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伍哥学重症,每周一篇,保持学习力,提高战斗力!
近期,北院重症医学科权天龙主任给我们讲解了血糖控制和营养有关知识,想系统学习一下。
重症患者需要营养支持已经成为医学界共识。肠内营养或称胃肠内营养被认为有利于维持和保护患者胃黏膜以及消化道功能,可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胃肠外营养则被认为是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的必要补充,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替代胃肠内营养。营养与血糖控制相辅相成,又各自独立,都是NICU的重要内容。探索并确定神经重症患者治疗中合适的血糖范围以及寻找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的最好方法,探索患者个体化营养处方和营养补充方式,已经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主要任务。
危重病人的血糖控制
ICU患者血糖波动越大,死亡风险越高,但强化控制增加低血糖风险,非常宽松控制不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因此,接诊危重病人高血糖患者需询问既往血糖情况,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来鉴别原本是否就有糖尿病,同时使用胰岛素,动态监测血糖至少q4h。
肠内营养(我院常用的肠内营养液是瑞素):
1.持续鼻饲泵注可减少血糖波动及其他代谢性并发症风险。
2.鼻饲膳食纤维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其摄入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
瑞素:
【功能主治】 本品适用于无严重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但有营养摄入障碍的病人,包括 1.颅面或颈部创伤,或颅颈部手术后 2.咀嚼和吞咽功能性或神经性损害,或咽下困难 3.术前和术后高能量营养阶段 4.上消化道食物通过障碍。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本品通过管饲或口服使用,应按照患者体重和营养状况计算每日用量。1、以本品为唯一营养来源的患者:推荐剂量为30ml(30 kcal)/kg 体重/日,平均剂量2000ml(2000kcal)/日。2、以本品补充营养的患者:根据患者需要,每日使用500~1000ml。管饲给药时,应逐渐增加剂量,第一天的速度约为20ml/h,以后逐日增加20ml/h,最大滴速125ml/h。通过重力或泵调整输注速度。
【不良反应】 给药速度太快或过量时,可能发生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副反应。
【注意事项】 1.以本品提供全部营养的病人,应监测液体平衡。2.根据个体代谢状态,决定是否需要额外补充钠。3.以本品提供长期营养时,适用于禁用膳食纤维的患者,否则应选用含膳食纤维的营养制剂。4.使用前摇匀,有效期内使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禁 忌】 1.急腹症、胃肠张力下降、急性胰腺炎。2.胃肠道功能衰竭、严重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3.肠梗阻、消化道出血。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5.对本品所含营养物质有先天性代谢障碍。
【主要成份】 每100 mL含 蛋白质 protein 3.8 g, 脂肪 fat 3.4 g, 饱和脂肪酸 1.6 g, 不饱和脂肪酸 1.3 g, 中链甘油三酯 1.2 g,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13.8 g, 糖 sugar 0.5 g。
【适用人群】 本品根据成年人的营养需求量制定处方,主要应用于成年患者,包括老年患者,较少儿童应用的临床经验。
总结:
平稳地血糖控制对于神经重症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需从多方面各个环节同事入手,选择正确的营养方式,适宜的输注速度,合理的营养成分,严格的血糖检测,精确的胰岛素使用缺一不可。
营养不足可使并发症发生率增加,造成呼吸机撤机困难、病情恶化、住院时间延长及病死率增加等。目前营养风险筛量表可参考2002量表(nutrition risk score 2002,NRS 2002)和NUTRIC Score。营养治疗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
危重病人的营养管理
1.启动营养治疗的时间:
重症患者营养治疗时间分为超急性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性期和后急性期。急性期又分为急性早期(24小时内),重症发病后24-48h;急性后期,重症发病后3-7d。营养原则强调早期启动、缓慢增加和重视蛋白补充,建议入院48h内即启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初期1-3d可供给的目标能量建议40%-70%,随后增加到80%-100%,神经外科重症患者EN优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同时,当遇到严重营养不良患者或者患者EN不足以满足其营养需要时,3-7d内应该启动PN。
2.能量供给目标:
实施EN时,蛋白质能量比为16%,脂肪能量比20%-35%,其余是碳水化合物,热氮比在130∶1左右。
PN时建议糖脂比5∶5,热氮比100∶1;实施PN时,碳水化合物最低需求为2 g·kg-1·d-1以维持血糖在适当水平,静脉脂肪混乳剂1.5 g·kg-1·d-1,复方氨基酸1.3~1.5 g·kg-1·d-1。重症患者建议20~25 Kal·kg-1·d-1作为能量供应目标。急性早期也可以采取低热卡(15~20 Kal·kg-1·d-1),但此时要求蛋白的补充必须足量,甚至加强,待机体全身情况稳定或需要长期营养治疗时,再补充足量能量。
(举例:一个身高170cm的病人理想体重:170-100=70kg,肠外营养:需要碳水化合物至少:70*3.4=238g*4=952千卡,需要脂肪至少:70*1.5=105g*9=945千卡,接近糖脂比5:5,碳水化合物+脂肪热量=1897千卡,按照热氮比100:1,需要氮1897/100=18.97g,需要氨基酸18.97*6.25g=118.56g。而按照公式计算需要氨基酸至少:1.3-1.5*70=91g-105g。一般一个危重瘫痪患者所需要的目标热量:20-25*70=1400-1750千卡。)
再看看我们北院重症医学科针对一例危重患者现在的2000ml左右的营养袋配置情况:(10%葡萄糖500ml+50%葡萄糖200ml+5%葡萄糖250ml=糖162.5g,20%脂肪乳250ml=50g,复方氨基酸(500ml+250ml)25g+8.06g=33.06g,还有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各一支,生理需要量:10%氯化钾50m+10%氯化钠50ml),按照这样的配比完全肠外营养是不足的,还好我们重症团队配置的肠外营养液是肠内营养的部分补充。
同时蛋白达到1.2g/kg即可视为达到全能量目标。对于肾功能不全或者已经存在肾衰又没有肾替代疗法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可个体化。要关注患者肌松剂的使用,体温、镇痛镇静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导致能量需求变化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建议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7.8-10 mmol/L。
3.营养支持的路径、方法、监测和调整: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绝大多数胃肠结构完整,因此EN是重要且主要的营养途径,包括鼻胃管、鼻空肠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等。本共识重点介绍EN,有关PN内容可以参考相关营养指南实施。短期(<30d)EN首选胃管喂养途径,患者不能耐受胃管或者有反流高风险时可以实施幽门后喂养(鼻空肠管),鼻肠管对营养剂颗粒细致度要求较高,容易发生堵管。实施EN前,可对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等吞咽功能检查。如果患者存在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等而不耐受EN时,可选择早期PN。超过7 d EN仍无法达标时(<60%能量目标),建议补充PN。EN持续需超过4周者,推荐进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或者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J)。对于能逐步经口进食者,可选择经口营养支持(oral nutrition support,ONS)。
3.1胃肠内营养操作流程
(1)24小时内决定是否给予胃肠内营养支持:给予胃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是:①预期在NICU住2天以上,不能进食,或能进食但不能达到营养需求;②肠道吸收功能存在,回盲瓣完整。
(2)胃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证是:①顽固性呕吐、严重腹泻;②胃肠道术后尚未排气,或完全性肠梗阻或肠道缺血;③急性胃肠道溃疡出血,且短期难以控制;④引流量>500ml/d的肠外瘘或严重腹腔感染;⑤病情进展,需要在12小时内接受开颅手术者;⑥已经确定即将死亡或者放弃治疗者。
(3)胃肠内营养剂选择:①成年消化功能正常者:首选标准配方,如能全力;老年人(>65岁):选择含膳食纤维标准配方,如能全力和瑞代;②胃肠道消化功能障碍者:短肽型或氨基酸型配方,如百普力;③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使用限液型高热卡制剂,如瑞高,用于调整呼吸商并减少CO2产量,不推荐高糖低脂制剂;④便秘患者:含不溶性纤维配方,如瑞代、瑞能、瑞仙和能全力。腹泻患者:选择含可溶性纤维配方或短肽的营养制剂;⑤糖尿病或血糖增高患者:糖尿病配方,如瑞代;⑥高脂血症和血脂增高患者:优化脂肪配方,如瑞先,也可标准配方;⑦糖尿病或血糖增高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糖尿病适用型配方或高蛋白配方,如瑞能;⑧择期大手术和颅内恶性肿瘤患者:添加免疫调节剂的肠内营养制剂(添加剂如精氨酸,谷氨酸,核酸,w-3脂肪酸和抗氧化剂),而全身严重感染者则慎用等。
(4)辅助用药:推荐合适的患者应使用促进胃肠运动药(甲氧氯普胺和红霉素)或镇静药拮抗剂(纳洛酮和爱维莫潘)。使用益生菌可以改善特殊危重病患者的预后(减少感染)。
3.2胃肠外营养操作流程
(1)胃肠外营养的决策:不能实施胃肠内营养者,或者胃肠内营养不足者,需给予胃肠外营养。
(2)胃肠外营养的禁忌症:可以进食或适应肠内营养或5日内能恢复胃肠功能者;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高乳酸血症大于4mmol/L,或酸中毒pH小于7.2.
(3)胃肠外营养的处方计划:胃肠外营养的能量与胃肠内营养相同,重症昏迷患者要求达到至少25kcal/(kg·d)能量:建议糖:脂=1:1,热:氮=100:1。
临床治疗实例:临床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患者身高(厘米数)减100获得相应数即是理想体重数(公斤)。以该公斤数乘25-30(按病情不同界定该值,非瘫痪者:30kcal/(kg·d),瘫痪者:25kcal/(kg·d)),即得到患者需要的每天理想能量值。如165cm身高的非瘫痪者:30kcal/(kg·d),理想体重为165-100=65(kg),则需要能量为65x30=1950kcal;其中,需要糖为1950÷2÷4=243.75g,脂肪为1950÷2÷9=108.33g,需要氮1950÷100=19.5g,换算成氨基酸为19.5x6.25=121.88g.可按不同剂型的葡萄糖、脂肪乳和氨基酸具体含量进行配制。再加上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各一支即可。
实际配制中可通过总量不少于1500ml的三升袋加入计算所得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后,加入所需要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加人事先混匀的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乳即可。
相应知识链接:1g痰可以产生6.25g氨基酸,1g脂肪可以产生9千卡热量,1g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4千卡热量。
总结:
1.高血糖可以加重SAH、ICH、缺血性卒中和脑外伤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2.有研究表明,强化型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有利于在ICU长期住院患者的康复。但是也有许多相反意见。
3.强化型胰素治疗控制血糖的代价是可能引起低血糖,而急性脑外伤患者不能很好耐受低血糖,因此血糖持续监测很重要。
4.至今不清楚神经重症患者理想的血糖值是多少,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5.患者人院后24-72小时必须启动营养补充。
6.胃肠内营养优先于胃肠外营养应用。但是,当胃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患者能量需要时,必须补充胃肠外营养。无论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选择处方时均需秉持个体化原则,并做好监测和调整,二者应互为补充。
4.EN营养配方选择:
EN支持时应根据患者胃肠功能、合并疾病选择营养配方。可选用整蛋白均衡配方、短肽型或氨基酸型配方、糖尿病型配方以及高蛋白配方等。
5.护理要点:
EN营养剂的应用强调先低渗后高渗,喂养速度先慢后快(首日输注速度20~50 ml/h,次日后可调至60~100 ml/h),建议使用专用加温胃肠营养泵。每4 h检查胃管位置,抽吸胃液检查潴留情况,如果抽吸胃液>200~250 ml,结合当日喂养总量、颜色和性状以及患者情况,可暂停喂养。如胃内容物颜色和性状可疑出血,则应当送检排除。

参考内容:
1.《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
2.《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主编张建宁;
3.《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消化与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16)》
4.《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创伤重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