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3日发布 | 1089阅读
颅底和内镜

蝶骨岩突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张强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南山医院)

李信晓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寿佳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Ayoze Doniz-Gonzalez等研究PPsb的解剖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结果发表在2022年3月的《J Neurosurg》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Doniz-Gonzalez A, et al. J Neurosurg. 2022 Mar 11:1-12. doi: 10.3171/2021.12.JNS212024.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内镜下经鼻手术切除向外侧延伸至岩斜区和海绵窦区的病变时,外展神经易受损伤。目前术中尚无准确的外展神经定位的解剖标志。蝶骨岩突(PPsb)是蝶骨鞍背两侧三角形的骨性突起,或可定位外展神经。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Ayoze Doniz-Gonzalez等研究PPsb的解剖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结果发表在2022年3月的《J Neurosurg》在线。

研究方法



作者对21例干性颅骨进行骨性解剖研究,取16例硅胶灌注固定的尸头行内镜下经鼻或开颅手术暴露PPsb,测量从下方的破裂孔至PPsb以及PPsb至后床突顶端的距离,记录PPsb的解剖变异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并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来说明PPsb的临床应用。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PPsb呈三角形的骨性突起,其基底部向内侧靠近鞍背,尖端向后外侧指向岩骨尖。PPsb的平均宽度为3.5±1mm;至破裂孔的平均距离为5±1mm,到后床突的平均距离为11±2.5mm。PPsb位于岩斜区静脉汇合处的前方;岩下窦的上内侧以及岩上窦的内下方构成海绵窦的内下界,界定颈内动脉斜坡旁段进入海绵窦前的上限。PPsb位于外展神经的前内侧和下方,构成Dorello管的底壁。术中轻轻移动颈内动脉斜坡旁段可显示PPsb,是定位外展神经的可靠标志(图1-6)。

图1. 蝶骨岩突与硬膜关系。A. 后上面观。PPsb(红点三角)在岩斜裂PCF(黑点虚线)的内侧。B. 外侧面观。PPsb和蝶骨舌突(LPsb)分别构成颈动脉沟(红线)和破裂孔的内侧界和外侧界。岩尖位于PCF的外侧(红色虚线)。Gruber韧带向下附着在岩骨尖的蝶结节处。C. 与硬膜的关系。Gruber韧带从鞍背延伸到岩骨尖,构成Dorello管的顶壁。D. 外展神经在Gruber韧带的下方走行至PPsb的上方弯曲进入海绵窦。


图2. 蝶骨岩突的解剖。磨除右侧蝶窦底壁显露颈内动脉斜坡旁段,牵拉硬膜可显示PPsb,切断颈内动脉斜坡旁段可见外展神经、Gruber韧带、岩下窦以及磨除PPsb后的岩上窦。


图3. 蝶骨岩突与周围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A. 颅底CT血管重建的正位图。蝶骨岩突(蓝色阴影)位于颈内动脉斜坡旁段的后方,表示海绵窦外段和海绵窦内段之间的过渡。岩斜裂(黄色虚线)位于颈内动脉的外侧。B. 切除脑组织,保留颅神经和血管结构;打开部分左侧硬膜内层显示外展神经在岩斜静脉汇合处(PVC)(黄色虚线梯形)内、岩下窦外走行。C. 右侧海绵窦外侧壁侧面观。PPSb位于颈内动脉后方、外展神经下方,向下牵拉三叉神经可见岩舌韧带,与PPsb一起构成海绵窦下界。D. 外展神经和颈内动脉走行;磨除岩骨显示桥前池和外展神经脑池段,以及颈内动脉岩骨段。PPsb标志外展神经硬膜间段和海绵窦段的过渡,以及颈内动脉斜坡旁段和海绵窦段的过渡。

图4. 蝶骨岩突与动脉的关系。A-D. 脑膜垂体干(MHT)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后曲部后壁,发出小脑幕动脉、垂体下动脉和脑膜背动脉三支。E. MHT分支的内镜观,可见垂体下动脉走行至垂体的后叶,小脑幕动脉向上走行至海绵窦的顶壁,脑膜背动脉在PPsb的上方走行,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F. 脑膜背动脉的分支,内侧支供应斜坡硬膜,外侧支走行在外展神经外侧。G. 脑膜背动脉外侧支进一步分为内外两支。H. PPsb位于三叉神经内侧。


图5. 内镜下经鼻-斜坡-翼突入路逐步识别和去除PPsb。A. 磨除右侧部分蝶窦骨质及斜坡隐窝,沿鞍底外侧硬膜外到达PPsb。B. 剪开斜坡后硬膜及覆盖右侧颈内动脉斜坡旁段硬膜,直至硬膜环近端。C. 近距离显示,PPsb与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关系。外展神经出现在岩斜静脉汇合处,并在PPsb外侧延伸;脑膜背动脉的内、外侧支在PPsb的上方。D. 完全磨除斜坡骨质,保留蝶骨岩突,Gruber韧带位于外层硬膜和外展神经的后方。E. 去除PPsb,剪开外层硬膜,显示外展神经的硬膜间段。F. 显示左侧海绵窦下界(黄色虚线)。PPsb为内下界,蝶骨舌突(LPsb)为外下界。


图6. 开颅后的外侧观。A. 前外侧入路。打开海绵窦的外侧壁,向下牵拉三叉神经眼支,可经Parkinson三角到达PPsb,外展神经在PPsb上方,弯曲走向海绵窦的外侧。B. 后外侧入路。中颅窝联合切除部分迷路入路。磨除岩尖,保留PPsb内侧,可见外展神经脑池段和硬膜内段。


研究结论



作者总结提出,蝶骨岩突可作为术中定位外展神经的恒定且实用可靠的解剖标志,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镜下经鼻-斜坡入路中外展神经损伤的风险,对于识别海绵窦的下内侧界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