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央医院神经外科Juha Hernesniemi教授于2005年提出眶上外侧入路。
Juha教授最喜欢使用的手术入路就是眶上外侧入路。45年来,Juha教授累计治疗7万余例患者,主刀和参与的手术达16000多台。
Juha教授文章提到:眶上外侧入路开颅手术速度非常快,可以在5-10分钟内完成,这大大缩短了整个手术时间(大脑中动脉瘤患者从切皮到缝皮(skin to skin)的最短手术时间为25分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王中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动脉瘤手术的眶上外侧入路,并扩大到破裂动脉瘤;并且把这项技术推广到大半个中国。现在,国内很多单位已经渐渐将眶上外侧入路取代了原有的翼点入路。
二
眶上外侧入路实际上是对Yasargil经典翼点入路的改良,更快、更简单、创伤更小,而且更为直接的接近额下区域。
眶上外侧入路的手术切口较小,游离骨瓣的面积也小,而且与经典的翼点入路相比,颞骨所涉及的范围更小。
眶上外侧入路,皮肌瓣作为一层同时牵开,颞肌仅需分离其前缘即可。颞肌分离的范围越小,就能越有效地减少颞下颌关节活动、咀嚼和张口困难,以及远期颞肌萎缩的问题。
眶上外侧入路并没有显露面神经额支,所以就不存在损伤的可能性。因为手术切口和游离骨瓣都相对较小,所以缝合、固定也就相对简单。
但是也要注意,眶上外侧入路当然有一些局限性,不适合也不适用于某些需要从更侧面的角度进行暴露的病变:指向后方的后交通动脉瘤、巨大的大脑中动脉瘤,特别是侧向指向蝶翼的动脉瘤和位于较低位置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
在这些情况下,翼点或颞下入路(甚至合并入路)是必要的。对于伴有颞顶叶脑内血肿的大脑中动脉瘤,也需要更多颞叶开颅手术的其他方法。
三
额外侧入路等同于眶上外侧入路吗?几乎是,但还有差别。
两者都是对经典翼点入路的微创化、改良和替代。
两者的头皮切口都在颧弓上2-3cm,弧形切口,长约6-8cm左右,其实类似于保留颞浅动脉的小翼点入路。
两者都是小骨窗,3cm×3cm-4cm×4cm的骨窗。
两者不同在于:
额外侧入路更靠近额部,骨窗2/3位于颞上线以上,1/3位于颞上线以下(Brock M, 1978年)。
眶上外侧入路更靠近颞部,骨窗1/3位于颞上线以上,2/3位于颞上线以下(Romani R, 2009年)。
四
和经眉眶上锁孔入路的比较——
Juha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与眶上外侧入路相比,经眉切口没有任何优势。
我们的芬兰患者因美容原因不接受眉毛切口,因为他们有纤细的金色眉毛。
经眉切口距离视神经较远,如果发生某些出血性并发症,小开颅手术可能会有风险。
五
Juha教授在2005年文章中介绍的手术步骤——
A:皮肤切口位于发际线的正后方,不会像翼点入路那样向下延伸到耳朵前方。翼点仍然是开颅手术的中心点。
B:软组织作为皮肌瓣一起牵开,颧弓和眶上缘的前部附着物必须暴露。颞肌只有一小部分额部从颞线分离。
C:在翼点上方约4 cm处、颞上线钻孔。然后进行小开颅手术,从钻孔向前延伸2cm-3 cm,从钻孔向后延伸2cm-3 cm至蝶翼。
D:上眶缘的颅底通常只需要少量磨除。
E:小骨瓣约4cm×3cm。
F:硬脑膜打开后,额叶的前外侧部分被显露出来。
G:侧裂静脉就隐藏在开颅手术的后边缘。
H:骨瓣固定
A:右颈内动脉近端的动脉瘤
B:右后交通动脉瘤
C:左颈内动脉分叉的动脉瘤
D:(右侧)前交通动脉瘤
E:前交通动脉瘤、右大脑中动脉分叉动脉瘤
F:左大脑中动脉分支的动脉瘤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Hernesniemi J, Ishii K, Niemelä M, et al. Lateral supraorbital approach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lassical pterional approach. Acta Neurochir Suppl. 2005;94:17-21. doi:10.1007/3-211-27911-3_4
Romani R, Lehecka M, Gaal E, Toninelli S, Celik O, Niemelä M, Porras M, Jääskeläinen J, Hernesniemi J. Lateral supraorbital approach applied to 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s: experience with 66 consecutive patients. Neurosurgery. 2009 Jul;65(1):39-52; discussion 52-3. doi: 10.1227/01.NEU.0000346266.69493.88. PMID: 19574824.
Chen Z, Sun X, Lu T, Lu Z, Jiang M, Zhao C, You W, Zhu Y, Wang Z. Comparison between modified lateral supraorbital approach and pterional approach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 Chin Neurosurg J. 2018 Feb 17;4:4. doi: 10.1186/s41016-018-0110-2. PMID: 32922865; PMCID: PMC7393864.
Brock M, Dietz H. The small frontolateral approach for the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Neurochirurgia (Stuttg). 1978;21(6):185-191. doi:10.1055/s-0028-1090343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脑血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