反射活动。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脊神经有两个根:前根和后根,后根有后根神经节,而前根没有,这是为什么?


脊神经后根是传入神经根,为感觉传导通路,感觉神经是假单极神经元,其神经元胞体位于后根的神经节内(注意看下图的蓝色小点,代表感觉神经元胞体),所以后根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聚集处)


前根是传出神经根,是运动传导通路,Alpha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灰质前角内(下图中的红色小点,代表运动神经元胞体),所以前根没有神经节


胸髓具有脊髓灰质侧角(也称外侧角),包含交感神经元胞体,发出纤维也经前根出脊髓。


弄明白了嘛!:)


05


再来看这张图




这里显示了脊神经反射的两种形式:单突触反射(左)和多突触反射(右)


单突触反射:


感觉神经末梢感受肌肉的刺激后,直接发出轴突与运动神经元相联系,从而引发相应肌肉的运动。


腱反射属于单突触反射,如果腱反射出现异常,则相应的脊髓节段可能出现损害。



多突触反射:


需要多个脊髓节段和内在神经纤维联系共同参与的反射。




脊髓分为颈髓、胸髓、腰髓和骶尾髓,分别来看——


颈髓


向上连于延髓,向下与胸髓相连接,有C1-8共八个节段,C1只含有运动神经根,无感觉神经根。


颈膨大包括C5-T1节段,C5-T1脊神经组成臂丛,主要支配上肢皮肤和肌肉。





 胸髓


   - T1-12共12个节段

   - 胸髓主要支配躯干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 胸髓灰质有侧角,包含交感神经元胞体

   - 交感神经元胞体位于T1-L2/L3水平,发出纤维部分进入椎旁节形成交感干,部分直接进入器官

    - 交感干位于脊柱两旁,向上至颅底,向下在尾骨水平左右合并组成奇神经节(注意:图示画错了,应该是尾骨水平,而不是尾髓水平!)


注:上图标示的是尾骨


腰髓


   - 包含L1-5共5个节段

   - L1-L2/L3节段包含脊髓灰质侧角,包含交感神经元胞体

   - L2-S3节段构成腰膨大,组成腰骶丛,支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

(图示显示的是L1-S3,我不清楚哪个正确,抱歉!)


骶髓


   - S1-5共5个节段


   - S1-3与L2-5一起组成腰骶丛,支配下肢和臀部的运动和传导感觉


   - S4-5支配会阴区和肛周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 S2-S4节段的脊髓灰质侧角包含副交感神经元胞体,发出纤维支配部分结肠和直肠、膀胱及生殖器的平滑肌和腺体。




尾髓


   - 只有一个节段

   -发出尾神经

   - 支配尾骨表面的皮肤

   - 尾神经发出分支与S5一起支配尾骨肌,再与S4,S5一起组成尾神经丛,并发出肛尾神经支配骶结节韧带。




这里插播一下:尾骨肌和骶结节韧带在哪里?


尾骨肌位于:坐骨和骶棘韧带之间,与肛提肌一起起到加固盆底的作用,形成盆隔。




骶结节韧带位于骶骨和坐骨结节之间,含有臀下动脉。




06


小结:


1:脊柱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9块,共33块椎骨构成;脊髓包括颈髓(C1-8),胸髓(T1-12),腰髓(L1-5),骶髓(S1-5),和尾髓,共31个节段。


2:脊髓上端连接延髓,下端终止于脊髓圆锥,脊髓圆锥连接马尾。脊髓圆锥位于L1锥体水平,腰大池终止于S1/S2棘突水平。


3:马尾神经由L2-5、S1-5及尾节发出的共10对神经根组成,在S2棘突水平以下完全由硬脊膜覆盖。


4:脊髓包括正中央的中央管,中央管周围蝶形的脊髓灰质和灰质周围的白质构成。脊髓灰质前角含有Alpha运动神经元,其轴突终止于肌细胞;脊髓灰质后角含有来自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发出的轴突及中间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等,主要传导感觉冲动;脊髓灰质侧角仅存在于胸髓、部分腰髓和骶髓中,包含交感神经元/副交感神经元,发出纤维支配相应脏器。


5:感觉神经元是假单极神经元,所以其胞体位于脊髓外,并聚集成神经节。C1不包含感觉神经纤维。


6: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并成一束,自椎间孔出椎管,故椎间盘突出、骨折等造成椎间孔狭窄,可压迫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感觉、运动障碍。


7:脊髓外面包被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硬脊膜和椎体之间存在大量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内包含静脉丛,这些静脉丛是椎内感染和肿瘤播散的主要通道。


8:腱反射属于单突触反射,腱反射异常可推断相应脊髓节段的损害。肱二头肌反射C5/C6,肱三头肌反射C6/C7,膝腱反射L3/L4,跟腱反射S1/S2。


9:脊髓包括颈膨大(C5-T1),组成臂丛,支配上肢肌肉的运动和传导相应部位的感觉;腰膨大(L2-S3),组成腰骶丛,支配下肢和臀部肌肉的运动及相应部位的感觉。


10:T1-L2/L3水平脊髓灰质外侧角包含交感神经元胞体,发出交感神经,部分在脊柱旁形成交感干。交感干上至颅底下至骶骨水平左右联合并在中线部位形成奇神经节,再发出纤维支配相应器官的平滑肌和腺体,部分纤维直接进入器官。


11: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面神经(上泌涎核)、舌咽神经(疑核和下泌涎核)、迷走神经(疑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和S2-S4脊髓灰质侧角包含副交感神经元,发出纤维支配相应器官的平滑肌和腺体。


学会了吗?Enjoy!:)


引用和致谢:

http://paramountsportsrecovery.com.au/wp-content/uploads/2014/08/bigstock-Spine-Anatomy-Bones-47708056.jpg

http://baike.baidu.com/view/63223.htm

http://www.backpain-guide.com/Chapter_Fig_folders/Ch05_Anatomy_Folder/Ch5_Images/05-4_Overall_Spine.jpg

https://web.duke.edu/anatomy/Lab01/images/Gray's%202.57.jpg

http://www.nutrimaxorganic.com/health_topics/images/spine.jpg

https://web.duke.edu/anatomy/mbs/Lab01_MBS/images/Tank&Gest%20back.jpg

https://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329/flashcards/1893329/jpg/surface_landmarks1349025949000.jpg

http://2.bp.blogspot.com/_5Nslwo9F6bI/TLu1O-i4wqI/AAAAAAAAAoY/DbNc6gtOBgk/s1600/Back+Anatomy.jpg

Schünke, Michael, Lawrence M. Ross, Edward D. Lamperti,Erik Schulte, and Udo Schumacher. Atlas of Anatomy: Head and Neuroanatomy.Stuttgart, NY: Thieme, 2007. Print.

https://web.duke.edu/anatomy/Lab01/images/Gray's%202.61a.jpg

https://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425/flashcards/2143425/png/untitled1352404174137.png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9110.htm

http://www.riversideonline.com/source/images/image_popup/ans7_lumbar_puncture.jpg

https://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956/flashcards/41956/png/spinal_cord1320637606688.png

http://images.slideplayer.com/10/2809432/slides/slide_12.jpg

https://droualb.faculty.mjc.edu/Lecture%20Notes/Unit%205/FG14_02c.jpg

http://ueu.co/wp-content/uploads/2014/09/C4-FF64.png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e/Spinal_dura_mater_1.jpg

http://clinanat.com/images/MTD/LargeImages/arachnoid_lg.jpg

http://images.slideplayer.com/17/5272804/slides/slide_7.jpg

Ceylan, D., et al., The denticulate ligament: anatomicalproperties, functional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Acta Neurochir (Wien), 2012.154(7): p. 1229-34.

Duus, P., ed. 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解剖、生理、临床(第8版). ed.M. Bahr. 2009, 海军出版社.

http://faculty.sdmiramar.edu/faculty/sdccd/mmcmahon/images/AnatomyLabPhotos/nervous/spinalcord/Spinal%20Cord%20xs%202.JPG

Purves D, Augustine GJ, Fitzpatrick D, et al., editors.Sunderland (MA): Sinauer Associates; 2001.

https://s3.amazonaws.com/classconnection/64/flashcards/261064/jpg/1-149714B3997267383C1.jpg

https://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68/flashcards/1810068/jpg/cervical_enlargement1353006909505.jpg

https://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46/flashcards/1740046/jpg/cardimage_4541177_01353448341345.jpg

https://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745/flashcards/1158745/jpg/ulnar_nerve1334886805574.jpg

http://andrewpricemd.com/wp-content/uploads/2015/02/Brachial_Plexus_Nerve_anatomy1.jpg

http://classroom.sdmesa.edu/eschmid/F11.02.L.150.jpg

Blumenfeld, Hal. Neuroanatomy Through Clinical Cases.Sunderland, MA: Sinauer Associates, 2011. Print.

https://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365/flashcards/3922365/png/thoracic-1439894145C7E1649D6.png

Oh, C.S., et al.,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opographicanatomy on the ganglion impar. Anesthesiology, 2004. 101(1): p. 249-50.

http://wps.aw.com/wps/media/tmp/labeling/7093743_dyn.jpg

https://d7c2b0wpljtwf.cloudfront.net/var/ezwebin_site/storage/images/media/images/e-anatomy/spinal-cord-illustrations/spinal-nerve-dermatome-anatomy-schematic/2344869-1-eng-GB/spinal-nerve-dermatome-anatomy-schematic_medical512.jpg

Clinical Anatomy of the Spine, Spinal Cord, and Ans (ThirdEdition) (2014). Gregory D. Cramer, Chae-Song Ro

http://cache1.asset-cache.net/gc/87377891-the-nerves-relative-to-the-tail-bone-gettyimages.jpg?v=1&c=IWSAsset&k=2&d=GQIYbkEYTZF9ZczHn0%2FefoSAXFXQZrKwUFm%2FGyzP0pqtQjIIEgaoR2dwdcjYMauv

http://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50f0b5be4b0ca752621710b/t/55d77966e4b0b0f70c941012/1440184680073/

http://anatomyzone.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21-Sacrotuberous-Ligament.png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未命名码.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脑血管”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神经解剖

261内容1592阅读

进圈子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