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中年妇女;
检查发现动脉瘤1周入院;
神经系统:神志清醒,精神可,言语流利,查体合作,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双眼视力、视野粗测正常;嗅觉粗测未见异常;听力粗测正常;眼球活动自如,无眼球水平震颤,角膜反射正常;额纹无变浅,闭眼、鼓腮、露齿可,咀嚼对称有力;伸舌居中;无饮水呛咳。闭目难立征阴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准确。四肢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
BP:137/76mmHg。
既往:无特殊。
头颅CTA: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
DSA:右侧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
手术预案:双微导管备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
Qfscan=7.7x3.7x1.6≈46
塑形:Echelon10直头;Echelon10 (45)-S-5(45)-15(90)
支架:enterprise4.5x22
7F指引导管prime3d4x10保护下,填入axium3d4x12成篮好,再axium3d3x6未能进入子瘤,撤出4x10、3x6
Ep4.5x22支架半释放,填入prime4x10,axium3d3x8均有袢进子瘤,3d3x6;瘤颈残留。
完全释放支架,穿支架网孔,分别填入prime3d2x6,axium2d1.5x2。
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不显影!
手术过程(3倍速)
双微导管栓塞: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是用两根微导管分别进入瘤腔,交替填入可脱弹簧圈,完全栓塞动脉瘤的一种技术方法。常用于不良形态的动脉瘤,如分叶状、宽颈和瘤底合并主要分支。
双微导管技术要领:双微导管技术常用于颈/体比介于 1 /1~1 /2的动脉瘤, 此类动脉瘤在栓塞时,微弹簧圈可以在瘤内成篮,但又担心在后续填塞弹簧圈时会使原有的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内而致手术失败。双微导管技术的核心是:利用第一根微导管送入但尚未解脱的微弹簧圈 (通常是有三维形态的微弹簧圈)在动脉瘤内形成稳定停留的框架,利用第二根微导管送入柔软的微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腔,最终先后送入的微弹簧圈彼此缠结并在动脉瘤内稳定填塞。
双微导管技术的优点:①操作较简便、灵活、有效。与球囊和支架辅助比较而言,双微导管技术较简便;②手术并发症少。无须像球囊一样阻断载瘤动脉而阻断远端血管灌注,而且球囊可能会损伤内膜而形成血栓;③手术范围扩大。可以到达球囊和支架不能到达的地方,例如可以到达A2和A3交界处的动脉瘤;④没有支架植入术后续治疗并发症的担心。支架植入前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准备, 急诊动脉瘤栓塞往往准备不足而使得支架内形成血栓的机会增加;⑤避免了球囊或支架的压迫限制微导管头在瘤腔内的移动,甚至对瘤壁施加的压力致其破裂;⑥减少了术中使用球囊、支架的费用,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双微导管技术局限性: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细管径载瘤动脉( 如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分支动脉)的宽颈小动脉瘤;对于瘤颈过宽的动脉瘤,如绝对宽颈动脉瘤,或颈体比>1/1的相对宽颈动脉瘤,不适合采用此技术技术,仍以支架辅助栓塞为宜。
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是利用支架做为载瘤动脉内支撑物,宽颈动脉瘤的瘤颈以支架的网格状编制结构覆盖,阻挡瘤囊内的弹簧圈凸入载瘤动脉,提高栓塞安全性 。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宽颈、巨大、梭形破裂动脉瘤的优势在于:在较短时间、微小创伤的条件下接受有效的治疗,保证载流动动脉的通畅,防止钢圈脱入载瘤动脉。
作者简介
钟书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
脑血管、脊髓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外科副教授
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出血介入专委会委员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及康复照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委会委员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
中国神经科学转化与循证医学协作组委员
广西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
美国神经介入(JNIS)杂志中文版编委
脑医汇-神介资讯编委
获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十周年菁英先锋奖、中国志愿医生脱贫攻坚功勋奖、广西区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广西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前往钟书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