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尊敬的专家同道:
大家好!“沙场点兵,有史可鉴”是史赛克公司推出的一档病例展示及点评栏目,旨在手术技术交流,产品特点演示,与各位神经介入专家共同进步。疫情虽拉远了距离,却无法降低学习的热情,让我们相约线上,博采众长,共同探讨手术技术。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病例展示
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79岁。
主诉:突起左侧肢体无力3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完全无力、摔倒在地,伴言语含糊,无头痛,无肢体抽搐,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无意识障碍,遂由120急送入我院急诊就诊,转运过程中出现意识障碍伴小便失禁。
既往病史: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6年前诊断有“冠心病 心绞痛型,心房颤动,心功能III-IV级”病史,长期规律服用“利伐沙班片 10mg qd”。无吸烟,饮酒史。
查体:昏睡,言语含糊,反应迟钝,双眼向右侧凝视,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低,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左侧巴氏征阳性。NIHSS评分20分。右上肢血压测不出。
2
术前检查
术前CT提示(展示部分层面):
1.左侧颞叶、顶叶、岛叶,右侧额叶、顶叶多发低密度灶,考虑软化灶。
2.右侧颞枕叶及基底节区片状密度稍减低,大面积脑梗死?
术前CTA提示:
1.右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闭塞。
2.左侧椎动脉优势,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节段管腔闭塞。
3
术前诊断
缺血性脑卒中(右侧前循环,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
右侧腋动脉栓塞
冠心病 不稳定心绞痛 心房颤动 心功能IV级
高血压病病3级 很高危
2型糖尿病
4
治疗策略
患者发病3小时余,NIHSS评分20分,虽然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但患者服用“利伐沙班”为溶栓禁忌。
头颈CTA明确为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头CT平扫提示右侧大脑半球梗死早期改变,ASPECT-AC评分8分。
考虑大负荷血栓(心源性),拟优先ADAPT技术取栓。
5
使用器械列表
AXS Infinity LS™
取栓支架4*20
Rebar™ 18
Synchro
AXS Catalyst 7
125cm Simmons 2
6
手术过程
DSA显示:III型主动脉弓,右侧腋动脉闭塞,前交通动脉开放逆行供应右侧A1及M1近段,R-ACA皮层支代偿不良。
建立通路+直接抽吸:
125cm Simmons 2导引Infinity长鞘至右颈总动脉近端。
Catalyst 7带负压抽吸“裸奔”。
第一次抽吸后“冒烟”,ICA近端再通。
泥鳅导丝内撑,Catalyst 7继续“裸奔”至虹吸段。
第二次抽吸后“冒烟”,ICA、PCA及ACA再通。
支架锚定,Infinity到达迂曲C1段稳定支撑,Catalyst 7轻松到达M1远段,“SWIM”技术。
完全再通,mTICI 3级。
三次“DAPT”技术,右上肢动脉成功再通。
右上肢动脉内血栓堵塞Infinity长鞘。
取出的血栓
7
术后复查
术后即刻复查,造影剂渗出,右基底节区可疑少量渗血。
术后3天复查 ,脑组织肿胀仍明显,神志好转,左侧肢体肌力1级,NIHSS 13分。
小结和体会
1.该病例为房颤所致心源性栓塞,血栓负荷非常大。因服用“利伐沙班”,未行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房颤所致的大负荷血栓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反而可能增加取栓术中栓子碎裂逃逸风险。
2.该病例高龄,III型主动脉弓,颈动脉迂曲严重。术者采用125cm Simmons 2导管快速超选右侧颈总动脉,然后顺利跟进Infinity长鞘建立通路。Infinity长鞘近端及中部支撑性好,远端柔顺,跟进性能佳,容易到位,头端可到达颈动脉C1段,特别适合主动脉弓及颈动脉迂曲的患者。
3.Catalyst 7颅内支持导管在迂曲颈内动脉中非常顺滑到达虹吸段,在支架锚定下可以轻松通过到达M1段远端,到位高,管腔大,抽吸效果好。该病例使用Catalyst 7反复抽吸多次,每次抽吸出大量血栓,导管跟进性能未见下降,导管头端未见变形,显示其具有优异的纵向传导力和抗变形性能,因而使用体验非常好。
专家点评
1.从患者病史可知,该病患为房颤导致的心源性栓塞;从术前CTA成像明确,右侧颈动脉系统和右侧腋动脉共患闭塞,其血栓负荷量巨大;同时,术前CTA亦提示,患者弓上血管路径不佳(III型主动脉弓)。总之,该患者属于急性脑梗死血运重建困难病例。面对这些困难,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依然成功开通闭塞血管,让患者从中获益,值得大家学习。
2.从目前的临床数据表明,通过介入治疗技术,依然有10%左右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的血管再通失败。导致失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再通通路搭建失败。开发良好的通路器材,以解决此类问题非常迫切。面对此病患III型主动脉弓及颈动脉迂曲困难背景之下,术者使用125cm Simmons 2导管联合Infinity长鞘成功建立通路,表明Infinity长鞘有良好的到位能力。
3.从当前的RCT研究及实际的临床实践看,对于栓塞性病例,采用ADAPT技术能高效的实现闭塞血管再通。这一高效的再通技术需要近端指引导管提供良好的支力。该手术团队,运用Infinity长鞘近端良好的支撑能力,远端柔顺跟进性能佳,头端到达颈动脉C1段远端;同时搭配Catalyst 7颅内抽吸导管完成了颈动脉血流的重建。通过手术视频,对“裸奔”下的Catalyst 7颅内抽吸导管能快速顺利的通过迂曲颈内动脉这一事实映像深刻。
4.在支架锚定,Catalyst 7颅内抽吸导管轻松通过弯曲的虹吸段到达M1段;在高到位的Infinity长鞘及高到位的Catalyst 7颅内抽吸导管双重保护下(阻断部分血流),采用SWIM技术,不但实现闭塞血管3级血流再通,而且有效的避免了血栓逃逸。这些器材及技术的组合获得高效再通血管的能力让人期待。
5.在多次使用Catalyst 7反复抽吸右侧颈动脉后成功再通闭塞的右侧腋动脉,显示该导管具有优异的纵向传导力和抗变形性能。该器材为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血运重建增添了新利器。
点评专家
刘文华
武汉市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介入病区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神经介入工作,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出血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于2019年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突出贡献专家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0多篇;参编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专著1部;参编神经重症治疗学专著1部
武汉医学会神经血管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脑卒中血运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CFITN)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第三届委员
术者简介
END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