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天坛意识障碍诊疗病房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荣培晶教授团队的王艺霏博士带来的报告《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增强意识障碍患者脑连接性的相关研究》。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药的代表,在2010年11月1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却邪等作用,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状态。从古至今,耳穴疗法作为针灸的代表,在疾病的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报告详细的讲了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在意识障碍领域的应用及机制。
荣培晶教授对本工作的点评
神经解剖学研究表明,耳甲是体表唯一有迷走神经分布的区域,且与内脏代表区的“心”、“肝”、“肾”等耳穴分布重合。刺激耳甲区的耳穴可激活迷走神经耳支,经传入纤维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自下而上”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我们通过神经示踪技术证实了迷走神经耳支存在直接向孤束核的投射纤维,创新性地提出了“耳穴-迷走神经联系”理论,开展了“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方法研究。前期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表明,在抑郁症、癫痫、失眠、轻度认知障碍及意识障碍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取得与植入性迷走神经刺激相近的临床疗效。具有无创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成本较低等优势,有望在更多的疾病中发挥治疗作用,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何江弘对本工作的点评
耳穴疗法是中医针灸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黄帝内经》记载“视耳好恶,以知其性”,形象生动的描述了通过观察耳朵来判断人体疾病情况。《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也对耳穴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关联进行了论述。现代解剖学研究发现刺激耳甲可激活迷走神经耳支到达中枢脑区,这些发现充分表明刺激特定耳穴可通过迷走神经对机体多个脏腑、系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调控效应。
中医与现代医学对于健康的认识各有侧重,但最终殊途同归,都在强调机体内在的动态平衡、生理心理功能的协调。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符合认识与实践的需要,探索健康保健新策略,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祖国的传统医学是一条重要之路。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功能”内容