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发布 | 516阅读
临床必备 | 大脑半球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神经时讯

达人收藏
大脑半球(cerebralhemisphere)的表面由大脑皮质所覆盖,在脑表面形成脑沟和脑回,内部为白质、基底核及侧脑室。两侧大脑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每侧大脑半球借中央沟、大脑外侧裂和其延长线、顶枕沟和枕前切迹的连线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根据功能又有不同分区。此外,大脑还包括位于大脑外侧裂深部的岛叶和位于半球内侧面的由边缘叶杏仁核、丘脑前核、下丘脑等组成的边缘系统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不完全对称,按功能分优势半球和非优势半球。优势半球为在语言、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的半球,多位于左侧,只有一小部分右利手和约半数左利手者可能在右侧。非优势半球多为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综合能力、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占优势。不同部位的损害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



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额叶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1/3,位于外侧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是大脑半球主要功能区之一,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
表1 额叶的主要功能区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一)外侧面
1. 额极病变
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
  • 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
  •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缺乏始动性和内省力;
  • 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可有欣快感或易怒。

2. 中央前回病变
刺激性病灶:对侧上、下肢或面部的抽搐(Jackson癫痫)或继发全身性癫痫发作。
破坏性病灶:多引起单瘫。
  • 上部受损产生对侧下肢瘫痪;
  • 下部受损产生对侧面、舌或上肢的瘫痪;
  • 严重而广泛的损害可出现对侧偏瘫。

3. 额上回后部病变
  • 强握反射(grasp reflex);
  • 摸索反射(groping reflex)。


4. 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病变:产生运动性失语。
5. 额中回后部病变
产生书写不能:刺激性病灶引起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破坏性病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
(二)内侧面
多见于大脑前动脉闭塞、矢状窦旁脑膜瘤。
后部的旁中央小叶病变可表现为:对侧膝以下瘫痪;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压迫两侧下肢运动区而使其产生瘫痪,伴有尿便障碍。
(三)底面
多见于额叶底面的挫裂伤、嗅沟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 
病损主要位于额叶眶面表现为饮食过量、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热、出汗和皮肤血管扩张等症状。额叶底面肿瘤科出现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Foster-Kennedy syndrome):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顶叶(parie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顶叶位于中央沟后、顶枕沟前和外侧裂延线的上方。顶叶病变主要产生皮质性感觉障碍、失用和失认症等。
表2 顶叶的主要功能区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1. 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病变
破坏性病灶:病灶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如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和皮肤定位觉的减退和缺失
刺激性病灶:可出现病灶对侧肢体的部分性感觉性癫痫;如扩散到中央前回运动区,可引起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也可扩展为全身抽搐及意识丧失。
2. 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病变
(1)体象障碍:顶叶病变可产生体象障碍。
(2)优势侧角回损害表现为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
  • 计算不能(失算症);
  • 手指失认;
  • 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
  • 书写不能(失写症);
  • 有时伴失读。
(3)优势侧缘上回病变表现为双侧失用症。



颞叶(tempor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位于外侧裂的下方,顶枕沟前方,主要功能区见表3。颞叶病变时主要引起听觉、语言、记忆及精神活动障碍。
表3 颞叶的主要功能区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1. 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损害
感觉性失语(Wernicke aphasia):患者能听见对方和自己说话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说话的含义。
2.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损害
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患者对于一个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说不出它的名称。
3. 颞叶钩回损害
可出现幻嗅和幻味,做舔舌、咀嚼动作,称为“钩回发作”。
4. 海马损害
可发生癫痫,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相识感、情感异常、精神异常、内脏症状和抽搐,还可以导致严重的近记忆障碍。
5. 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 
可出现精神症状,多为人格改变、情绪异常、记忆障碍、精神迟钝及表情淡漠。
6. 颞叶深部的视辐射纤维和视束受损 
可出现视野改变,表现为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



枕叶(occipi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位于顶枕沟和枕前切迹连线的后方,为大脑半球后部的小部分,主要与视觉有关。后端为枕极,内侧面以距状裂分为楔回和舌回,围绕距状裂的皮质为视中枢,接受视网膜视觉冲动。枕叶损害主要引起视觉障碍。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1. 视觉中枢病变
(1)双侧视觉中枢病变:产生皮质盲,表现为全盲,视物不见,但对光反射存在;
(2)一侧视中枢病变:可产生偏盲,特点为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 称黄斑回避(macular sparing);
(3)舌回或楔回损害:对侧同向性上或下象限盲。
2. 优势侧纹状区周围病变:视觉失认。

3. 顶枕颞交界区病变:可出现视物变形。



岛叶(insular lobe)
又称脑岛(insula),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刺激人的岛叶可以引起内脏运动改变,如唾液分泌增加、恶心、呃逆、胃肠蠕动增加和饱胀感等。岛叶损害多引起内脏运动和感觉的障碍。



边缘叶(limbic lobe)
边缘叶包括隔区、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旁回和钩回,参与高级神经精神(情绪和记忆等)和内脏的活动。边缘系统损害时可出现情绪及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障碍。

编辑 | 董晓慧
校对 | 谭静妮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