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寄语
经桡动脉行脑血管介入治疗这一途经具有操作方便、损伤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无体位限制等优点,正逐渐被患者与医生所接受,尤其是术后不需停用肝素抗凝治疗,大大减少了支架内血栓形成,受到患者和医生的共同青睐。
本期嘉介谈邀请浚县人民医院姜备海教授、罗国臣教授分享:经桡动脉入路应用Tethys®中间导引导管抽吸取栓一例。


病例简介
01 患者基本信息
一般资料:男患,84岁,入院时间:2022.08.27,突发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8小时。
现病史:8小时前(13:00)患者午饭后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歪倒在地,当地诊所输液治疗,16:30家属发现意识模糊,不能应答,无肢体抽搐,于19:09到达我院,19:11完成头颅CT,19:21-34头颅MR检查,与家属沟通病情,19:40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既往史:食管裂孔疝、贫血8年,慢支肺气肿40年,有冠心病、陈旧性脑梗死、心功能衰竭病史。
02 检查评估
神经系统查体:嗜睡状,言语指令配合较差,双眼球右侧不全凝视,右侧中枢性面舌瘫,深浅感觉检查不合作,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左上肢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2级。NIHSS评分16分。
03 术前影像资料
头颅DWI示:脑桥右侧侧脑室旁及左侧小脑半球脑梗死。
颅脑MRA提示: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远端重度狭窄或闭塞。
诊疗经过
01 初步诊断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桥脑、右侧侧脑室旁、左侧小脑半球)心源性(?) 基底动脉末端闭塞 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 心功能不全 陈旧性心肌梗死
02 术前讨论
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要求手术治疗并愿承担术中风险。
03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6F 桡动脉鞘
5F 115cm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
Presgo微导管
ASAHI 0.012*200微导丝
04 手术过程
桡动脉入路,穿刺成功后置入6F桡动脉鞘,路径图下:
在180cm泥鳅导丝引导下,引入5F 115cm加奇Tethys®中间导引导管到达基底动脉闭塞段,经中间导管给予抽吸取栓。
造影显示血管成功再通,TICI血流分级3级。
术后正位
术后侧位
经Tethys®中间导引导管成功抽出大量血栓。
05 术后情况
术后影像:行HeadX-Per CT未见颅内出血灶。
随访情况:术后次日患者精神状态、反应迟钝明显改善,言语增多,术后住院观察两周,出院后继续药物治疗,加强护理,出院后两周门诊复查。
病例总结
//
如果不能及时开通血流,随着脑干脑梗死面积的增加,会随时危及患者生命。该患者一次抽吸成功实现了血流3级再通,离不开性能优异的Tethys®中间导引导管。
加奇Tethys®中间导引导管16cm远端柔软段,顺应迂曲血管更高到位,0.071大内腔设计,加强血栓捕获,良好的发挥抽吸优势,快速抽出血栓,恢复血流。
术者简介
姜备海
浚县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神经内二科主任。长期从事神经内科工作,有深厚的神经内科专业素养和普内科基础素养。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主要治疗各种脑血管病、帕金森与运动障碍性疾病/头痛头晕、癫痫,周围神经病、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病
河南省卒中学会基层卫生与健康管理分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后心理与情感障碍分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分会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质量控制分会委员
神经修复学分会第一届神经测评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医师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医师分会第二届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医师分会第二届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医师分会首届基层医师工作委员
鹤壁市卒中学会副主任委员
罗国臣
浚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学士学位
2017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
2020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脑血管介入治疗
主要擅长: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预防;脑血管造影诊断,及其它脑血管内治疗;各类头痛、头晕诊疗,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常见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及治疗;各类型脑炎;癫痫;帕金森氏病等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