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发布 | 762阅读

【用药指南】脑梗死中,脱水药的用法用量及应用时机

神内资讯

脑医汇

达人收藏
脑医汇,由外而内,融“汇”贯通

原创首发于【神内资讯】微信公众号

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是急性大灶脑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予以脱水降颅压药物,对于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

脱水剂按其药理作用不同,临床上分为三大类。

1高渗脱水剂:该类药物输入人体后,可提高渗透压,使之高于脑组织,造成血浆与脑组织之间的渗压梯度,水就逆渗压梯度移动,从脑组织移人血浆,使脑组织脱水,颅内压降低。这类药物主要包括20%甘露醇、甘油果糖、30%山梨醇、尿素、高渗葡萄糖等。临床上以20%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较常用。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2利尿剂:主要是通过利尿作用使机体脱水,从而间接地使脑组织脱水。同时,还可抑制Na+进入正常和损伤的脑组织与脑脊液,降低脑脊液的形成速率,减轻脑水肿。利尿剂包括速尿、利尿酸钠、双氢克尿噻、氨苯喋啶、醋氮酰胺等,以速尿和双氢克尿噻较为常用。


3类固醇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利尿作用,且作用温和而持久。尤其适应于全身应激功能低下或伴有休克现象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和氢化考的松。但由于地塞米松可引起血糖增高和消化道出血,所以,对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者,应慎用。


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脱水剂应用


01

甘露醇的应用


甘露醇为当前临床最常用的渗透性脱水药物,是降低组织含水量最为快速有效的渗透性治疗方法。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故近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用法用量:甘露醇的常用量为0.25-2.00g/kg,一般首剂推荐量为0.75-1g/kg,随后可改为0.25-0.5S/kg,每3-5小时1次。经4-6小时由肾脏代谢完成。


 应用时机:甘露醇相对分子量较大,其特点是脱水、降颅内压作用迅速而强烈,如在发病后6小时内使用效果更为明显。使用甘露醇的正确剂量是足以影响颅内压(ICP)的最小剂量,以尽可能减轻副作用。甘露醇输入后0.5小时对ICP的影响最大,持续3-4小时,90%以原形经肾排泄。第二次给予甘露醇之前单独使用速尿,或速尿与甘露醇合用有助于加快排泄、降低血浆渗透压以减少循环负荷。


 常见副作用心肺水肿和反跳性脑水肿,而且甘露醇的维持作用时间短,反复使用若血浆渗透压超过330mosm/L时应停用,否则不但效果差而且可能诱导肾衰。此外,它还会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02

甘油果糖的应用


作为新一代的脱水剂,甘油果糖的应用正在越来越成为脑水肿及颅内高压治疗的首选。


 用法用量:成人一般每次250-500ml,1日1-2次,每500ml需静脉滴注2-3小时;儿童每日为5-10ml/kg,每500ml静滴3-4小时,可视病情使用1-2周。


 作用优势:甘油可在脑部形成显著的渗透压梯度,从而选择性的消除脑组织中的水分;增加脑血流,降低血液粘滞性,在消除脑水肿同时增加缺血部位的供血和供氧量;增加脑组织有氧代谢,保护脑组织;稳定、持久降低颅内压,反跳现象少;主要由组织代谢,8-12小时完成,属非渗透性利尿,不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肾脏负担小,适用于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对血容量影响少,血压变化小,不增加心脏负担,适用于合并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果糖通过l一磷酸果糖激酶代谢,对人体糖代谢影响不大,不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并能提供一定的能量,更适用于颅内压升高合并糖尿病者。


 使用禁忌:甘油果糖脱水作用比甘露醇差,所排出尿量比甘露醇要少35%-45%;点滴速度要慢,每分钟不超过40滴,速度快或剂量大时,可发生溶血、血红蛋白尿,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衰竭;提高缺血区乳酸水平,不利于脑梗死区缩小;禁用于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者、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以及高钠血症(因甘油果糖注射液含有氯化钠)、无尿和严重脱水者。



03

利尿剂脱水剂的应用


利尿剂主要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再吸收和分泌功能增加肾脏排尿功能而引起脱水作用。


 用法用量:临床常用呋塞米20-60mg静注,注后5分钟起效,1-2小时达高峰,持续4—6小时。临床常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单用脱水效果不肯定。


 常见副作用:利尿剂的缺点是丢钾严重,不注意补钾易引起低钾血症;易引起血尿。



04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脑水肿作用机制是:


(1)通过抗5-HT作用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减少脑脊液生成。


(2)抗自由基,稳定细胞膜功能。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阻断病理性恶性循环。


(3)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调节系统,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产生利尿作用。


(4)与甘露醇有协同作用。目前临床多用地塞米松10-40mg静点,每日1次。缺点是可增高血压,可使糖尿病加重,可促发重症脑梗死患者应激性溃疡,长时间使用可降低抗感染免疫能力。



# 参考文献 #

王秀艳. 脑梗死致脑水肿的脱水治疗[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6):43-44.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11.06.027.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神内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