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简介
赵士军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
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介入学会唐山市分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神经介入学会唐山市分会副主任委员
2002年开始从事神经介入工作,率先在河北省开展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脑动脉瘤栓塞术500余例,颅内外动脉支架400余例,完成急诊取栓300余例
参与天坛医院主持的angel-act研究,在全国200家卒中中心中获得优秀卒中中心称号
2004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发表论文19篇,《支架取栓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的临床效果》,《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中段胸椎骨折》等核心期刊12篇
Locaste™ 071 远端通路导引导管
105cm长度,预塑形头端,专为经桡设计
九节段软硬转换渐变,抗折抗弯
近端支撑强,同时又有媲美中间导管的柔软头端,可到达海绵窦段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中年男性,自发起病,头痛2小时。患者于入院前2小时干活时出现头痛,剧烈,以双额频部为主,头晕,恶心呕吐多次,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物,无昏迷,当地未处理来院。急诊科医师检查病人,查头颅CT后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治疗。自发病以来,无昏迷,未睡眠,未进食,无抽搐,呕吐,大小便正常。
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服药治疗,具体不详,心脏病心梗史3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右侧股骨头置换术史1年,含碘造影剂过敏。
入院查体情况:呼吸19次/分;脉搏60次/分;体温36.4℃;血压167/72mmHg,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畅,格拉斯哥评分(GCS)15分,E4756,Hunt-Hess分级:1级,反应能力及定向力正常。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双侧眼脸无浮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直径左:右=3: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无震颤,无复视,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无偏斜。耳鼻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双耳听力正常,鼻腔通畅,无鼻翼扇动,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适中,四肢肌力5级,腹壁反射正常,双侧肱肱三头肌健反射(++),双侧膝腱反射(++)Brudzinski征(一),Kernig征(一),双例Hoffmarn征(一),双侧Babinski征(一)。
辅助检查:头颅CT:环池及部分脑沟高密度。
初步诊断: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CT:蛛网膜下腔出血。
右侧颈总动脉造影: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及虹吸部硬化斑块形成。
左侧颈总动脉造影:左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少量硬化斑块形成,左侧后交通动脉及脉络膜动脉起始部漏斗形成,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
三维旋转成像可见:动脉瘤大小约3.63*2.47mm,颈宽2.1mm。形态欠规则。
左侧椎动脉造影。
右侧椎动脉造影。
治疗经过
手术方案选择
难点
A1段动脉瘤需要更加稳定的通路。
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难以超选。
动脉瘤浅,弹簧圈填塞时,易破裂,易脱出。
解决方案
通路建设选择长鞘+中间导管/使用DA上高。
微导管精准塑形/使用支架辅助栓塞/使用球囊辅助栓塞。
最终方案
DA上高。
微导管精准。
术中涉及介入材料选择
鞘:股动脉鞘 6F
导引导管:励楷远端通路导引导管DA 105
微导管:SL10 Headway17
导丝:Traxcess 14
弹簧圈:3*4,2*2;2*1.5,2*1.5
治疗经过
利用泥鳅导丝引导将励楷6F 105 DA放置颈内动脉岩段。
利用Traxcess微导丝引导下送入SL10微导管。由于动脉瘤浅送入3*4弹簧圈时微导管自瘤内脱出。
用微导丝Traxcess,送入支撑力更强的微导管Headway17,并送入弹簧圈2mm*2cm弹簧圈。
依次送入两枚1.5mm*2cm弹簧圈,造影显示动脉瘤未见造影剂进入。
最后正侧位造影:动脉瘤未见造影剂进入,载瘤动脉血流通畅。
术者体会
大脑前A1起始部动脉瘤发病率低(约占颅内动脉瘤1%),且常规栓塞存在一定困难,主要难点是微导管到位困难和栓塞时微导管稳定性差,这就需要更加稳定的通路,术中使用励楷科技远端通路导引导管Locaste DA,并将其送入左侧颈内动脉岩段水平段。励楷科技Locaste DA 105cm+微导管单纯栓塞动脉瘤,建立通路简单快捷,微导管超选动脉瘤和栓塞过程中励楷Locaste DA 非常稳定,给微导管超选和动脉瘤填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术中微导管精准塑形和良好的支撑性、和利用较小的弹簧圈填塞也是成功的关键。
END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