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Daisuke Yamazaki等人采用“越狱技术”成功治疗了一例伴有易损斑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结果于2022年9月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
——摘自文章章节
【REF:Yamazaki D,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2;168:58-62. doi:10.1016/j.wneu.2022.09.078】
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栓塞保护装置是预防脑栓塞的常用手段。我们在一例颈动脉支架术(CAS)中,使用了一种新远端气囊保护系统,这个操作过程被称为“越狱技术”,这个病例通过桡动脉入路进行。来自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Daisuke Yamazaki等人采用“越狱技术”成功治疗了一例伴有易损斑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结果于2022年9月发表在《World Neurosurgery》。
一例67岁男性,因“右侧颈动脉狭窄伴易损斑块”行CAS,使用越狱技术。
6F和4F Simmons导管,2.6F双腔球囊微导管(Pinnacle Blue 20, Tokai Medical Products, Aichi, Japan),2米和3米微导丝,7F抽吸导管。
a:6F的Simmons导管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进入颈总动脉(CCA),4F的Simmons导管经左侧桡动脉入路进入CCA。
b:2米微导丝越过病变部位,4.2F导管内置2.6F球囊微导管,沿微导丝输送至病变近端。
c:2.6F球囊微导管沿微导丝越过病变部位,进入颈内动脉(ICA)远端。
d:3米微导丝通过6F Simmons导管越过病变进入ICA远端。
e:Pinnacle 20球囊充气,作为第一个保护球囊。
f:在远端球囊保护下,4.2F导管沿球囊导管越过病变部位,推进至球囊近端。
g,h,i,j:采用标准的颈动脉支架操作技术。注意:4.2F导管被挤在支架和血管壁之间(即被禁锢,称为在监狱内)。
k:7F抽吸导管沿3米微导丝进入ICA,手动抽吸,直到没有可视的斑块碎屑。
l:Pinnacle 20球囊泄气。
m:Pinnacle 20球囊和2米微导丝沿4.2F导管被撤出,称为越狱。
n,o:Pinnacle20球囊再通过3米微导丝重新进入ICA远端,然后充气,作为第二个保护球囊。
p,q,r:4.2F导管退至支架近端,然后再通过支架进入ICA。经4.2F导管手动抽吸后,取出4.2F导管。
s,t:Pinnacle 20球囊泄气,连同3米微导丝一起撤出。
手术顺利完成,无脑栓塞并发症。
越狱技术可在经桡动脉入路CAS术中实现远端球囊保护,是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之一。

关注颈动脉支架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