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1岁。
入院时间:2021-7-25。
主诉:反复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和言语含糊1个月,再发1天。
现病史:患者近一个月来,无明显诱因下发作性言语不清、口角歪斜,伴右侧肢体乏力,不能行走,症状持续约20分钟后可自行恢复。第一次发作后即往当地医院就诊,予抗板、调脂等治疗。其后又发作2次,最后一次发作是在本次入院前1天。
患者发病变前无头部外伤史,无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病史,发病时无头痛症状。
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本次住院期间发现“高血压”。
2021-7-28 MRI
脑FLAIR:未及明确异常。
脑DWI:未及明确异常。
颅脑3D-TOF-MRA: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近端管腔狭窄(橙箭)。
2021-7-30 CT
颅脑CTA: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近端管腔狭窄。
2021-7-31 管壁MRI
左侧MCA主干管壁MRI二维扫描定位图。
左侧MCA主干狭窄处血管断面管壁MRI二维扫描(上图:T2WI,中图T1WI,下图:增强T1WI):狭窄处管壁向心性增厚,呈均质性的等T1和高T2信号,增厚管壁可见显著的环形强化,上述表现符合典型的“颅内血管炎”管壁MRI征象。
三维黑血管高分辨T1-SPACE增强扫描(沿左侧MCA主干长轴的冠状面重建图像):左侧MCA主干近端管腔狭窄,可见局部上下壁明显的均匀增厚和显著强化(黄箭)。
2021-8-3 脑血管造影
DSA:左侧MCA主干近端局部管腔约50%狭窄。
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的风湿、免疫、血管炎相关指标未及明确异常;血糖、血脂未及异常。
住院期间血压监测提示:高血压,1级。
住院治疗:
阿司匹林 100mg QD;
阿托伐他汀 20mg QD;
强的松 50mg QD;
降压药物,等。
2021年10月,强的松已减量到15mg QD。
2021-10-28 CTA
颅脑CTA:左侧MCA主干近段狭窄程度较前次CTA所见有所减轻。
2021-10-29 MRI
颅脑3D-TOF-MRA:左侧MCA主干近段狭窄程度较前次3D-TOF-MRA所见有所减轻。
左侧MCA主干管壁MRI二维扫描定位图。
左侧MCA主干狭窄处血管断面管壁MRI二维扫描(上图:T2WI,中图T1WI,下图:增强T1WI):与前次管壁MRI比较,狭窄部位管腔增大,管壁增厚程度明显减轻,管壁强化程度和范围明显降低。
三维黑血管高分辨T1-SPACE增强扫描(沿左侧MCA主干长轴的冠状面重建图像):与前次T1-SPACE增强扫描比较,狭窄部位管腔增大,管壁增厚程度明显减轻,管壁强化程度和范围显著降低。
2021年12月,强的松减量到10mg QD。
2022年1月,停用强的松。
2022-2-18
颅脑CTA:左侧MCA主干近段狭窄程度较前次CTA所见进一步减轻,已无明显狭窄。
2022-2-19
颅脑3D-TOF-MRA:左侧MCA主干近段狭窄程度较前次3D-TOF-MRA所见进一步减轻,已无明显狭窄。
左侧MCA主干管壁MRI二维扫描定位图。
左侧MCA主干血管断面管壁MRI二维扫描(上图:T2WI,中图T1WI,下图:增强T1WI):与前次管壁MRI比较,狭窄部位管腔进一步增大,管壁增厚程度进一步减轻,管壁强化程度进一步降低。
三维黑血管高分辨T1-SPACE增强扫描(沿左侧MCA主干长轴的冠状面重建图像):与前次T1-SPACE增强扫描比较,狭窄部位管腔进一步增大,管壁增厚程度和强化程度进一步降低。
2022-8-27 MRI
颅脑3D-TOF-MRA:左侧MCA主干近段未见明显狭窄。
左侧MCA主干管壁MRI二维扫描定位图。
左侧MCA主干血管断面管壁MRI二维扫描(上图:T2WI,中图T1WI,下图:增强T1WI):左侧MCA主干近端管壁仅见轻微增厚,无强化。
三维黑血管高分辨T1-SPACE增强扫描(沿左侧MCA主干长轴的冠状面重建图像):左侧MCA主干近端管腔轻微狭窄,管壁轻度增厚,无强化。
本例青年患者脑缺血的直接原因是左侧MCA主干狭窄病变,这是比较明确的,难点在于如何明确左侧MCA狭窄的性质。多种疾病可造成颅内动脉狭窄,主要包括:粥样硬化、血管炎、动脉夹层、血管痉挛、烟雾病。。。
本病例是年仅21岁的青年患者,除高血压外,未发现其他传统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故左侧MCA狭窄为粥样硬化所致的可能性较小。从传统血管成像结果来看,明显不符合烟雾病或烟雾综合征表现。下一步则是要在血管炎、动脉夹层和血管痉挛之间进行鉴别。
血管痉挛常累及多条颅内动脉,最典型的表现是管腔呈串珠样狭窄改变;当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时,患者还会有非常严重的头痛;此患者为孤立的MCA局限狭窄,且无头痛症状,故诊断血管痉挛的证据不足。
颅内血管炎是十分少见的脑卒中原因,主要于青年卒中患者中被发现,其原因包括:继发于全身免疫炎性疾病,继发于感染,继发于理化因素的刺激,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等。而此患者病史和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无支持血管炎的直接或间接证据。
夹层的壁内血肿也是导致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的少见原因之一。但此患者发病前无头部外伤史,无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病史,发病时无头痛症状,仅凭常规血管影像学结果难以确定或排除夹层诊断。
然而,管壁高分辨MRI技术可以对颅内动脉斑块、血管炎和痉挛作出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典型颅内动脉斑块表现为:狭窄处管壁呈偏心增厚,T2上信号呈异质性,可见临近管腔的条带状高信号纤维帽,其下方为富含脂质坏死物质的低信号核心,外周是高信号外膜。典型血管痉挛表现为:狭窄处管壁呈向心性轻度增厚,T2呈均质高信号,T1呈均质等信号,管壁无强化或仅轻微强化。典型血管炎表现为:狭窄处管壁向心性增厚,T2呈均质高信号,T1呈均质等信号,病变处管壁呈明显的向心性强化。
最终我们通过管壁MRI技术将左侧MCA狭窄的性质确定为血管炎。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激素(强的松)针对性抗炎治疗,并且还运用管壁MRI对左侧MCA主干血管炎病变进行了系列随访。
本病例在出院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了MRA/CTA和管壁MRI系列随访。令人惊喜的是,在小剂量激素治疗下(出院第5个月时停用激素),3个月后左侧MCA狭窄程度较前减轻,狭窄处管壁增厚程度和强化程度明显减轻;6个月后,左侧MCA狭窄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狭窄处管壁轻度增厚伴轻微强化;12个月后,管壁MRI仅见管壁轻度增厚,无强化,这表明局部已无炎症相关新生血管,提示管壁处于无炎症的稳定状态。
本病例表明,管壁高分辨MRI技术是颅内狭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利器,为此患者明确孤立颅内血管炎性狭窄诊断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并予以了激素针对性抗炎治疗;另外,此技术在监测血管炎治疗效果方面也极具价值。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