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6日发布 | 888阅读
神经介入

急诊超适应症应用替罗非班在神经介入中的安全性和并发症率

邵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吴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德国美因茨大学医学中心神经放射学系Carolin Brockmann等研究者对介入神经放射学患者中替罗非班超适应症使用的风险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21日的《Clinical Neuroradiology》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Brockmann C, et al. Clin Neuroradiol. doi:10.1007/s00062-022-01223-5】




研究背景



现代介入神经放射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INR)治疗过程中需要立即和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情况时常发生。例如:急诊颅外或颅内支架植入、术中急性血栓形成或颈内动脉严重血管痉挛经微导管药物灌注治疗时。尽管目前存在多种糖蛋白(glycoprotein,GP)IIb/IIIa受体抑制剂,但INR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仍是非肽选择性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tirofiban)。替罗非班其作用机制是可逆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和随后的血栓形成。由于其高受体亲和力和短的血浆半衰期,甚至能够溶解新鲜血栓,在上述情况下具有高血小板抑制潜力。在预防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心肌梗死上,替罗非班已被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此外,替罗非班经常超适应症应用于危重病人,例如刚刚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例如动脉瘤夹闭或置入脑室引流)或刚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从法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患者使用替罗非班是禁忌的。


目前,只有少数病例报道描述了替罗非班在神经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超适应症使用情况。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围手术期或术后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风险在2.7%至33%之间。考虑到缺乏在INR中频繁使用替罗非班的证据,德国美因茨大学医学中心神经放射学系Carolin Brockmann等研究者对介入神经放射学患者中替罗非班超适应症使用的风险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21日的《Clinical Neuroradiology》杂志上。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2个神经血管内中心接受神经介入治疗并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的86例患者的资料。除了超适应症使用外,近期卒中(<30天)、近期出血、低血小板计数(<150,000/μl)、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3倍、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和既往静脉溶栓史被列为禁忌症。



研究结果


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2岁(26-88岁)。患者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的原因分别为颅外(n = 35)或颅内支架(n = 35)、脑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n = 6)、通过微导管持续动脉内尼莫地平输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血管痉挛(n = 5)或神经血管内手术期间的血栓并发症(n = 5)。86例患者中有81例(94.2%)达到了预期的预防血栓并发症的效果。14例(16.3%)发生了替罗非班相关并发症,其中9例在开始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前不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86例患者中有12例死亡,而总体替罗非班相关死亡率为2.3%(2例死于ICH)。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是唯一与替罗非班相关并发症发生显著相关的参数(p = 0.026)。


图1. a. 在选择性和紧急情况下使用替罗非班进行的不同操作的绝对和相对数量。b. 不同血管内手术期间替罗非班相关并发症的分布。c. 替罗非班相关并发症的分布情况取决于用药禁忌的类型。


表1. 替罗非班治疗中禁忌症和并发症的关联。


表2. 根据机构、患者年龄和性别调整后的逻辑回归分析。



研究结论


尽管INR中超适应症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但在接受急性卒中紧急支架治疗的老年患者中观察到替罗非班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此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时应警惕并仔细评估风险。


关注替罗非班

静脉溶栓后在血管内治疗中动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评估


动脉vs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辅助血管内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替罗非班预防迟发性脑缺血/病例系列研究



2.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内资讯、神内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